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竟然就这么败了吗?”  

宋牧面色阴沉站在城门楼上,看着城下正在拼命向后狂奔的秦军骑兵。  

周围的其他人也是一脸呆滞,目瞪口呆的下面这戏剧性的一幕。  

就在片刻之前,两千仓皇出营的唐军骑兵刚一接战,就就五千秦军骑兵冲击的掉头就跑,而且一边跑一边还大呼小叫,看起来似乎很是不堪一击。  

城头上观战的秦国军民官员顿时欢呼阵阵,甚至有一个兵部的郎中还亲自击鼓助威。  

原本还有些畏惧消沉的秦军骑兵没想到传闻中不可战胜的唐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一愣之后便都狂喜起来。  

再加上旁边城头上的守军百姓呐喊助威,战鼓声声,让他们那本来消退无几的战意一下子昂然起来,在主将孙鹏的率领下,向着狂奔而逃的唐军骑兵催马狂追,而去。  

孙鹏虽然感觉不太对,唐军就算比不上秦军,可是也不至于这么弱吧?  

而且刚才两军其实并未实质性的接触,自己这边的长枪都距离对方还有一丈多的距离,可是对方却就忽然掉头逃跑了。  

难道对方是在玩故意诱敌深入的把戏?  

孙鹏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容不得他多想了。  

此时城上都在为他的勇猛而欢呼,身后的将士们也都嗷嗷叫着想要跟着他杀敌立功。  

这个时候他总不能勒马停住,说敌人不可能这么菜,大家还是要冷静一下。  

别说不能说,就算说了也没人信,反而回去之后可能还要受军法处置。  

贻误军机可是大罪!  

疾驰的战马上,孙鹏无暇多想,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  

两支军队一逃一追,两军之间的距离总是若即若离,明明看着快要追上了,可是唐军偏偏又突然加速拉开了一点距离。  

别说追击的秦军心里郁闷了,就是城头上观战的人也看的很难受。  

有人破口大骂,这唐军也太窝囊了吧,要么别来,来了就真刀真枪的干一仗啊,这么跑来跑去的还是爷们吗?  

有人带头,更多人的对着唐军口吐芬芳。  

李旭冷眼旁观,心中好笑。  

知道这是石达开用的示弱和疲敌之计,应该马上就要到了反击的时候了。  

果然,在连续几次折腾之后,别说孙鹏这个主将了,就是普通的秦军骑兵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唐军明显就是逗人玩啊,就跟放风筝似的。  

孙鹏此时也终于可以确定唐军真的是在玩诱敌深入,也终于下定决心停下来。  

盛夏酷暑,骑兵们身上穿着厚厚的甲胄,又在烈日下狂奔这半天,早都人困马乏了。  

再追下去指定要出事。  

可是他这边刚一停下来,唐军那边就好像早都预料到似的,迅速的调转马头向着秦军扑了过来。  

孙鹏心中一惊,急忙挥舞长枪扯着嗓子大叫:“列阵迎…”  

只是那最后一个字还没出口,就听见一阵砰砰砰之声,对面的唐军阵中顿时白烟弥漫升腾而起。  

他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就感觉自己胸口好像被人抡着大锤猛然重重的一击,然后就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眼前一黑就人事不省了。  

主将一死,本已经心生惧意,且人困马乏的秦军被唐军轻骑兵的一个回马枪给杀的顿时人仰马翻,一片狼狈。  

在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后面的秦军骑兵终于反应过来,大叫着调转马头拼命的向后逃去。  

唐军骑兵反过来又在后面紧追不舍。  

之前因为一直是唐军在把握节奏,再加上唐军的战马比起秦军的战马来更加优良,所以唐军的马力比起秦军来富余更多,一直紧紧追在秦军后面。  

火铳的激发声不绝于耳,不断的有秦军士兵中弹坠马。  

两千唐军骑兵追的五千秦军骑兵狼狈不堪,亡命奔逃,看着城头上的秦国官员军民目瞪口呆。  

本以为是一场能够提振士气的胜利,却没想到这么快就反转了?  

五千秦军骑兵四散而逃,有人向着原来的营盘跑去,有人向着城门口冲过来,也有人向着荒野跑去。  

总之先跑了再说。  

唐军骑兵也不分开,撵着最大的一股秦军追,直到城头上守军开始放箭之后才勒马停住,好整以暇的回营去了。  

这一仗事后清点,秦军五千骑兵至少损失了五成以上,这还不算受伤的和损失的战马。  

这导致了秦军为数不多的骑兵更是少得可怜,甚至秦军再也凑不出一支成建制的骑兵来了。  

更严重的是这第一场骑兵战让本来就不稳定的秦军士气狂跌许多,对于城头秦国军民的民心冲击更是强烈。  

甚至当夜就有流言开始传播,说是唐军士兵都会妖法,白烟一起就会摄魂夺魄,凡人根本无法抵挡。  

普通百姓哪里见过火铳啊。  

秦军之中虽然也有火铳,但是人数很少,而且还是那种老古董的火绳枪。  

上次跟着林如海出征的时候全部损失在了延安府。  

更别说见过骑兵用的火枪了。  

所以被传成妖法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秦军骑兵大败之后,城头上的秦人提心吊胆,担心唐军趁机攻城,不过好在唐军见好就收,看起来并没有攻城的打算。  

黄昏到来,夜色渐渐深沉。  

四面城头都是火把通明,巡逻的士兵不断来回游走,生怕唐军趁夜攻城。  

秦人此时已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