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文武双全(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妖元,肯定不如狼狗的那个什么...能量...”  

说到璇玑星仙法的新鲜词,邪见还有点不适应。  

“那个能量利用率,人身肯定比不过妖兽的地肥构造。要调用妖火,变身白狼黑狗会更强一些。而且我能感觉到...”  

说到此处,金蟾仔细去嗅师父身上的汗味,修行人极少会出汗,都是发瘟发病,或者产生极端情绪发邪着魔,才会出现天人五衰——  

——五黑犬这满身的汗臭,信息素表达出暴躁狂怒的意味。  

“梵林普巴金刚杵有三昧耶戒悉皆清净,化用办法是笑、怒、骂。”  

平安立刻说:“听不懂!完全听不懂!”  

“就是...”邪见哪儿懂什么佛法呀,换了个简单直接的说法:“满足欢喜,怨仇消除,再无动摇——这是说,用金刚杵的时候,你要保持这些情绪,使它变成消除烦恼的工具,那么可以事半功倍,发挥出更多的威力,减少真元的损耗。”  

罗平安:“根本学不会!像你这么教学生我心肺骤停了好几遍!”  

“呃...”武禅再次换了个说法:“就你面前有个傻逼!你用降魔杵去打他!充满了干劲!”  

“你先骂他愚蠢不可救药!干了很多丧尽天良的蠢事!”  

“再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打中了,有效果了!你内心狂喜,有了更多的勇气,行功速度都提升不少!”  

“你越打越生气,越来越用力,感觉不到疲劳,因为你很愤怒!”  

金蟾比划着两条小胳膊,一时间动了真火,都快变回蛤蟆嘴脸。  

“这傻逼怎么还没被打死呢?你气到发疯了!降魔杵也明白了你的心意,越来越顺手!”  

“五黑犬法相暴躁易怒,金刚杵明白神犬的心意,自然威力倍增。”  

“终于把妖魔打死了,于是满足欢喜,怨仇消除,再无动摇...”  

武禅把脸面都揉好,把五官捯饬干净。  

“大智,大定,大慈悲。”  

罗平安瞬间就悟了——  

“——南么阿米豆腐!”  

第二天,下元法会终于顺利举行。  

四位高僧披着珠光宝气行头,在街市宣讲佛法,佩县的老百姓拿到富贵总管送来的粮油,也要去凑个热闹捧个人场。但是再也没有人跟着龙树二祖的故事,继续赞颂五柳大圣的威名。  

乡亲们裹着寒衣,整整齐齐坐了里三圈外三圈,约有八百多个人,大多都在弄孩子唠家常。偶尔有些佛缘的,还能应上几句漂亮话。  

譬如慧德法师要讲五柳大圣传功的故事,立刻有富贵总管安排的托,上台去和慧德法师对戏,讲起这个萝卜灵根的好,说起黄铁山长寿方法,那都是神乎其神的。  

可是台下的乡亲们不怎么在意,还有不少孩子搂着药师菩萨的小木雕,咿咿呀呀的跟着娘亲一起唱童谣。  

慧德面子上挂不住,虽然有人来捧场,却不如往年那样狂热。甚至不如中元法会,悼念亡灵时,佩县的百姓还算热情,会主动诵经超度,不认字的也要捧起转经轮,跪在法会高台之下磕头求愿。  

讲经流程没了趣味,四位高僧草草走完流程,准备带童男童女回山。  

这个时候,陈富贵开始作妖了——  

“——这一回的三牲三禽,黄牛黑羊土猪还有鸡鸭鹅。可以送进山里...”  

到了衙门后台,慧德听见富贵总管的说法,立刻有些不高兴了。  

“那童男童女的事情?”  

富贵直摇头:“凑不出来。”  

慧德:“凑不出来?”  

富贵:“对,凑不出来。”  

慧德:“你要五柳佛祖难堪?这可不是小事!传经收徒那是最大的功德!佩县百姓答应么?”  

五柳大圣从来都没有对外明说——它在吃人。  

人种人苗的采补办法,传到今日已经变成了恐怖童谣。  

譬如幼儿不愿意好好吃饭睡觉,父亲母亲就说,五柳妖怪马上要来吃你了。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戏言——  

——至于地方抄诗官,写《地方志》的府院文人,与佩县百姓说的故事又不一样。  

进了黄铁山,童男童女都要变成菩萨罗汉,要变成仙人,虽然难得见一面,但是像慧猛这类下山举办传经法会的僧人,也能来佩县探亲。  

有了僧人打掩护,披上龙树二祖的袈裟,五柳才能撑起一身人肉人皮,来到人间广播[佛法],收来的小徒弟吃九个留一个,活下来的人苗还敢说什么呢?只能跟着师叔念起佛祖的恩情——不杀之恩就是大恩。  

“彭祖三圣盘踞七十二峰有一百来年。”陈富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佩县本来有八九十万人,如今只剩十六万了...”  

慧德打断道:“那又如何?!”  

“你别急,哎!你先别急...”陈富贵连忙说:“你再插话,我就喊我师兄来咯!”  

听到武灵真君的名号,慧德终于低下头,压低了声音。  

“总管您说...”  

陈富贵:“我师兄想,把这饼做大一点,先让佩县的老百姓熬过这个冬天。”  

慧德不理解,虽然他以前也是佩县人,可是现在他已经变成神仙了——  

——凡人的死活他不管,他只想完成师父交代下来的任务。  

“玄风长老要帮老百姓修灶具,取暖过冬嘛!”陈富贵眨巴着眼睛,满脸都是天真无邪:“人活下来,才能接着生出新的小宝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