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准备(2/3)
怎么落到他手里了!”
心头一跳,立刻催动变化,随即翻涌的海洋,蓦然僵住,仿佛时间停滞一般。
那道尝试着挤入的意念,也在这一刻重新被挤了出去。
‘它’也不敢逗留,生怕被察觉到,像是一只担惊受怕的老鼠一般,立刻无声沉入了滚滚‘波涛’之中,不复显现…
同一时刻。
白渠殷氏的洞府之中。
王魃微微皱眉,低下头看着手中满是岁月流逝痕迹的古老号角。
掌心处,淡金色的仙力悄然褪去。
“连仙力也不行么?”
“但我刚才尝试催动的时候,似乎的确有种不太一样的感觉…”
仔细回想,在以仙力催动的刹那,他的意识似乎瞬间被拉入了一片茫茫浩瀚的海洋,似乎只要一个念头,他便能左右这片大海…
但这种感受又仿佛是一种错觉一般,一闪即逝。
“我的感觉应该不会骗人。”
王魃目露思索,又尝试着以仙力灌注,这一次,却是半点效果也没有。
“奇怪…”
“看来还是缘分未到。”
他眉头微皱,沉吟了一会,终于还是收起了这号角。
看向对面,目露关切之色。
一道穿着金红衣袍的身影正闭目盘坐,此刻察觉到他的变化,也缓缓睁开了双眸。
一双金色重瞳,为其俊冷的面庞上,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味道。
正是王魃的真武化身,重华。
二者心意相通,感受到王魃心中所想,皱眉摇头道:
“我没什么进益…真武之道,恐怕的确是一条死路,和你这些年来接触的诸多传承相比较,全都似是而非,若想要再更进一步,我思来想去,还是要走上规则之道。”
虽然重华即便不说,王魃也能感受到对方的经历、想法,但听到重华的话,思索了一番,他还是习惯性地开口总结道:
“我这些年来接触到的诸多传承,不拘何法,皆是殊途同归,说到底,也不过都是参悟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最终将自己也与规则相合的路数,此曰之‘合道’,先‘合道’,后‘忘道’,直至自成一道,为界海不容,于是飞升…真武之道却从一开始,对外物要求便少,极尽压榨自身的潜能,我倒是觉得,颇有种‘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味道。”
他身负不知多少传承,无论修为还是见地,放眼界海,都是一流人物,此番开口,自然不是妄言。
二者经验学识彼此互通,重华也听明白了王魃的意思,却面露疑惑之色:
“若本自具足,那为何还会有对外界的索取?”
真武之道,并非完全不需要外面的资源,相反,若是资源供应更多,修行的速度也会提升不少,只不过相比于修士而言,这样的资源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提,而即便资源匮乏,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下限极高,唯独生命层次远不及同阶修士,是以可谓之‘短寿’。
王魃却摇头道:
“那是因为你我要求太高了。”
“人体之中,若周天寰宇,精密之处,与大道无异,若只甘于凡人之状态,不须什么灵气,也可自足,然而我等求的乃是超脱界海,相较于凡人而言,何其宏远?自然须得引入外力,这外力注入身躯之中,催动精血变化,而非是我等这般,不管修什么,都最终向外求索…”
重华心中一震,霎时若醍醐灌顶,一片通透:
“是了!”
“你们修的是合道、忘道、超脱于道。”
“我却不须修道,因为我本便是‘道’,如今不过是将本我外显而已,是以方能进境神速…”
“妙哉!”
王魃见之抚掌赞许,欣慰之余,却也略感遗憾:
“道友之道,可谓崎岖,若非仙人血孕育,天赋异禀,想来也走不到今日的程度,接下来还要再开前路,难上加难,我亦无更多能助道友,唯靠道友自渡。”
重华整个人焕然一新,若铅华洗尽一般,眼中金光湛然,闻言笑道:
“你莫要怪我不能身融本尊,为你来日破入大乘添砖加瓦便可。”
“至于我的路…终究要靠我自己走才是。”
王魃不禁失笑,点头道:
“这倒是真的,我本想融入道友,借此冲击大乘,但如今看来,却是不成了,不过得失之间,亦未必眼前。”
开辟真武化身,的确是为了来日冲击大境界所用。
然而这一刻二者明心见性,却清晰察觉到了彼此修行方向在本质上的背离。
万法脉说是万法,但毕竟还是修士的路数,说到底,仍是借假修真,探索求取的扬弃过程。
也就是修法力,悟道机,凝道域,最终参悟出界海最底层的规则,脱离界海。
而在这一刻,经由王魃自悟出来真武之道,却终于走向了一条与修士完全不同的路。
那便是,人的本身,便蕴含着无穷的规则,不需要去参悟别的、向外求取,而只需要体悟自身,观照自己,便能逐步掌握属于自己的规则。
这规则的强大,取决于对自身的挖掘程度。
这也正是真武者或者是巫族为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达到一个极高层次的原因。
修士修行,如在山中向外走,而真武修行,却是本就身在三山外。
二者立意不同,修行的过程,自然也便没有了相同之处。
由此,自然也便无
心头一跳,立刻催动变化,随即翻涌的海洋,蓦然僵住,仿佛时间停滞一般。
那道尝试着挤入的意念,也在这一刻重新被挤了出去。
‘它’也不敢逗留,生怕被察觉到,像是一只担惊受怕的老鼠一般,立刻无声沉入了滚滚‘波涛’之中,不复显现…
同一时刻。
白渠殷氏的洞府之中。
王魃微微皱眉,低下头看着手中满是岁月流逝痕迹的古老号角。
掌心处,淡金色的仙力悄然褪去。
“连仙力也不行么?”
