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先知是万民的羔羊(2/3)
莫语虽然被罗马人杀了,但是新教派的基业依旧在,庞大的财富仍旧在。
有些人脑海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趁着这波混乱攫取更多的资源了。
“安静!”
彼得冷哼一声,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他看着在坐的慌乱的门徒,心中微微叹息。大家都是被莫语的人格魅力和神迹所吸引,投到他的门下,不断的传播着新教的教义。
这种以一个人为核心的组织,一旦核心破碎,那就会迎来最大的动荡。
此刻彼得终于意识到了晚餐时段,莫语对他所说,‘要坚固门徒们的信心’并不是口头说说,是真的在将教派托付给他。
“先生既然选择赴死,必然有他的原因,我们都看到了,先生不是被强制抓捕的,而是主动走向了罗马人,”他找了个凳子,站在上面,居高临下的看着众多的门徒,
“先生的行为必然有他伟大的意义,他是神派遣的先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必然带着神的旨意。”
彼得是一个狂信徒,他对神的信仰忠贞不渝,他认为上帝是真正的万事万物的造物主,上帝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同样,他也坚定的认为莫语就是神派来的先知,这也是他一直坚定不渝的追随莫语的原因。
因此,在所有门徒当中,他反而是最坚定不移的相信莫语的人,他的逻辑很简单,神不会犯错,所以神的先知也不会犯错。
所以莫语是不会犯错的。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一定是莫语有意为之。
“可先生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下方的一个门徒忍不住反问道,“他都被钉在十字架上了···”
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
彼得回答不出来,他想不到莫语这件事的意义,他只是知道莫语一定是没错的,但是他摸不到莫语的想法。
所以他在等一个人,等一个能猜到莫语想法的人。
如果说他是门徒中最虔诚追随神的,那个人就是最虔诚追随莫语的。
“因为老大要替我们赎罪。”
一个精气十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犹大浑身凌乱,眼中闪烁着精光,大步跨过门栏,走入了神殿,奈菲儿紧跟在他的身后。
——
当玛利亚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四周已经空无一人,只有几个仆人在外面打扫。
她从床上坐了起来,揉了揉有些眩晕的脑袋,昏厥前的一幕幕不断的涌入她的脑海。
“先生!”
她恍然惊觉,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冲出了屋门。
门外的仆人有些惊讶的看着她冲出来,“玛利亚夫人,怎么了?”
“先生呢?先生怎么样了?”
玛利亚抓住了仆人的肩膀,低吼着。
“先生···”仆人明显被她吓到,他颤巍巍的说道,“先生被罗马人判处了死刑,现在正在骷髅地那儿行刑。”
“什么?!”
玛利亚一愣,手上的力道不由得加大了一些。
“啊!”
仆人痛的交出了声。
“抱歉。”
玛利亚松开了仆人,让自己冷静下来,不显得那么狂躁,她准备立刻离开去骷髅地。
也就在这时,她突然意识到周围空无一人,于是扭过头来问道,“其他的门徒呢?他们也去骷髅地了?”
“他们去传福音了。”
仆人被刚刚玛利亚的动作吓得够呛,有些胆怯的回答到。
“传福音?”
——
所谓福音,字面意思,就是有利于教徒的好消息。
对于彼得和犹大等十二个门徒来说,他们要传播的福音很简单,就是‘赎罪’。
现在是逾越节前的白天,这个日子很重要,犹太人会宰杀羔羊替自己赎罪。犹太人相信上帝本来要在逾越节这一天杀死所有埃及人的长子,而犹太人因为宰杀羔羊将血抹在门楣上而幸免。
所以羔羊相当于替了犹太人的罪。
这就不得不牵扯到一个在犹太教派里根深蒂固的概念,犹太教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带有从先祖那里传来的原罪,所以人会生老病死,所以他们要虔诚的侍奉上帝以给自己赎罪。
只要他们能完美的遵循神的律法,他们就能得到永生。
除此之外,犹太人在亡国之后还有一个传说,在末世到来的时候,上帝会指使一名受膏者(弥赛亚),前来拯救犹太人。
这个弥赛亚会重新建立一个繁荣强大的犹太人国度,然后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所有人都会在这个世界里得到永恒的和平与繁荣。
如果把这些传说以及莫语今日的主动就擒被杀联系在一起,就能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莫语真的是传说中的弥赛亚,那么他这个行为其实是是在为所有的人‘赎罪’,如同赎罪的羔羊一般,献祭了自己,祈求神免去了人们的原罪。
先知是万民的羔羊。
按照经典中的教义,没有原罪以后的人们是可以永生的。
犹大并不相信永生,但是他觉得这是最佳的,最有利于安定整个新教派信徒们的解释了。
不然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先知这么容易就束手就擒了,为什么先知会这么容易就被罗马人杀死。
新教派现在的规模本就是短时间快速扩张的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莫语被抓被杀,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导致刚刚建立的教派分崩离析。
不过犹大虽然不相信莫语的死能让所有人赎罪,也不相信永生,但是他觉得莫语这个赎罪的计划应该是真的。
经过和妻子讨论之后,他也意识到莫语留给了他大量的暗示,这些暗示都在指向一个答案——这一切都是莫语计划好的。
特别是他回想起莫语在最后的晚餐上说的话语,莫语将饼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