第1119章流血的中庭(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场最慌的是本庄实乃,她暗自祈祷这只是一场误会。是御馆内的侍男自己贪婪,克扣小孩子的钱粮衣物,不涉及到外人身上。  

若是真要涉及到上杉宪政对北条家的报复,她本庄实乃也有失察之罪。  

全场最放松的,是上杉景胜这孩子。她看着上杉景虎在那位俊朗不凡的御台所怀中听故事,拉了拉上杉景信的衣袖,一脸羡慕。  

上杉景信用眼神告诫她注意礼仪举止,这事羡慕不来。这份温情的背后,是要用大量鲜血来浇灭上位者的愤怒。  

两家长尾家可不能掺合进这种烂事里,在岸上看着就好。  

不久,外间传来阵阵喧哗。  

侍男们被姬武士驱赶呵斥,跪在议事厅外的中庭。就像是种在雪地中的一排排萝卜,整齐又渺小。  

蒲生氏乡可没空甄别这些侍男,谁负责上杉景虎的日常生活。  

因为义银不喜用侍男伺候起居,平时都是由同心众那些半大萝莉,在侍奉主君。所以御馆中的侍男并不多,全部抓来问话就是了。  

一群男人被抓来,吓得跪地发抖,哭声响彻中庭。  

室内的义银听得烦躁,此时门外的蒲生氏乡已经带了两人进来,伏地叩首。  

义银不耐烦问道。  

“你们谁在负责景虎的饮食起居?”  

两个男人相互看了一眼,一人面露畏惧,鞠躬道。  

“禀告御台所,我在膳所当值。御馆内的用膳都是由我管理,但送餐不是我的职务范围。”  

另一人赶紧接口道。  

“禀告御台所,我是侍奉内庭大人日常用度,可景虎大人的事我不清楚。我只负责统揽全局,没有细致到一个个去查问。”  

义银不怒反笑,这两个侍男首领过于畏惧,下意识狡辩就露出了马脚。  

蒲生氏乡抓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抓,义银自己更没有露出口风。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却已经开始推卸责任,这就是心虚的表现。  

义银随口说道。  

“把他们两个拖出去砍了,家人抓起来送去矿山做苦役。  

蒲生氏乡,出去再找几个知情的进来问话,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废物,留之何用?”  

蒲生氏乡鞠躬接令,她身边的姬武士刚要拖人,这两人已经吓得瘫软在地,大喊冤枉。  

一人哭闹着趴在地上不肯被拖走,喊道。  

“御台所饶命,真的不干我们的事。  

我们都是照着规矩做事,只是有人在规矩外犯事,还警告我们不要多事。”  

义银冷笑一声。  

“你们管理御馆的饮食起居,责任重大。别人让你们看不见,你们就敢看不见了?  

岂有此理!”  

两人痛哭流涕,伏地不敢为自己求活,只是为家人求情。  

中古时代的矿山,哪是人去的地方?没有科学计算挖掘的矿洞,时不时发生崩塌。每一块挖出来的矿石,都是人血凝结而成。  

义银看着他们,真是又可气又可怜。  

这世界的男人因为搞丸素不足,天生肌肉少,远不如姬武士强壮。在暴力为尊的古代,渐渐沦为女人附属,与义银前世完全不同。  

义银最不喜这世界的男权卑微,平日里生活都是交给同心众打理,少有使用侍男。  

但此时,见他们哭得凄凉,心头也是一软,说道。  

“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的求饶声愕然而止,相互观望,谁都不敢先开口说话。就在义银等得面色不耐的时候,一人横下心伏地叩首,说道。  

“御台所在上,前阵子御馆来了几个新侍男。都是上杉宪政殿下推荐的人,我们不敢拒绝。”  

他还未说完,在旁看着的上杉辉虎忽然开口道。  

“低贱侍男竟敢贪墨衣物口粮,薄待我的养女!这御馆上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庄实乃,这就是你替我管理的上越之地?你太让我失望了!”  

上杉辉虎打断侍男的话头,不让他继续说话,反而指责起本庄实乃。  

本庄实乃心里发苦,但她知道,主君丢过来的这只死耗子,她必须得吞下去。  

这件事无疑是上杉宪政为了报复北条氏康杀害子嗣的血仇,对上杉景虎这个北条氏康的女儿下手。  

可上杉辉虎不能让侍男首领把这件事说透,不然怎么收场?  

上杉宪政是她养母,更是山内上杉家隐退的前家督。  

这次大军南下,上杉宪政出面说服下野国足利城的长尾当长来投。这就充分说明,上杉宪政在关八州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不说其他的关八州武家,只说长尾当长。她现在握有足利城,馆林城两块要地,是上杉辉虎最倚重的上杉旧臣。  

对上杉宪政这位养母,上杉辉虎不能撕破脸。有些事查清楚就行。真戳穿了,谁都不好下台。  

所以,上杉辉虎在弄明白真相之后,第一时间接过话头,不让侍男首领继续说下去,反而指责本庄实乃失职。  

本庄实乃能怎么办?她也很无奈,这个黑锅她必须背起来。主君相信你才给你黑锅背,这叫信任。  

本庄实乃出面鞠躬,诚惶诚恐说道。  

“主君息怒,此事皆是我的过错。是我没有看顾好景虎姬,让这些贱民玷污了您的荣誉。”  

斯波义银在旁摸着上杉景虎的小脑袋,默默看着上杉辉虎演戏。  

他当然知道不能撕破脸,上杉宪政的地位特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