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重重雷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源支持之外,更多是它本身上百年如一日的坚持修行。  

不管是猿神九变,还是元空无相,都是精深玄奥的上等法门,虽不像王魃走的是广博之路,但这么多年的修行,积累的底蕴也极为深厚。  

甲十五很快便从顿悟中苏醒过来,提防地看了王魃一眼,随后忙不迭地便跑回养鸡场的鸡窝里,认真开始修行起来。  

而戊猿王则仍是双目紧闭,盘坐在龟背上。  

看到这一幕,王魃也没有打扰它。  

只是悄悄给悟道玄龟设下了灵兽圈。  

这一步倒是费了不小的手脚。  

这玄龟虽然休眠,可套入灵兽圈之时,却还是触发了其本能的反击。  

好在王魃有玄龙道兵辅佐,凭着源源不绝的法力,生生将其压制。  

控制好悟道玄龟后,王魃索性将碧水灵龟的龟池放开,看看能否自然配对。  

做完这些,又给通灵鬼鳅们喂了些食物,他随后看向了最后一站。  

鬼纹石龙蜥以及各种纯色石龙蜥。  

他出关之后外出一年多,石龙蜥们倒是没有多少变化,并没有新的石龙蜥种类诞生。  

纯色石龙蜥的紫色雷属石龙蜥倒是又有血脉更为纯净的新生儿诞生了。  

王魃检查了一番,又给一批新生的小石龙蜥注入了寿元,进行催熟之后,便不再关注。  

接下来的日子,他便专心留在了火桐树附近,找寻适合渡劫的灵鸡。  

以他眼下的手段,灵鸡是最有希望突破到四阶的。  

这里的灵鸡经过王魃多年的培育、繁衍,如今大多都已经是三阶极品,若非王魃担心它们承受不了雷劫,早已助它们渡劫。  

而碧水灵龟凭借强悍的防御力,日后渡劫成功的希望也不小,但多年繁衍,至今最新一批,也还只是三阶上品。  

距离渡劫恐怕还需要一些年头。  

认真在火桐树附近对每一只灵鸡都做了检查。  

最终挑选出了足足一千多只三阶极品灵鸡。  

又从这两千多只灵鸡中,挑选出了二百只。  

少量隔日多次抽取了帝柳的树汁,在察觉到帝柳树上的枝叶微有些焦黄之后,王魃这才停手。  

这些树汁,被他均分成了两百份,配以一些他根据这些灵鸡们的情况,专门配置的灵材,挨个对那两百只灵鸡进行了培养。  

如此,小半年之后。  

他终于从秘境中走了出来。  

“该是渡劫的时候了。”  

王魃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看向了天空。  

很快。  

天空之上,便有乌云开始汇聚“游仙观那边倒是说好了,咱们随时通知,他们随时支援,秦氏那边也好说,可长生宗那边,却还有些犹豫那株不死宝树,也没能要来。”  

纯阳宫内。  

长袖及地,背负箭囊的颜文正与邵阳子隔着香炉相对而坐。  

说话间,微有些泄气。  

邵阳子闻言,稍稍沉吟后询问道“长生宗与我宗向来同气连枝,此事也对长生宗并无害处,师兄是否问过,苏大椿何故犹疑”  

颜文正却不由得嗔怒道“还不是因为荀服君”  

“长生宗的张松年受其蛊惑,想要叛宗跟着咱们一起逃离此界,结果因为之前在森国败露,被苏大椿亲手擒下,他便把荀服君的事情给供了出来。”  

“苏大椿因此有所忌惮,也再正常不过了。”  

邵阳子闻言,微叹了一声“看来只能我亲自去一趟了。”  

颜文正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自责“宗主,是我无能”  

“师兄哪的话,若非师兄这些年来一直替我掌控渡劫宝筏之事,我又岂能安心管理宗门之事。”  

邵阳子轻声安慰道。  

颜文正却还是有些自责,想了下,他忽然起身道“我这就去把荀服君这个混账东西给抓回来”  

邵阳子一惊,连忙拦住了对方。  

“师兄,敌暗我明,万万不可冲动”  

颜文正倒也是个听劝的,闻言止住了脚步,却还是皱眉道“那咱们该怎么办”  

“宝筏眼看着就要成了,不死宝树虽说有也行,没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可界海之中神秘莫测,有了这株宝树在,宝筏只要没有被直接摧毁,都能快速复原,却是要安全了太多。”  

“抓了荀服君,带过去给长生宗赔罪,也算是消泯两宗之间的嫌隙。”  

邵阳子点头道“我自是清楚,不过咱们也不必太着急,荀服君和张松年这两人,也说不准是谁蛊惑的谁,这是一笔糊涂账,不必理会。”  

“关键是,长生宗想要留在此界,他们比咱们更在乎万神国的事情,不管有多忌惮,一定会赶在咱们离开之前,请咱们出手,那个时候,便不是咱们求他们,而是互利互惠了。”  

听着邵阳子的分析,颜文正慢慢品了品,不由得由衷点头赞道“宗主所言,确是正理,还是宗主看得清楚。”  

邵阳子摇摇头“话是这么说,不过也不能拖得太久,迟则生咦”  

他微微顿住话语,略略转头看向了远处下方。  

颜文正有些疑惑“怎么了”  

邵阳子的脸上,升起了一抹惊讶之色。  

掐指微算,眼中的惊色不由得更加浓烈。  

“这距离上次的三阶雷劫,才不过是四五十载吧”  

“竟然已经开始渡四阶雷劫了”  

听到颜文正的疑问,邵阳子收拾了下吃惊的情绪,想了想,道“你还记得之前你在我宫前看到的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