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不干人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李的侍卫阿羡也过来了。”  

“现在就在门外等待!”  

明叔前来汇报,恭敬询问。  

“请问公子,要让他进来吗?”  

桌子边,王远闻言,放下筷子,微微有些错愕。  

“他自己一个人来干什么?”  

他有点迷惑,以往阿羡都是跟着老李他们的。  

哪怕是独自过来,也是来拿琉璃之宝,或者是陪他去余杭。  

现在随着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琉璃之宝的价格早就暴跌了,前几天他才和老李说,这个生意不用再做,免得被那些世家报复。  

虽然以王远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他是不怎么害怕,甚至还有点小期待。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况且那些家伙不敢招惹自己,却不一定不敢招惹老李。  

所以,王远才会主动提出,要中止这一个贸易。  

老李昨天也答应了,同样认为现在还赚这些小钱有点太没意思了。  

没成想,阿羡居然又来了。  

“开门,让他进来吧。”  

王远点头,让明叔去开门。  

不管怎么样,人都来了,他总不可能赶走的。  

没多久,李君羡便走了进来,看到屋内李承乾和李泰都在后,微微一愣。  

怎么他们也在?  

“阿羡见过两位少爷!”  

说罢,他朝着两位皇子行礼。  

“阿羡,你过来是不是有正事要找王公子?”  

李泰轻轻一笑,眼珠子一转:  

“赶紧说吧,不用太在意我们。”  

李君羡轻轻点头:  

“是的,我来这里的确是奉了老爷的命令,有要事要找王公子。”  

“长安城那边,刚刚发生了一些意外。”  

“需要我们回避吗?”  

李承乾提议,李君羡摇头:  

“不需要,两位少爷一起坐下来听下来听就可以了。”  

“大家都不是外人。”  

而且到时候王公子生起气来,也有人陪着我一起受罪,不至于让我死得太惨。  

三个人一起死,怎么也比我自己一个人死好!  

李君羡眨了眨眼,当然这番话他是绝对不会直接说出来,只敢在心中悄咪咪嘀咕。  

陛下竟然如此坑他,那他自然也不会太过客气。  

那句不是外人,可不是客套话!  

就是要拉着两人一起下水!  

“坐下吧。”  

王远倒是没有在意这些,邀请李君羡坐下,让人上茶。  

“多谢王公子!”  

李君羡道谢,王远询问:  

“你来这里,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长安城那边,不是万国朝拜刚刚结束吗?”  

“难不成又有人出来捣乱了?”  

王远很不理解,按理来说,除非脑子坏掉了,否则绝不可能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和大唐对着干。  

“王公子,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  

李君羡默默咽了一口唾沫,放下了茶杯,看着王远请求道:  

“就是接下来无论我说什么,你都不要太过生气。”  

“额...我的意思是,情绪不要太过激动。”  

说完之后,他还小心翼翼的盯着王远。  

“啊?”  

王远一惊,这都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要他承诺不能生气?  

他的脾气有那么大吗?  

“阿羡,这是怎么回事?”  

“卧槽!我第六感动了,必须立刻走人!”  

“这个地方不能呆了!”  

李承乾和李泰同样诧异,不过两人的反应很不一样。  

李承乾是迷惑,而李泰这是已经站起,准备跑着离开!  

他敢拿全身的肥肉打赌,这里面绝对有阴谋!  

留在这里,绝对会遭殃!  

然而他跑得很快,李君羡却比他更加快!  

“二少爷,你先别走!”  

李君羡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准备起步狂奔的李泰,让其硬生生按回了椅子中!  

难得有替死鬼,李君羡才不能让他逃掉!  

“先等我把话说完!”  

李君羡很紧张,这个举动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很大胆。  

可如果不那么做的话,他又不敢单独面对王远。  

所以…  

他只能先无礼了!  

“卧槽!”  

“我就知道,这绝对有阴谋!”  

李泰牙齿都快咬碎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在针对自己!  

他怎么那么倒霉?  

“二哥,你别哭…”  

李治想要安慰,但却无济于事。  

“这......”  

看到如此一幕,别说是王远,哪怕是向来反应迟钝的李承乾也察觉到了不对。  

他下意识看了看自己手臂的大小,又看了看李君羡的手臂,很是从心的安稳静坐,没有任何乱动。  

确认过眼神,是绝对打不过的人!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远很尴尬,脸色都有些发黑了:  

“阿羡,我在你眼中,就那么容易生气吗?”  

“至于还要拉着李球和李乾来当盾牌吗?”  

“有什么话的话,就不能直接说吗?”  

王远无法理解,认识了那么久,自己的脾气可是一直都很好的,怎么现在这个阿羡突然害怕了起来?  

“我们都认识那么久了,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  

“我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动怒。”  

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才不安!  

你做了什么,难道你自己没有点数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