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再往西海(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座后,马昇旭便说起了稍后的一些流程。  

包括外宗宾客前来,王魃作为大会的主持者需要注意的一应事项等等。  

王魃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没吃过猪肉到底也看过猪跑,大致有了些印象,不过还是耐心地听着马昇旭的安排,算是给足了师叔面子。  

马昇旭亦是红光满面,欣喜无比。  

他年岁见长,如今化神之路又断绝,修行的心思也渐渐淡了,如今除了继续给宗门献力之外,更在乎起颜面。  

王魃这个副宗主几十年都不怎么露面,宗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怎么过问,简直比宗主还像宗主,今日却为他特意出关,这样的面子,那是怎么开心都不为过。  

而看到马昇旭高兴,王魃自然也乐得如此。  

很快。  

时辰渐至,随着一声响彻宗内的钟声。  

问道大会也终于开始。  

大会的场地被布置在一处秘境内。  

除了筑基、金丹层次的斗法、百艺比试之外,还多了炼气境的比试。  

长生宗、游仙观、秦氏,以及大晋范围内的一些规模稍小一些的宗门,这次也都被邀请了过来。  

“这次大会之盛况,可称得上是天变以来所未有啊。”  

“确实,可惜我宗修士一意长生,难以效仿。”  

长生宗来此的是二长老芮春秋和三长老郝长生。  

两人都是元婴圆满大修士,也是领悟了道机的存在。  

此刻见到秘境内人烟汇聚,纷纷感叹。  

芮春秋说着,不由得看向了游仙观来此的一年轻道士项嗣礼,稽首道:  

“没想到这次竟是项道友前来,不知贵观观主可有收到我宗宗主的书信?”  

那年轻道士眉目疏朗,有钟灵毓秀之姿,却带着一丝傲然。  

声如玉石,铿锵有力:  

“观主遣我来此,便是为了梁宗主书信而来,西海元磁之祸,已经是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此次三宗一氏,势必要商议好解决之法…秦道友,不知秦氏是何想法?”  

他微微侧首,看向坐在一旁,并不出声,独自盘坐的龙袍男子。  

龙袍男子闻言连忙起身,摇头道:  

“元磁之祸危害甚大,秦氏自然极力赞同。”  

“那便好,就看万象宗这边的意思了。”  

项嗣礼随意地点点头,张望了一番,却并未看到万象宗的高层。  

迟疑了下,随即低声朝着身旁的万象宗弟子,语气带着一丝少有的敬意:  

“敢问小友,怎地未见到贵宗的王真君?”  

宗内王姓修士并不少,不过旁边陪侍的万象宗弟子却是并无迟疑,连忙回道:  

“回项前辈,王副宗主近来一直在闭关,不过他应该很快便过来了。”  

“闭关?哦哦,不会影响到王真君修行吧?实在不行,还是不要惊扰到王真君了。”  

项嗣礼有些担心道。  

看这模样语气,倒像是比万象宗门人还要像一些。  

“这…应该不会吧?”  

万象宗弟子语气迟疑起来。  

项嗣礼闻言,顿时肃然道:  

“还是不要影响到王真君修行才是。”  

一旁的长生宗二长老芮春秋和三长老郝长生,也纷纷点头赞同:  

“项道友说得没错,王真君修行要紧,还是莫要随意惊动了。”  

听着这几位外宗大修士的话,这位万象宗弟子心中不由有些茫然,一时竟有些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不是万象宗的,怎么对自家的副宗主一点也不关心。  

好在他的茫然并未持续多久。  

正说话间,十余道元婴修士的身影鱼贯而入,随后人群的尽头处,露出了地物殿殿主马昇旭的身影。  

只是马昇旭并未停顿,身体稍侧,抬手作引:  

“副宗主请。”  

芮春秋、郝长生、项嗣礼、秦胜雍以及一众小宗宗主们,闻言不由得纷纷起身,朝视线尽头处看去。  

但见一位面貌、衣着平常,却气质沉静而神秘的青年修士负手缓步行来。  

明明被众人簇拥而来,乍一看,却丝毫没有元婴修士的锋芒,直如普通人一般。  

然而看到那青年修士,项嗣礼脸上不由露出了一抹敬意。  

当先拱手屈身,行礼呼道:  

“游仙观项嗣礼,见过王副宗主。”  

芮春秋和郝长生也都是微微屈身,朝着青年修士行礼。  

而秦氏的龙袍男子秦胜雍则是面色复杂地看了眼青年修士,随即身形微有些僵硬地执手行礼。  

青年修士正是王魃,见众人如此大礼,他也一时有些愕然,当即一一回礼:  

“几位折煞我了,远道而来,还请上座。”  

一番客套之后,在王魃的带领下,众人也纷纷落座。  

弟子们又重新奉上茶水。  

刚一坐下来,项嗣礼便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感激道:  

“一直便想拜访王真君,想要感谢真君昔日在森国从那些邪神手中救下了在下老师,只可惜缘悭一面,直到今日才有机会和真君说一声。”  

王魃微微一愣。  

他倒是不记得自己救过哪位游仙观的修士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简单糊弄过去:  

“哪里,尊师是吉人自有天相,呵呵,不知尊师如今如何了?”  

项嗣礼脸上露出了一抹略带苦意的笑容:  

“与邪神一战,家师伤了根本,积重难返,已于数年前羽化而去。”  

王魃闻言,微怔之后,也不由叹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