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交换会,融血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罗宝物的。  

譬如这血尸峰弟子吧.他哪儿来的修炼残篇?  

傀儡宗可根本没这玩意儿兑换啊。  

血尸峰弟子思索了下,道:“行。”  

旋即,宋延掏出两块儿有点碎的玄晶。  

血尸峰弟子一愣,道:“怎么是坏的?”  

宋延道:“比不得你们大宗门,但重量不缺。”  

血尸峰弟子掂量了两下,从怀里掏出个纸页颇新的抄本递了过去。  

抄本上书三字:《融血诀》。  

宋延快速翻动查看起来。  

这玩意儿他自己推演起来,费事又费时,有个现成的则会好上很多。  

那血尸峰弟子道:“放心,我给我家峰主看过,这功法没问题。”  

说完,他嘿然笑道:“寒潭谷市坊今后可是咱家招牌,我也不敢砸了。”  

宋延草草翻过,问:“怎么没观想法门?”  

血尸峰弟子道:“若有观想图,就不是这价了。”  

宋延无奈收起,但幸好这功法中确实有不少重要信息,他准备稍后认真研读。  

那血尸峰弟子又接着道:“这《融血诀》是我在一处名叫‘巨象原’的秘境中得到的,那‘巨象原’所在也不是什么秘密,就在此地往西,六七百里的样子。  

那地儿,入口有禁制,每逢夏日禁制才会打开,一入秋则又会关闭,需得快进快出。  

你到了时间去,自会遇到同道,届时组队便是。”  

巨象原?  

秘境?  

禁制?  

宋延忽然想到了“蛇尸市坊”的魔沼秘境,于是又问:“这秘境会变换地方么?”  

血尸峰弟子道:“你这都不知道?”  

宋延道:“请赐教。”  

血尸峰弟子道:“秘境当然不会换地方。”  

说罢,他摆摆手,算是交易完成了。  

宋延皱了皱眉,他记得“蛇尸市坊”的魔沼秘境是跟着市坊移动的,这又是怎么回事?  

管五,以及宋延两个弟子在逛好之后来到酒楼,本想着寻宋师一同返回,却被拦下了。  

印乌台出面,颇有几分蛮横地道:“要回宗门,你们先回,宋师弟得和我一起。”  

管五还要问话,印乌台摆了摆手,然后直接返回了。  

阁楼上,宋延静静看着这一幕,心中疑惑更浓。  

很显然,印乌台这是将他囚死在这儿了。  

可是,他是在等什么?  

哗哗哗.  

《融血诀》的纸页被翻过。  

其上字迹工整娟秀,笔墨味儿犹然存着,一看就像是某个杂役新近誊抄的。  

联想到那血尸峰弟子的话,宋延有一丝恍然:这怕不是傀儡宗故意放出来以提升“寒潭谷市坊”地位的,毕竟这次之后,外面修士都知道这市坊居然连“绛宫境层次功法”都有的卖。  

那影响力,自然大大不同了。  

至于功法内容,则是罗里吧嗦,但这却恰恰适合宋延这种对“绛宫境”一窍不通的人。  

一番仔细研读下来。  

宋延大概明白了。  

绛宫境的本质应该是“利用强大的外来血脉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  

对于人类而言,这其中的“筑基之血”是重之又重。  

筑基之血,就是摄入体内的第一道血。  

此血会在绛宫初境占据“绛宫中三宫”的核心宫位,一旦确认,无可更改,除非废了境界再重来。  

为了稳妥服用,每一味血都需要“丹师”辅以灵药玄花进行炼制,使其去毒,增效,成为适宜练玄九层修士服用的“绛宫丹”。  

越是高层次的外血,炼制绛宫丹的程序就越是复杂,而有些.丹师没见过的,甚至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对于三国修士而言,以一些“常见的妖兽之血”筑基,才是比较稳当的做法。  

而对于妖魔,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因为妖魔不需要筑基之血。  

它们自己有。  

它们天生自带的血脉就是筑基之血。  

所以,人无贵贱,但妖魔却是天生分了个三六九等的。  

生命层次的强大,自然而然会使得血肉强大无比,若说在练玄层次还得需要玄气才能维持着自己刀枪不入,那到了绛宫境,就完全就是不需玄气,自身就能爆发出强大力量。  

这个境界,就是一个提升“躯体强度”的境界。  

玄气也就主打一个辅助。  

但不同的“外来之血”所带来的效果也是千变万化的。  

《融血诀》中还举了几个常见的例子。  

譬如“银甲象”这种堪比练玄九层的高级妖兽,若你以其血为筑基之血,就可以使得自身肌肤无比坚硬,若是再练就绛宫层次的炼体功法,那便可以说是整个身躯都是防御性玄宝了。  

练玄层次的器,叫玄器。  

绛宫层次的,叫玄宝。  

再譬如“风玄鹤”,以其为筑基之血占据核心宫位,就可让自身敏捷无比,再配上匿迹藏形、灵巧类的法门,便是来无影去无踪,宛如鬼魅。  

在考虑到自己手腕上还戴着“寒狱浮生镯”后,宋延又在《融血诀》中细细搜索有关“神魂”的信息。  

这册子里虽然没有观想图,但这个确是还有说明。  

功法里说“肉魂相辅相克”。  

相辅,自然是说强大血肉也会反哺神魂,使得绛宫境存在的神魂从“缥缈无形的气态”逐渐转向“液态”。  

但这种转化并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需要“观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