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全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不一定…”  

房玄龄尴尬地开口,然后就迎着李世民错愕的目光,苦笑着道:  

“按照臣对长乐公主的推测,臣觉得她更加担心的是,王公子知晓真相后,会抛下她这个未婚妻,独自跑路。”  

李世民:“…”  

“玄龄!”  

“陛下?”  

“人艰不拆啊!”  

“阿这!”  

“行了,别再给朕搁这啊这啊这了!”  

李世民挥手,很是不耐烦。  

“你过来,应该是想和朕谈谈未来的应对?”  

“有什么问题,就直说了吧?”  

“好!”  

房玄龄压下心中的情绪,凝重道:“陛下,你不觉得王公子这一次,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吗?”  

“让步?”  

李世民一愣,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还不是一如既往的狗,他哪有什么让步?”  

“他露出真容了啊!”  

房玄龄提醒,闻言,李世民瞳孔顿时一缩!  

确实!  

这个狗大户居然当着自己的面,露出了真容!  

这可是他之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  

竟然真的事情!  

“这代表着......”房玄龄引导,李世民接话:  

“这代表着,狗大户彻底接受了朝廷!”  

“没错!”  

房玄龄面露兴奋,激动不已:  

“而且他想要做的事情,很可能就需要我们大唐朝廷全力协助,所以才会不惜以真容露面。”  

“陛下,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王公子刚刚应该是提出了请求吧?”  

“的确是提出了!”  

李世民点头,想起王远刚刚说的,自己有两个梦想,就不由得一阵古怪。  

这个狗大户的话术,他听了快两年了,依旧是捉摸不透,完全摸不到边界。  

“没想到,这居然就是他愿意以真面目和朕相见的原因。”  

李世民越想越是觉得违和。  

刚刚一看到王远,他就起了本能的反应,忽略了王远和自己“从未”见过面的事实。  

也难怪王远进来之后,神色一直都很古怪,甚至在最后还怀疑起了自己的身份。  

想想也是,要知道王远可是帮过大唐非常多次,还是大唐圣名赫赫的护国公。  

自己身为大唐天子,居然如此的冷漠,其实是真的非常不正常。  

“那么陛下,你又答应王公子的要求吗?”房玄龄再度询问。  

“没有!”李世民摇头。  

“为什么!”  

房玄龄错愕,似乎完全没有想到,得到的会是这样的回答。  

陛下居然拒绝了王公子的请求?  

“莫非王公子的请求非常过分?”房玄龄试探性询问,很是紧张。  

在他看来,除非王公子的请求真的过分到了李世民无法接受的程度,比如强夺皇位,否则李世民应该是没有理由拒绝了。  

“也没有。”  

李世民重新坐下,神色僵硬:“因为,朕根本就没有给他说出自己请求的机会。”  

“那个狗大户是什么性格,玄龄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莫名其妙说要提两个要求,你们又不在,朕不担心的吗?”  

李世民翻着白眼没有任何掩饰自己对王远的畏惧。  

怕这个狗大户,真的不丢人。  

“好像...也是。”  

房玄龄尴尬点头:“如果换做是臣,估计也是这样处理。”  

“不过陛下,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后果?”  

李世民一愣,随即笑道:“哈哈!这还能有什么后果?”  

“难不成,那个狗大户还能造反不成?”  

虽然事情有点出乎意料,但李世民也没有太过担心。  

先不说还有李丽质这一层最后的保护,就光是狗大户已经露出真容这一件事,以他的性子,就绝不可能造反。  

论起怕死,恐怕整个大唐都没有人会是狗大户的对手。  

“谁知道?”  

和李世民的坦然不同,房玄龄都是一直无比紧张。  

“陛下,问心而论,我们什么时候猜透过了王公子的心思?”  

越是说着,房玄龄神色就越是凝重!  

“我们料定他不会造反,可万一他偏偏就造反了,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别忘记了,王公子五年之后还要去拜访拜占庭,天竺和大食!”  

“谁知道王公子有没有成为大唐国主,直接带兵去覆灭三国的想法?”  

这里没有第三个人,所以房玄龄说话也很是直接。  

这也是他没有通知其它人来的原因。  

有些话,哪怕是同僚也是防备一手。  

他和陛下,是最先认识王远的人,也是整个大唐朝廷,对王远性格最为了解的两人。  

“这!”  

闻言,李世民立刻愣住了。  

确实!  

和狗大户认识了那么久,万一他真的想不开造反,自己等人又能够做什么?  

和狗大户进行一场大内战,先不论最后的结果,整个大唐向上发展的趋势肯定要遭受毁灭性打击。  

“不太可能吧?”李世民冷汗直冒,虽然还在否认,但额头的汗水已经将他出卖。  

“陛下,其实李君羡之前还是有所隐瞒的。”  

“后来,他偷偷和臣,希望通过臣来通知陛下。”  

房玄龄继续道,随即便把王远那个“雏形”的炮轰造反计划,全部告诉了李世民。  

虽然整个计划漏洞非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