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入地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师傅,你咋知晓这些?”  

望着那栩栩如生的尸首,孙悟空好奇问道。  

眼前的情景,已经无关实力的强弱了。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唐僧面色坦然,口中轻声回道。  

孙悟空撇撇嘴,心中有点郁闷。  

放下尸身的猪八戒奔了上来,面带委屈的说道:“师傅!你咋叫我驮个死人上来?”  

“你这呆子!你驮了他们国王上来,你想要啥吃喝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你还计较这些。”  

扫了眼猪八戒,孙悟空笑道。  

“咦!大师兄说的有理!”  

先前来乌鸡国的时候,猪八戒就想着大吃大喝几天。  

眼下这情况,他似乎已经瞧见很多食物在向他招手。  

“八戒,这国王明显已死多年,为何尸身不腐?”  

扫了眼那尸体,孙悟空转头问道。  

一具凡尸,可没有这等功能。  

“那井龙王放了颗定颜珠在他嘴里,不然早就化了。”  

猪八戒摆摆手,口中随意说道,脑中却是在想着各种各样的美食。  

“圣僧!求求你救救我父王!”  

正在几人交谈间,王子几步走了上来,再次跪在了唐僧面前。  

先前心中已经有很不好的预感,但如今瞧见父王尸身仍在,自然有了念想。  

“望圣僧慈悲!救回我王!”  

四下众人,亦是齐齐跪下,口中高声大呼。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国王尸身三年而不腐,定然是阳寿未尽,贫僧愿尝试一番。”  

微微仰着脑袋的唐僧,脸上带着悲悯的神色。  

“多谢圣僧!多谢圣僧!”  

闻言的众人,皆是面色大喜。  

虽然唐僧只是说试试,但他们依旧非常的高兴。  

皱了皱眉头的唐僧,开口说道:“可先将国王尸身放在阴凉处,贫僧再想想办法。”  

“好好好!”  

现在唐僧说什么就是什么,王子哪还有其他想法。  

“师傅!我有点饿了!”  

瞄了眼头顶,猪八戒吧砸着嘴巴。  

本就临近中午,再加上刚才孙悟空说的可以随便大吃大喝,猪八戒已经被馋的肚子咕咕叫。  

“王儿,几位圣僧饿了,还不快给他们准备食物!”  

猪八戒的话正好被边上的王后听到,不由连忙说道。  

他们现在就差将唐僧几人供起来,仅仅是准备一些食物,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闻言的王子,连忙恭敬的将唐僧几人请去。  

王子引着唐僧几人来到一处大殿,此刻殿中已经摆上了不少食物。  

“圣僧!请上座!”  

面对王子的恭敬,唐僧并没有拒绝。  

随着唐僧几人的入座,王子及跟来的文武众官一一入座。  

殿中,乌鸡国众人对唐僧大肆赞叹,而宫中发生的事情也快速朝着整个城池扩去。  

这么大的事情,加上先前王宫中的动静,根本就隐瞒不了。  

国王乃妖精所化,真国王三年前被推入井中,如今被大唐来的高僧寻得,尸身还栩栩如生。  

这等神奇之事,传播速度自然非常人能估计。  

不到小半天的时间,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乌鸡国。  

众多民众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对唐僧师徒的惊奇。  

饭过三旬,王子迟疑了一会,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圣僧!不知有何方法可救活我父王?”  

虽然感觉这样问有点唐突,但他实在是忍不住。  

唐僧没有说话,边上的孙悟空开口说道:“殿下不必担忧,此事不难,其一往那阴司走一遭,向那阎王讨回魂灵来,就医活了,其二到那天庭兜率宫中,要来一枚还魂丹,也可救活你父王。”  

孙悟空说的轻松,殿中乌鸡国众人却是齐齐傻眼了。  

你这又是上天又是入地,还向阎王讨要魂灵,这哪是人干的事。  

他们虽然只是凡人,但对于阎王、天庭自然是知晓一些。  

本是面有喜色的众人,全都忐忑望着唐僧。  

唐僧很满意孙悟空的解说,这些家伙越担忧,那就越好。  

“诸位不必担忧,贫僧在三界有些面子,些许能讨要得到。”  

停下手中动作的唐僧,自然回道。  

“圣僧果真不凡!”  

唐僧如此说,众人心中皆是松了口气,对于唐僧几人自然更是佩服。  

能上天庭取得还魂丹,能向阎王要来魂灵,无愧圣僧之名。  

吃饱喝足之后,见唐僧几人没有动身,王子也没催促,众人就在殿中饮茶、闲聊。  

除了妖精,还帮他们找回乌鸡国国王尸身,他们已经坚信唐僧有大法力。  

孙悟空自然明白唐僧的打算,肯定是在等下班。  

至于猪八戒,有吃的就行,吃上几天几夜更好。  

终于下班时间到了,唐僧缓缓起身。  

见唐僧站了起来,殿中众人也是连忙站起。  

“王子!时间差不多了,贫僧这就往地府一行。”  

拿起禅杖的唐僧,口中淡淡说道。  

见唐僧居然要下地府,众人大惊。  

圣僧,竟然直接去地府找阎王。  

在他们想来,上天讨要一枚还魂丹,肯定比向阎王要人容易多了。  

“多谢圣僧!祝圣僧一路顺风!”  

王子连忙走上前,口中恭声说道。  

唐僧点点头,朝着孙悟空几人说道:“悟净留下!悟空、八戒!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