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灵兽们(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森国木森岛的灵兽,其品阶几乎都比正常灵兽要高出一些。  

便如啵粒便是如此。  

这也正是帝柳的特殊效果。  

尤其是其树汁对灵兽的进阶更是效果非凡。  

原本尚还是三阶的时候,王魃出于担心影响到其成长而并未取其汁液,如今到了四阶,倒是可以少量取用一些了。  

想到这,他倒也没有急于处理灵兽。  

而是回到了关押香火道修士的地方。  

挑了其中一位四阶香火道修士,也没有废话,直接以阴神之力进行了蛊惑。  

半晌后。  

王魃放下了这位香火道修士,微微皱起了眉头。  

“原来这些邪神是这么获取香火的”  

邪神获取香火的办法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对凡人施展幻术,强行榨取凡人的愿力。  

代价就是榨取次数过多,凡人很难承受得住,暴毙而亡。  

这是大部分邪神的办法。  

虽然重复使用率低,但为了能够早日成长起来,不受大燕、大晋的威胁,这几乎是祂们惟一的选择。  

所以他们需要大量的人口,需要不断地扩张。  

而除此之外,当然也还有更为正统的做法。  

那便是传教。  

不过这种做法耗时耗力,所以还有个更为简单的办法。  

那便是做到有求必应。  

蓄养凡人,只要虔诚信仰,供奉香火,便能得到邪神庇佑,如此便能长久收割凡人身上的香火。  

虽然效率没有直接榨干来得高,可一旦步入正轨,却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香火。  

而更激进一点的做法,便是故意给这些凡人们制造灾劫,令得凡人们不得不依赖于邪神的庇护,如此,香火获取的速度,虽比不上强行榨取,却比常规的方法要高一大截。  

这也是远古时期,一些野神的做法。  

不过在万神国中,基本上也就是那些一等神,以及神主才会有这样的心思做这些。  

大部分二等神、三等神,每次一抢到凡人信众,便迫不及待地榨干提升自己,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搞这些。  

王魃也第一时间便否决了直接榨取的做法。  

既是道心不允许,也有违他的原则。  

“不过制造灾劫再解决,会不会,有点太不地道了”  

王魃略有些迟疑。  

珠子秘境中的凡人们,虽然过得不算多好,也受到地主乡绅、官僚、国主的层层剥削压迫。  

但好在由于他们迁入秘境也就几十年,一些高层还记得仙人的存在,不敢太过肆意妄为,所以绝大多数的凡人们,好歹也能有条命活。  

当然,等这批人全都老死、病死,仙人也就成为了传说。  

这片土地上也会再度重复过往的极致剥削、贫民起义、改朝换代、极致剥削的过程沉吟了一会。  

他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看向冰道人“道友,有劳了。”  

冰道人神色淡漠,微一抬手。  

这片秘境的土地之上,便迅速浮起了一座山峰。  

随后他便飞至了山峰之上。  

山峰随即封冻起来。  

而很快,整个秘境内,除了灵兽场以及帝柳附近的温度,便开始缓缓下跌。  

王魃散开神识,感受着秘境内众生的状态,关注着因为突然降温而出现什么问题,及时出手。  

如此过了三日。  

几十年没有下过雪的秘境天空中,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  

大雪很快便掩去了凡人们开辟的道路、田亩甚至是屋舍。  

不多时。  

整个秘境之中,除了一些特殊的地方外,便已经是一片雪白。  

这突然而至的大雪,顿时引起了整个秘境内凡人国度的恐慌。  

甚至其中有别有用心之人,借此煽动凡人作乱,夺取权力。  

只是这些做法,很快便在没有停歇之意的大雪下,变得毫无意义。  

冰冷带来了柴火欠缺、饥饿、疾病等等问题。  

“是时候了。”  

冰封的峰顶上。  

冰道人缓缓起身,雪白长袍微微变化,化成了青衣道袍,手中随意摸出了一件竹杖,走下了峰顶,走过漫漫冰雪,出现在了凡人的村落中。  

他随手一点,整个村落的冰雪便即消融。  

转眼便温暖如春。  

而村落之外,却还是冰天雪地。  

感受到气温变化的村民惊诧地从屋舍中走了出来,却只看到了一位青衣道人手持竹杖,踏雪而去。  

让他们震惊的是,其所行过处,脚印崭新如初,纷落的雪花,丝毫也不能掩盖住脚印。  

而在村舍之外,那些良田也重新发芽,并且迅速生长“仙人仙人下凡来了”  

“仙人来救咱们了”  

村民们匍匐在地,激动得痛哭流涕,无以复加。  

青衣道人几乎一夜之间,行遍了秘境内的所有国度。  

而也几乎是一夜之间,一座座青衣道人的塑像被虔诚的信众竖了起来。  

冰道人站在半空中,俯瞰着下方。  

点点香火之力从下方升起。  

随后,无数香火之力,犹如升腾的云朵一般,朝着他涌去。  

帝柳旁,看着这一幕的王魃微微颔首。  

其实等这场雪灾的时间拖延得再久些,最好是冻死一些人,令众生绝望后,冰道人再出现的效果会更好。  

只是他终究还是做不到这般为达目的,全然不折手段。  

“不过也足够了。”  

感受着阴神庙中迅速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