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三喜临门(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远处,正准备出手击破元胎的沈应忽然一怔。  

由于王魃五行合一,使得他除了能看透王魃大致的修为境界外,很难看透王魃的具体情况。  

但这一刻,他却能清楚地感受到王魃体内几乎要喷涌而出的精元气血。  

“肉身突破了?”  

沈应有些错愕。  

短暂的迟疑之后,他悄然收起了正准备释放的法力。  

眼中,不觉带着一丝感慨。  

“看来是我多虑了。”  

“姚师兄…罢了,不说他了,只是这等弟子,实在是令人、令人…”  

回想了下壬水峰弟子,他还真的找不到一个如王魃这般的。  

微微摇头,既有些羡慕,又有些不忿:  

“师兄这是什么运气啊!”  

心中想着。  

他没有迟疑,抬手一道碧色水波,趁着雷劫尚未到来的间隙,涌入了王魃的身体中。  

王魃肉身上的伤口迅速开始生肌、愈合起来。  

“多谢师叔!”  

王魃朗声笑道。  

随后便见他飞向雷云。  

又是九道雷劫。  

随后雷云消散。  

天色重新恢复了之前的阴暗。  

王魃悬立在半空中。  

身上隐约雷光跃动。  

心中的喜悦,却是难以言表。  

“肉身突破到三阶。”  

“雷法,也终于融入金丹中了!”  

内视之下。  

但见那颗圆滚滚的饱满金丹之上,除了五色纹路和青色风属纹路之外,又多了一道紫色纹路。  

这纹路只有小半截,远比不得其他六种纹路来得圆满。  

但最难的一关已过,剩下来的,也不过是水磨工夫罢了。  

“不过我这肉身上的天赋,也太差了,筑基破入金丹,竟然要两百多年。”  

王魃暗暗摇头。  

这样的情绪很快便被心中的喜悦所取代。  

此次,肉身得到突破,雷法也顺利融入。  

作为承载元磁之力的元胎化身也成功炼就。  

可谓是三喜临门。  

“倒是幸亏易安了。”  

王魃心中不由得冒出来这个想法。  

同时飞快落回了元胎前。  

沈应也随即落下,仔细替王魃查看了一番,这才点点头。  

他也没有多做打扰,很快便又飞回了海障之中。  

王魃则是取出了元胎。  

按照《蕴胎化身术》上的办法,在恶龙渚上空徘徊了一阵子,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最后还是找到了沈应。  

“你要找元磁浓郁之地?”  

沈应微微皱眉。  

王魃点点头:“正是,师叔可有办法?”  

他是知道在第三重海障下面,就有一个真实膜眼,那里有无穷的元磁之力。  

但这种地方元磁过于浓郁,元胎反而承受不了。  

真要是留在那里,或许便会像昔日的余尘一般,被元磁困住不知多少年。  

必须循序渐进。  

听着王魃描述的要求,沈应很快便带着王魃在海障下面,找到了一处位置。  

王魃随即便将元胎安置在这深海之中。  

伴随着元胎的安置成功,元胎也开始如同人类的胚胎一般,开始了轻微的胎动过程。  

透过肉膜,甚至能看到其中蜷缩的人影。  

四十九日后。  

深海海底。  

以万法母气隔绝元磁的王魃,蓦然睁开了眼睛。  

在他的面前,其大如斗的元胎忽然裂开。  

一道与王魃模样一般无二的赤裸身影从中走了出来。  

只是和王魃不同的是。  

这赤裸身影的周身,却是天然弥漫着一股元磁之力带来的排斥感。  

“成了!”  

“便唤你‘元磁道人’。”  

王魃不禁抚掌一笑。  

对面,那身影亦是如王魃一般露出了笑容。  

王魃心念一动。  

那身影便随即抬手一招。  

裂开的元胎胎膜,随即化作了一道流光,投入到了那身影的身上。  

化作了一件似是布满细密鳞片的黑色衣袍。  

在这黑色衣袍的衬托之下,那张与王魃酷似的面孔,也多了一份神秘和清冷。  

他朝着王魃行了一礼:  

“元磁道人,见过道友。”  

王魃亦是朝对方行了一礼:  

“在下王魃,见过元磁道友。”  

两人相视一阵,蓦然皆是哈哈大笑。  

两人乃是一体两面关系,元磁道人即是王魃,王魃即是元磁道人。  

王魃思索了一阵,随即便将代表着元磁之道的令牌以及一只储物法器,都交给了对方。  

“元磁道友,便将此法门托与你,此地元磁之力丰沛,恰是适合你在此修行。”  

元磁道人微微颔首,接过令牌和储物法器。  

王魃手掌一挥,便在这深海海底,炸开了一处深穴。  

元磁道人神色平静地带着令牌和储物法器,走了进去。  

他乃是深海之中四阶上品凶兽鬃狮鳝所化,又兼具元磁之力滋养,乃是天生元磁之体,于海中亦是行动自如。  

如今虽未修行,却已是天生筑基。  

只要有足够的灵气和元磁之力,他便能不断修行下去。  

此地元磁之力充沛,乃是最合适元磁道人修行的地方。  

是以王魃思索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选择将元磁道人,留在了此地。  

“渡劫宝筏尚有十余年便会筑成,到时候,便再招你回归。”  

王魃轻声道。  

随即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