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法天象地(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这难道是宗内的哪位祖师?”  

万象宗。  

飞立在半空中,一个个紧张盯着外面的年轻弟子们,在看到魔猿转眼便捏爆了五尊元婴大修士,顿时禁不住欢呼。  

一些知道更多一点的,更是忍不住将这魔猿与所知道的祖师对比起来。  

却完全没有头绪。  

惟有如马昇旭这样亲眼看到这魔猿从万法峰中飞出来的少数修士,才知道这猿猴的根底。  

却更加心头震撼:  

“副宗主的灵兽,竟如此凶悍,莫非已经是五阶了?…可不是说,外面都不容化神了么?这灵猴如今又是什么情况?”  

这样的疑惑,不光是马昇旭心中存在。  

太和宫。  

始终关注着阵法外情况进展的汲婴,虽是化神修士,却也同样满脸惊愕:  

“王魃竟还有这等后手,难怪他方才如此自信…只是这灵兽应该还是四阶,就算是用了神通,也不该如此夸张才对。”  

“而且怎地像是西陀洲的路数?”  

他疑惑不解,想要找王魃问问,但又强行忍了下来。  

眼下不是时候,等将这皇极洲的人驱走再问也不迟。  

而同一时刻。  

万象经库之中。  

两道身影悬立,目光仿佛穿透了经库的束缚,将万象宗护宗阵法之外的事情,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是《猿神九变》。”  

头发、身躯皆是半黑半白的庞休微微颔首,点破了魔猿变化的由来:  

“看样子,已经是第六变了,等到了五阶,只怕很快便能掌握第七变。”  

另一侧,光头女修姜宜目光落在了猿猴的身上,也不禁面露少有的吃惊、欣赏之色,沉吟道:  

“除了《猿神九变》,应该还有沙门真法…这一脉传承,在三大界海之中,也来头不小,修炼者众多。”  

“不过能将这两大传承如此圆融地结合在一起,取猿神九变之无边神力,合沙门金刚佛法之真空不坏,从而发挥出几近五阶之能…这等天赋,哪怕是换一个传承,也照样不会逊色。”  

“虽非神兽,更胜神兽!”  

“王魃能培育出这样的灵兽,若此兽到了五阶也能如此…不说别的,在这御兽之道上的造诣,即便是放到云天界,也有称宗做祖的底蕴了。”  

说到这,姜宜神色也不由得有些复杂。  

纵观天变之后的小仓界万象宗。  

虽然她十分配合,但还真没将这里的‘同门’放在心上。  

即便是庞休,也是因为对方修了‘地仙之道’,寿元漫长,勉强有了和其并肩的资格。  

毕竟,不管是再厉害的人物,受限于天地,即便顺利迈入化神,也不过是四五千年可活。  

而她,或许一觉醒来,便已经是万年之后。  

在这样的差距面前,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是以这里的几乎所有人,在她眼中,都不过是过客而已。  

唯独王魃,却让她心中,少有的生出一丝遗憾。  

之前在修行阴阳之道时展现出惊人天赋。  

如今又在御兽之道上惊鸿一现。  

一想到这样的稀世之才却受限于天地,寿命如昙花朝露,转眼即逝。  

她便忍不住暗暗叹息。  

“可惜,若是生在云天界…”  

这样的叹息并未持续多久。  

庞休充满了恼怒的声音,让她又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了阵法之外。  

“这些皇极洲修士,未免太过了!”  

“结阵!”  

“给我射!”  

梅山心中少有的紧张,可还是立刻镇定了下来。  

高声厉喝。  

三四百艘大船之上,迅速升起了一道道阵法屏障。  

大船上近千位修士尽管仍有些未从方才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却还是迅速以船只阵法为屏障,装填机弩。  

一张张破神弩,全都对准了彷如佛像静默肃立的魔猿。  

这一次,杨阙也没有阻止。  

目光冰冷地盯着眼前这只身披佛光、通体古铜的猿猴。  

他心中吃惊于这猿猴的强悍远超自己的想象,几乎接近化神。  

可更愤怒于对方没有半点留手,当着他的面,生生捏死了五位臣属。  

这不光是打击了大隋的士气,更是动摇了他身为大隋之主的威严和声望。  

能够自由行动、出手,不被天地锁定的化神修士,虽然于小仓界可谓无敌。  

可若是下面数量庞大的元婴修士们与其离心离德,合力抗击,他便是再厉害,也终究力有穷尽之时。  

“射!”  

杨阙的口中,吐出了一道冰冷的声音。  

同时神识也锁定了对方。  

一旦对方试图逃走,便会引来致命的打击!  

话音刚落。  

“咻咻!”  

“咻咻咻…”  

伴随着一阵尖锐刺耳的呼啸之声。  

五百只手臂粗的箭矢,呼啸着射向了魔猿!  

而几乎是刚射出的同一刻,下一轮五百支箭矢,便紧随其后!  

面对着这些飞来的破神弩箭矢。  

魔猿悬空盘坐。  

六臂之中。  

一手上举至胸前,掌心向外,五指舒展。  

成‘施无畏印’!  

一手垂落膝前,掌心向内,指尖触地。  

成‘触地印’!  

两手结‘外狮子印’。  

两掌合十。  

三张面孔,同时念诵‘金刚萨埵法身咒’、‘六字真言’…  

梵音大盛!  

噔、噔、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