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黑齿(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只知道大洪水之下,或许整个风临洲都有倾覆之危,就更不用说是那些凡人了。  

他也很清楚,宗门能够保全自身,便已经是竭尽所能,根本没有更多的能力,去救济这些凡人。  

只是看着一座座城池内,浑然不觉大难即将临头,犹自按照过往岁月安稳过活的大晋百姓心中莫名有种不适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伴随着他一路行来,也越发清晰。  

他也在这感觉一次次浮起时刻,不断地叩问自己的内心。  

只是他始终无法找到这感觉的源头。  

在酒楼窗前坐了一阵子,无有所得。  

他终于起身。  

掌柜的连忙快步走了过来,看了眼桌上分毫未动的饭菜,面露歉然道“道爷可是不满意酒菜我这就让后厨重新做一份。”  

青衣道人微微摇头。  

也未见他有什么动作,却是已经有一块中品灵石落在了桌上。  

掌柜乃是识货的人,看到这灵石,顿时眼睛一亮,却不敢上前,连声告罪道“道爷您都没有动筷子,小人怎敢收您的灵石再说,咱们这酒楼都不过是凡人的吃喝,哪能要得了这般道爷,道爷”  

他连忙转身,看向四周,却哪还看到那道人的身影。  

眼见道人无声无息便消失不见,掌柜迟疑了几分,这才一步跨上前去,握住了那块灵石。  

“这上修出手如此阔绰,恐怕身份不凡,说不定也是和太爷爷一般,乃是玄妙神感大修莫非是郡城宗门里的上修还是郡守府里的人”  

掌柜心中暗暗嘀咕,麻利地将灵石收了起来。  

大喜之下,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不由有些心疼。  

“这些食材连我都舍不得吃可不能浪费了。”  

看了看四周,连忙招呼了小二将这些饭菜都端到后面去。  

当先便以竹箸挑起一块肥厚的熊掌掌心,放入口中。  

然而仅仅是嚼了几口,掌柜便忍不住呸呸吐了出来。  

朝后厨的厨子怒声道“老李,这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跟死肉一样难怪这上修一口都没吃”  

正炒着菜的厨子闻言大惊,连忙上来举起筷子夹了一块,尝了一口,也一口吐了出来。  

满脸惊愕“这、这不该啊我之前明明尝过”  

他不信邪地又挑了几块蘸了旁边的汁水,尝了尝,却发现这汤汁都一点味道都没有,如同白水一般。  

掌柜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连忙又夹了其他的菜。  

小半炷香后,掌柜和厨子面面相觑。  

这一桌子菜,竟然都没有味道了。  

掌柜蓦然想起了方才那道人一开始见着满桌子的饭菜,说了句浪费,他当时也未多想,如今想来,却是恍然大悟。  

随即忍不住皱眉懊恼“真人在前,却不识真面目”  

连忙走出后厨,扒在窗前,隐隐看到一道青衣道人的身影走在中心大街的尽头处,往着南方,渐渐消失“黑齿国,果真人如国名。”  

青衣道人从白平山脉的一座山顶上,手持一杆竹杖。  

如坚冰一般冷漠的目光俯瞰着下方黑齿国与大晋连通的道路上,大量的黑齿国人,正拖家带口,往着白平山脉深处赶去。  

这些黑齿国人,面容干瘦,有的充满了病态,有的满是倦容。  

他没有刻意去打听,但耳力与神识,却早已将这些人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  

“海上而来的水灾,令得黑齿国西南沿海尽数化为河泽,许多黑齿国人被淹死,又带来了瘟疫还有凶兽肆虐。”  

看着一个黑齿国的独臂妇女正背着一个已经断去了双腿、双目无神的三四岁孩童,拉着木板上昏迷中的中年丈夫,走着走着,这个独臂妇女终于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背上的孩童也被摔了下来,没有哭喊,只有一声有气无力的低哼,随后瘦弱的双臂撑着地面,艰难地朝着独臂妇女爬去青衣道人淡漠地移开了视线,看向更远处。  

那里,浩浩荡荡的逃难队伍布满了整个视线。  

残疾、重伤、昏迷、饥饿、死亡天灾之下,凡人与虫蚁,并无半点区别。  

脆弱不堪。  

青衣道人立在山头上,幽幽叹息了一声。  

下一刻,他出现在了那独臂妇女的身旁。  

看到青衣道人的身影,周围逃难的黑齿国人下意识便畏惧地退开。  

青衣道人浑不在意,看着独臂妇女断肢处的撕裂伤口,微微沉吟,随后从储物法器中,翻出了一本书卷。  

书卷上赫然写着大乾太医秘笺几个大字。  

神识在这书卷上一掠而过。  

金丹圆满的神魂便已经将这些书卷上的文字尽数印于脑中。  

“断肢生发、补益元气倒也简单。”  

青衣道人轻轻一拍独臂妇女,随后那独臂妇女的断肢处,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骨骼、血肉迅速萌发、成长、凝聚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在周围黑齿国人震撼的目光中,独臂妇女便长出了另一只手臂独臂妇女也昏昏沉沉地茫然睁开了眼睛,她全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双臂撑在泥地上,连忙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孩子。  

而这一刻,她才愕然看到了自己崭新的手臂、手掌“长、长出来了”  

她如梦初醒,低头看向自己孩子的双腿。  

随后连忙扫视四周,在看到青衣道人的身影时,她就仿佛是明白了什么,抱着孩子,跪在地上,拼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