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佛子(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骇人听闻的巨大雷柱轰然贯下。  

见得这道雷柱的动静,在场的几位大乘修士皆是面色微变。  

这飞升雷劫固然也号称是接引雷劫,乃是接引修士飞升进入第二界海的最佳途径。  

但既然是雷劫,便不可能没有任何的伤害,若是修士撑不过这道雷劫,自然也就不用想着去第二界海了。  

而看着眼前这道雷劫的威能,在场几人自问,若是自己亲身去接这雷劫的话,只怕承受下来的可能性甚至都不超过一成。  

不过看到这道雷光,盖真人、晁天君等人也旋即心头一松。  

“看来夏侯天魔的消息没问题,这天殇佛主真的要飞升了!”  

别的或许可以伪装,但这接引雷劫却作不得假。  

一旦雷劫出现,要么飞升,要么陨落,再没有其他可能。  

于是到了此刻,他们愈发心中沉静,紧紧盯着莲花佛国内的动静。  

而这一刻,莲花佛国之内,一尊代表着天殇佛主的巨大法相也随即从那莲花之中显化出来。  

迎风见涨,迅速放大!  

转眼便化作了一尊巨大的金身佛陀。  

身躯之大,虽不及那卧佛,却也有三四分的大小。  

合掌于前,头生肉髻,眉心生有一颗吉祥红痣,面容饱满,宝相庄严。  

任那雷劫光华洗炼,那金身之上非但没有损耗,反而愈发精炼。  

法相表面泛着令人仰望的飘渺仙气。  

只是这尊大佛并未急于飞升,而是手捏宝瓶印,指向了下方的莲花佛国内的未来佛子。  

便如天泉涌入佛子头顶。  

这佛子的身上,这一刻亦显化出了法身、报身、化身,此处的化身,与修士的化身不同,乃是意为佛陀在人间的显化,恰是这佛子本身。  

佛音梵唱骤然壮大。  

天女、僧众、莲花…  

此刻这未来佛子俨然一尊佛陀,盘坐于佛国之内。  

这便是灌顶,由佛主为菩萨灌顶,引导其成为新的佛主。  

这一刻,天殇佛主周身的佛光越发明亮,然而其身躯却反倒是越发虚幻。  

法相之中,隐隐可见一颗朴实无华的舍利子在佛光之中缓缓转动。  

而与之相反,下方莲花佛国之内,那位佛子的身上气息却是愈发壮大,更是在刹那间便破开了菩萨与佛陀间的隔阂,其显化出来的法身亦是如吹了气一般急速增长。  

“他要飞升了。”  

望着身躯越发虚幻的天殇佛主,花夫人忍不住出声道,眼中露出了几分羡慕和复杂之意。  

盖真人微微点头,一边盯着这一幕的进行,一边低声道:  

“佛门飞升与我们飞升有些不同,他们以涅槃之法,褪去凡间的肉身,以其精神抵达彼岸…”  

说话间天殇佛主的身上法相已经近乎透明,唯有一颗舍利子无声转动。  

似乎要将天殇佛主遗留在第三界海的所有力量全都收拢,彻底完成对未来佛主的灌顶。  

而下方莲花佛国内的佛子庄严宝相,接受着天殇佛主的馈赠,显化出来的法相亦是愈发饱满、尊贵。  

“动手!”  

看到这一幕,盖真人知道机会来了,一旦错过,便将再无这样的好机会。  

而听到盖真人的话,早已按捺不住,笼罩在黑烟中的那道身影,却是当先飞了出去…  

莲花佛国内。  

仰望着寺庙中间处那一尊愈发庄严的佛陀法相。  

寺庙周围的僧众们无不放下了手中转动的经轮、佛串、法珠、宝瓶等物,望向那佛陀的法相身影。  

有人抬手合掌,低眉垂首,有人面露欣喜,有人却又带着几分羡慕,还有人眼中暗含不甘。  

但伴随着灌顶仪式的顺利进行,寺庙四周,此刻的氛围也变得轻松了起来,不再如方才那般肃穆。  

许多人更是交头接耳,低声耳语。  

佛陀周围,盘坐着六尊僧人和一位带发的中年居士。  

坐在西方处的一位僧人身后,小沙弥‘普言’仰头看着这一幕,目露震撼之色。  

忍不住便传音给坐在他面前的僧人道:  

“师父.您不是最早达到大菩萨境的吗?为何佛主却没有将佛主位置传给您?”  

正仰望着上方天殇佛主迎接飞升雷劫的僧人听到这句话,瞬间心头一跳。  

只觉自己光秃秃的头顶上这一刻都沁出了冷汗来。  

“休得胡言!”  

他立刻低声传音呵斥了普言,随后连忙施展秘术隔绝了他心通之法。  

这才有些心虚地看了一眼正在接受灌顶的佛子。  

尽管知道对方此刻正处于灌顶之中,无法察觉他们心中所想,但仍然对上方的天殇佛主充满了敬畏。  

随后才连忙传音给普言,训斥道:  

“你知道什么,也敢胡言乱语!”  

普言面色不变,只是传音的声音里多了几分诚恳与委屈:  

“师父,我只是问问,我觉得这个智缘…这位佛主之前修为也不过便是菩萨境,在那几个佛子当中都并不算出挑,怎地佛主没有选您继承佛主之位,反倒是挑了一个修为还不如你们的…您可是西方大菩萨啊。”  

“别说不如您几位大菩萨,便是比起轮回六道的那个申服,我觉得都还差了些,也不知为何佛主却偏偏挑中了他。”  

西方大菩萨闻言,也不禁目露一丝不甘之色,目光下意识扫过不远处坐在那位中年居士身后的僧人。  

心中未尝没有赞同之意,却还是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