“但我刚才尝试催动的时候,似乎的确有种不太一样的感觉…”
仔细回想,在以仙力催动的刹那,他的意识似乎瞬间被拉入了一片茫茫浩瀚的海洋,似乎只要一个念头,他便能左右这片大海…
但这种感受又仿佛是一种错觉一般,一闪即逝。
“我的感觉应该不会骗人。”
王魃目露思索,又尝试着以仙力灌注,这一次,却是半点效果也没有。
“奇怪…”
“看来还是缘分未到。”
他眉头微皱,沉吟了一会,终于还是收起了这号角。
看向对面,目露关切之色。
一道穿着金红衣袍的身影正闭目盘坐,此刻察觉到他的变化,也缓缓睁开了双眸。
一双金色重瞳,为其俊冷的面庞上,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味道。
正是王魃的真武化身,重华。
二者心意相通,感受到王魃心中所想,皱眉摇头道:
“我没什么进益…真武之道,恐怕的确是一条死路,和你这些年来接触的诸多传承相比较,全都似是而非,若想要再更进一步,我思来想去,还是要走上规则之道。”
虽然重华即便不说,王魃也能感受到对方的经历、想法,但听到重华的话,思索了一番,他还是习惯性地开口总结道:
“我这些年来接触到的诸多传承,不拘何法,皆是殊途同归,说到底,也不过都是参悟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最终将自己也与规则相合的路数,此曰之‘合道’,先‘合道’,后‘忘道’,直至自成一道,为界海不容,于是飞升…真武之道却从一开始,对外物要求便少,极尽压榨自身的潜能,我倒是觉得,颇有种‘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味道。”
他身负不知多少传承,无论修为还是见地,放眼界海,都是一流人物,此番开口,自然不是妄言。
二者经验学识彼此互通,重华也听明白了王魃的意思,却面露疑惑之色:
“若本自具足,那为何还会有对外界的索取?”
真武之道,并非完全不需要外面的资源,相反,若是资源供应更多,修行的速度也会提升不少,只不过相比于修士而言,这样的资源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提,而即便资源匮乏,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下限极高,唯独生命层次远不及同阶修士,是以可谓之‘短寿’。
王魃却摇头道:
“那是因为你我要求太高了。”
“人体之中,若周天寰宇,精密之处,与大道无异,若只甘于凡人之状态,不须什么灵气,也可自足,然而我等求的乃是超脱界海,相较于凡人而言,何其宏远?自然须得引入外力,这外力注入身躯之中,催动精血变化,而非是我等这般,不管修什么,都最终向外求索…”
重华心中一震,霎时若醍醐灌顶,一片通透:
“是了!”
“你们修的是合道、忘道、超脱于道。”
“我却不须修道,因为我本便是‘道’,如今不过是将本我外显而已,是以方能进境神速…”
“妙哉!”
王魃见之抚掌赞许,欣慰之余,却也略感遗憾:
“道友之道,可谓崎岖,若非仙人血孕育,天赋异禀,想来也走不到今日的程度,接下来还要再开前路,难上加难,我亦无更多能助道友,唯靠道友自渡。”
重华整个人焕然一新,若铅华洗尽一般,眼中金光湛然,闻言笑道:
“你莫要怪我不能身融本尊,为你来日破入大乘添砖加瓦便可。”
“至于我的路…终究要靠我自己走才是。”
王魃不禁失笑,点头道:
“这倒是真的,我本想融入道友,借此冲击大乘,但如今看来,却是不成了,不过得失之间,亦未必眼前。”
开辟真武化身,的确是为了来日冲击大境界所用。
然而这一刻二者明心见性,却清晰察觉到了彼此修行方向在本质上的背离。
万法脉说是万法,但毕竟还是修士的路数,说到底,仍是借假修真,探索求取的扬弃过程。
也就是修法力,悟道机,凝道域,最终参悟出界海最底层的规则,脱离界海。
而在这一刻,经由王魃自悟出来真武之道,却终于走向了一条与修士完全不同的路。
那便是,人的本身,便蕴含着无穷的规则,不需要去参悟别的、向外求取,而只需要体悟自身,观照自己,便能逐步掌握属于自己的规则。
这规则的强大,取决于对自身的挖掘程度。
这也正是真武者或者是巫族为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达到一个极高层次的原因。
修士修行,如在山中向外走,而真武修行,却是本就身在三山外。
二者立意不同,修行的过程,自然也便没有了相同之处。
由此,自然也便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