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虎视何雄(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图内含星辰恰有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数,便唤‘周天星辰图’吧。”  

王魃目光扫过眼前波澜摇动的图卷。  

便仿佛看到了浩荡界海的一截,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不得不说。  

阴神之力近乎完美地复刻了他方才所见到的画面。  

整个星图所呈现的景象,与他方才所见,几乎一致。  

唯有其中的韵味、玄妙之处差了许多。  

以王魃观之,效果至多仅有方才他所见的三成。  

而这星辰图中的每一点星光,效果也都各有不同。  

有的,似是能映照出修行者自身修行之不同方向,诸如五行、风雷等等,观之则若醍醐灌顶。  

只是又多看了几眼之后,便忽觉神魂一阵空乏、刺痛!  

他心有所觉,迅速闭上了眼睛,不再观看。  

“这等宝物…也就是我取巧以阴神之力复刻下来,否则,只怕化神修士也未必能得到。”  

“既然如此,你们也该回去了。”  

心中则是不由得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多谢师娘传道之恩。”  

李月华目露欣赏之色,随后扫了眼也同样苏醒的秦凌霄,沉声道:  

“速速醒来!”  

李月华闻言轻笑了一声:  

“我可没传伱什么道,积累越是雄厚,观这小仓界与界海,便收获越大,你能有这样的收获,也是因为你自身积累足够。”  

“再不唤醒你,只怕你要永远沉沦其中了…”  

有的,则深蕴玄奥,见之便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无数本需要耗费诸多心思才能偶得的妙悟,在其中却是唾手可得。  

“只可惜你不是亲身前来,否则既观界海,又得这界外混沌之力洗练,只怕收获更要惊人。”  

王魃心中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周天星辰图,随即又是一阵刺痛袭来,王魃也不勉强,收起了星图。  

由于融汇了阴神大梦经的缘故,他的神魂之强,放眼小仓界所有的元婴境修士,应该也不会有几人能够胜过他。  

稀薄的混沌源质萦绕在四周。  

仿佛过去了很久,又仿佛仅仅是数息的时间。  

元磁道人猛然‘睁开’了‘眼睛’!  

不,更准确的说,是意识终于回归。  

“他那边,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了?”  

“弟子能得如此之机缘,已是邀天之幸,不敢奢求过多。”  

只是意识仍有些茫然。  

刺痛,果然随之消失。  

然而即便如此,只是看几眼周天星辰图都觉得吃力,足见此图对修行者要求之高。  

“可惜,倒是不能放在宗内,供门人弟子们观看了。”  

感受着体内元婴之中,几欲拥挤而出的法力,他也不再强自约束。  

声音迅速清晰起来!  

如同从水下猛地浮出水面。  

虽无攻伐之能,却是悟道至宝。  

王魃目光避过周天星辰图,面色微沉。  

“看来此物也不是谁都能看的。”  

阴神之力之妙用,在这一刻也尽显无疑。  

空寂幽静的界外。  

神魂藏身在李月华元神中,心神却正在无尽星海之中徜徉的元磁道人,骤然听到了一阵朦胧的、微有些熟悉的呼唤之声:  

“…醒来!”  

那声音的主人,自然便是李月华了。  

也更可见此图之玄奥。  

“方才的那画面,一个应是小仓界,一个应是界外的无边界海…元磁道人那边,怎地会有这样的东西传过来?”  

元磁道人也终于反应了过来,连忙道:  

那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满意:  

“不过看来你这次收获不小,回去之后去我徒儿那里学会新的元磁真法,闭关一些时日,应该便能迈入五阶了。”  

那是神魂在一瞬间接受海量的信息一时无法尽数消化,所产生的顿挫。  

元磁道人闻言却摇头道:  

王魃简单看了几眼,便觉受益匪浅,对于所修诸多功法所蕴之道,又多了不少体悟。  

任由体内的法力,开始自发冲击元婴中期的门槛。  

醒转过来的秦凌霄闻言,忍不住关切道:  

“那老师,您怎么办?”  

“我?”  

李月华不由笑了起来。  

目光看向了远方的界海,意有所指:  

“我…也要为自己活一次了。”  

元磁道人和秦凌霄都有些茫然。  

但下一瞬,元磁道人便立刻被一道来自界海深处,却倏忽呈现于眼前的纯白雷光所吸引。  

这雷光速度之快,令元磁道人直觉匪夷所思。  

“这里…还有雷劫?!”  

似是察觉到了他的苏醒和他心中的吃惊。  

李月华语气平静,只是其中隐隐多了一丝郑重:  

“这是来自界海的飞升、接引之劫,本该降临在界内,接引符合条件的修行者飞升上界,如今我虽离开了小仓界,但界海还是生出了感应。”  

“不过,没了界壁的遮挡,界外的雷劫,却是比寻常飞升劫要强出了不少…”  

“你们该走了。”  

无尽虚空,并无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是以雷光扭动如白蟒,却在李月华的四周游动。  

面对这雷光,李月华面色从容地反手自点眉心。  

下一刻。  

元磁道人和秦凌霄意识一震,瞬间被震出了李月华的元神之外。  

只是两人的身上,各自有一道灰色灵光护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