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玄龟执念(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按照常理而言,对方要么也是从云天界这样的大界而来,要么便是那些食界者本身。  

玄元子闻言倒也并不生气,笑了笑,语气平静缓和:  

“你且莫着急…呵呵,岁数大了,说话总会絮叨一些,你且慢慢听。”  

王魃扫了眼正在仔细体悟的冰道人头顶上似是要绽放出道域的冰莲,随后微微点头。  

玄元子于是继续道:  

“小仓界身在界海之中,自然也有不少先天神魔,盯上了此处。”  

“实际上,自小仓界诞生以来,便不乏有先天神魔投入此界之中,远的,如那些所谓的‘远古大帝’之流,近的,呵呵,方才咱们便曾提到过的那人。”  

王魃心中一惊,几乎是第一时间便反应了过来:  

“前辈是说,秦林祖师?”  

玄元子微微颔首,似乎对王魃的反应之敏锐十分欣赏,回应道:  

“若我所见无错,他原身跟脚乃是界外一‘触龙’。”  

“真灵入界,转为人身,后拜入人族修士宗派,明了前生今世,融汇贯通,得以飞升上界。”  

王魃却面露异色:  

“秦林祖师本身为异类,又如何会在人族之中建立家族,收徒传道?”  

“如何不能?”  

玄元子却摇头反问道:  

“如你所言,修士飞天遁地,已经与凡人不同,可为何还要收凡人弟子,传授功法?”  

他接着便说出了缘由:  

“大道之行,岂能囿于一家一户之见?”  

“踏上修行之道,便只有道争,所谓种族、门户,皆不足道。”  

“何况既然已经舍弃了原身,虽承原身遗泽,但毕竟已是重活一世,已然不同。”  

“当然,世事无绝对,秦林以人自居,也必然有不愿承认的,这些不在咱们今日要说的范围。”  

王魃闻言若有所思,想到了秦林祖师无论是对游仙观还是对秦氏家族,似乎都没有太多的关照,远不像他的弟子重渊祖师那般对万象宗那般上心。  

而玄元子则是继续道:  

“秦林这种算是真灵入界,转世为人,但有这样的大决心者毕竟是少数,还有部分先天神魔却割舍不下自己的肉身,于是选择以肉身偷渡进界内,这个方法,呵呵…”  

他忍不住哂笑了一声,随后道:  

“这个方法倒也不是不行,不过界外异物想要入界,自然免不了被天地意志所驱逐,越是强大的世界,反应便越是激烈,绝大部分先天神魔除非天赋异禀之辈,不然几乎都扛不住。”  

“而在这些先天神魔中,便有一头五阶玄龟凭着其强悍的龟甲,趁着其他先天神魔闯界的时候,混在其中,侥幸逃了进来。”  

王魃心中一动,立刻意识到这位玄元子前辈总算是说到了关键点。  

“这五阶玄龟在这群先天神魔中只能算是个小角色,比它强的,大有人在,那时这方天地尚且可以容允七阶存在,与如今也不同,危险至极,是以刚闯入此界的玄龟,胆战心惊,便缩在少有人至的北海之极,屏息凝气,不敢有丝毫泄露。”  

玄元子目露感慨,似是在回忆:  

“只是它毕竟还是先天神魔,又不知变通,苦耗了许多年,却半点进步也没有,尽管先天神魔寿元漫长,不至于立刻身死,可若是一直没有突破和变化,那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于是,为了能够真正融入此界,改变先天神魔跟脚对自身的困缚,它最终做了一个决定。”  

“什么决定?”  

王魃忍不住问道。  

玄元子一字一顿道:  

“退演为道种,借此界生灵为母体,重新演化。”  

“道种?!”  

这一刻,王魃却心头剧震。  

“不错,界海生灵,禀界海而生,与一方世界之诞生其实很是相似,‘道’与混沌相合,衍化一切。”  

“退演为道种,便是将自身重新恢复成最为原初的状态,借此界母体复生,以此界生灵之血肉,为自身之血肉,算是洗去了先天神魔之表体,不被天地所针对,也能够如此界修士一般修行,但本质上,其实依旧是先天神魔的根底。”  

玄元子解释道。  

王魃心中却是第一时间便想起了‘摩罗巨象道种’,忍不住便将其说了出来。  

“摩罗巨象…没什么印象了,可能是我休眠之时入界的吧。”  

玄元子回忆了一番,随后摇了摇头道:  

“按照你的说法,此先天神魔之手段却是要精妙了些,分化出诸多道种,既能借此重生,又能借修士之手,获取修行资粮,可惜应该是有修士看出了它的谋算,将之提前打杀了。”  

“不过道种既在,它早晚还会回来。”  

王魃闻言恭敬问道:  

“不知前辈可有反制手段?”  

出乎意料,玄元子竟是真的传给了王魃一套针对的法门。  

面对王魃的感谢,也很是随意:  

“无妨,如今这天地已经不堪其扰,少一个先天神魔,便少一点变数,方才说到哪了…哦对,玄龟退为道种,借此界生灵重演。”  

“它的打算是好的,只是却忽略了一件事,天地本就是一个大的道种,在这样的大道种中退演,重新演化,也必然会受到天地规则的影响,发生少许的变化…而这变化,却是它始料不及的。”  

王魃认真地听着,只是和之前相比,他已经隐隐能够猜到这是什么变化了。  

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