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鬼吹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军帐之内。  

“这可如何是好?”  

都伯(副职)“周丰”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口中不停的念叨,“使君命我二人两月之内发掘梁孝王墓,如今期限已过大半,我们非但没有完成发掘,昨夜还莫名折损了过半人马,回去要如何向使君交代?”  

“回去?这点事都办不好,倒不如死在这荒郊野岭。”  

军候“曹禀”面色凝重的望着旁边的佩剑吐了口浊气,却只觉胸中更加愁闷。  

“军候莫要轻言生死,使君与你乃是伯侄,想来就算此次任务失利,他也不会过分责罚于你,到时还要请军候为我美言几句才是。”  

周丰终于停下脚步,连忙上来劝道。  

“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无颜回去面见伯父。”  

曹禀叹气道,“上月徐州陶谦纵容属下害我太公性命,伯父怒而征伐陶谦,我本欲做个先锋领兵手刃仇家,奈何伯父另有打算,偏要命我统领瓬人军前来盗墓以解前线军饷之急…”  

说到这里,曹禀猛的顿住,仿佛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一般,下意识的改口道:“…彼时我还怪伯父大材小用,如今不但损兵折将还一无所获,唉——”  

周丰也假装没有听到前面的话,不动声色的提议道:“这…不如再派些人进墓查探一番,或许能另有所获?”  

“瓬人军本就只有两百余众,如今伤亡过半尚未查明原因,剩下的皆人心惶惶,兵士之中已经传出鬼怪害人之说,谁还肯以身犯险?你么?”  

曹禀抬眼看向了周丰。  

“咳咳!”  

周丰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连连解释道,“军候你是了解我的,我自幼体弱多病,医师嘱咐不可踏入阴寒之地,否则命不久矣…不过军候不必多虑,只要你一声令下,谁敢退缩便是逃兵,按律可斩。”  

“呵呵。”  

曹禀翻眼冷笑,心说若非你那舅舅在我伯父面前力荐,你何德何能担得起瓬人军都伯一职?  

不过此刻显然不是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曹禀随即重新陷入苦恼之中:昨夜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墓中真有鬼怪作祟不成?  

良久之后。  

“砰!”  

似乎下定了决心,曹禀忽然一巴掌拍在桌上,咬牙说道:“不成功便成仁,今夜我亲自率人下墓!倘若死在墓中,权当做报效了伯父的信任!”  

“不可!万万不可啊!军候若是遭遇不测,瓬人军谁来统领?”  

周丰吓了一跳,赶忙跳过来苦苦劝说。  

就在这时候。  

“报——!”  

帐外忽然传来一声令报。  

“进来!”  

话题暂时终结下来,曹禀重新坐回椅上,面无表情的道。  

一名兵士快步跑进来,抱拳说道:“报!军候,昨夜入墓的人中尚有一个活口,如今已被带至帐外,请军候发落。”  

闻言曹禀瞬间来了精神,连忙说道:“活口?速速带进来!”  

“是!”  

兵士躬身退下。  

一晃眼的功夫,便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人跟在兵士后面走了进来。  

“怎么是你?”  

见到这个年轻人,曹禀尚未开口说话,反倒是周丰率先面露惊讶之色,仿佛见到了最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一般。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吴良。  

吴良自然也注意到了周丰的反应,心中疑惑的同时,蓦然想起了一些事情:  

“有才兄”与周丰是有过节的,起因是“有才兄”曾因食物分配不公的事向曹禀举报,导致负责此事的周丰受到斥责,从那时候起此人便怀恨在心,处处与“有才兄”为难。  

好在曹禀为人还算公正,在没有抓住“有才兄”把柄的情况下,周丰倒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拿他怎样。  

但暗地里就不好说了,比如指使他人在墓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他?  

总之,周丰完全有这么做的动机。  

只不过现在吴良还仅仅只是怀疑,并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因此也不好在曹禀面前说些什么,能做的只是多留一个心眼。  

“拜见军候、都伯。”  

如此想着,吴良低眉顺眼的行礼道。  

“不必多礼。”  

曹禀摆了摆手,急切问道,“你即是昨夜唯一的活口,且说说墓中所见所闻,我们的人究竟因何全军覆没?”  

吴良心思转动,其实通过那些人的死状,以及昨夜发生的一些细节,他已经差不多推测出了这起事故的原因——“入井死”!  

二十一世纪不论是考古人员还是盗墓贼都知道,古墓常年封闭,墓中的空气成分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过量,这两种气体极易产生又无色无味,前者会让人中毒,后者可令人窒息,简直就是隐形的超级杀手。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预先通风。  

但这个最近组建的瓬人军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才刚将金刚墙拆除就立刻派人查探,而且一下子进入百余人,还同时携带了数十支点燃的火把。  

这种做法无疑会加剧墓中的氧气消耗,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激增。  

甚至在查探期间,所持火把一度熄灭,墓中的人也没有丝毫警觉,如此才酿成了这场本可以避免的惨剧…  

但同时吴良也清楚,东汉末年尚且没有空气的具体概念,更不要说什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之类。  

所以强行科普未必有用。  

在有人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