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开界胎(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比那矿石还要不如,是下下乘的收获!”  

“加快火属道意领悟?”  

重华闻言,却若有所思。  

见云七便要将这东西丢掉,他忽地开口,让云七收了起来。  

“这东西半点好处也没有…是,我这就收起来。”  

云七无奈摇头,只道重华不曾见识过,想要留作纪念,当即便收起了这‘道火液’。  

走到最后一座成熟的界胎前,这次他却是有些迟疑,想到自己的两次出手两次霉气冲天,犹豫了下,还是看向重华道:  

“主人要不要试试?”  

“这座界胎是上代宫主道化之后所蕴养,应该会出好东西。”  

重华见云七小试了两刀,闻言倒也有些意动,他向来不会纠结,当即便落到了那最后一座界胎前,手中金红血气凝聚成刀,无声破入了混沌源质内,轻轻一划。  

那界胎表面顿时裂开了一道极为平整的缝隙,随后迅速分开。  

随即这界胎之中,便蓦然飞出了一道火红流光,径直便朝远处飞去!  

“快!快抓住它!”  

云七语气之中带着一抹惊喜!  

重华眼见着这火红流光飞远,却也并不着急,下一瞬,远处的虚空之中,蓦然伸出了一只金红的手骨,血气在其上极速包裹,化作了一只金红巨手,当头便抓住了这道火红流光!  

金红巨手随即缩入了虚空中。  

随后重华抬手翻掌,却见手掌之中,赫然躺着一片挣扎不止的火红树叶。  

“是先天道宝!快看看是里面有几道先天云禁?”  

云七的语气中充满了惊喜。  

重华却是随意地丢给了云七,并无多少关心:  

“你自己看吧。”  

云七也来不及注意重华的态度,接过这片火红树叶,随即惊喜道:  

“是八道先天云禁!只差两道,便可以算是中品先天道宝了!”  

“木火两道…不愧是上代宫主所化道种蕴养出来的界胎!”  

重华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变化。  

才只是八道先天云禁而已,十八道他都看过。  

不过他也懒得打击云七的兴奋,目光随意扫过这些道田:  

“还有没有快要成熟的?若是没有的话,这些道田便都搬走。”  

云七闻言,顿时从惊喜中回过神来,看到面前这一座座培育了不知多少年的界胎,即便已经下定了决心,心中却还是不禁升起了一丝深深的不舍和复杂。  

只是最终还是沉默着点点头:  

“没了…其他最快的,也要四五百年。”  

一旦收起道田,蕴养这些界胎多年的苦功,也便随之白白浪费。  

但这位来历神秘的主人,显然也不会在意这些。  

而重华扫了眼两人来时的传送阵,却微微皱眉,传送阵很小,以翻明的体型根本飞不进来,当下便把情况和云七说了下。  

“我这里有专门用来收容混沌源质的先天道宝…不过这里的道田太多,可能放不下。”  

云七连忙道。  

从大海市中获取混沌源质,显然需要容器将其带回,不过这么多道田也不可能是一次便能收回来的,是以这件道宝所能容纳的也极为有限。  

“能带走多少?”  

重华微有些皱眉问道。  

“至多三分之二。”  

云七默默估算了下,给出了一个答案来。  

重华只是稍一思索,便直接给出了办法:  

“先抽一部分出去,带给翻明。”  

之前混沌源质太少,本体抠抠搜搜的,连翻明都喂不饱,如今得了这些道田,再饿着翻明显然也不太合适。  

他这人向来果断,说干就干。  

云七纵然不舍,也只能忍痛当先破开了五座已经没有界胎存在的道田,随后祭出了一个金瓮一样的先天道宝,汩汩吸收了起来。  

只是这吸收的速度,却远不及翻明那般利索。  

两人便一边闲谈,一边等着。  

通过和云七的交流,重华也算是对界乱之海和赤天宫附近的情形都有了更为细致和深刻的理解。  

转眼过了年许,这金瓮才算是将这五座道田吸了个干净,这才越过传送阵,返回释放给了翻明。  

翻明惊喜张口,重华却想到了什么,抬手便从它的嘴巴里,将几样东西都抠了出来,丢给了云七。  

“你瞧下,这些是什么玩意。”  

云七目光扫过这几样东西,很快便不禁面露惊容。  

“又是一样中品先天道宝!”  

“还有‘亟界符’…”  

而当目光落在其中的两个瓷瓶上时,更是瞳孔骤缩:  

“这是…仙髓玉液!”  

“您、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重华随意道:  

“就是之前的那个玉壶界修士,杀了他,掉出来了这些东西,我也没处放,便丢在了翻明的嘴巴里存着…这东西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对元神有用的宝物?”  

云七连连点头,看着这两个瓷瓶,眼中带着深深的羡慕和渴望。  

对于界外之人,尤其是他们这种道域远超过元神的人来说,再没有比这种能够补益元神的宝物更为重要了。  

尤其是这两个瓶子里的仙髓玉液数量明显不少,这让他如何不心动。  

“山主!山主!”  

说话间,藤磨鬼王腆着笑凑了过来:  

“不知咱们能帮上什么忙?”  

其他四位鬼王也都挤了过来,脸上带笑。  

重华和云七一走便是年许,没有任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