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涅磐重生(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建国作为绿叶生物公司的最高负责人,也是有上镜的机会。  

其实他自己本人也没有想到,姜大邺居然给他安排了这么高的职位。  

最关键的是,他手下的员工至少有50万人,以后可能还不止。  

刚听到周给他安排的工作,他还不以为然,等拿过资料看过后,他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他有心想拒绝这样的工作,但又担心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恍惚间,他就稀里糊涂的接受了这份安排。  

回到家中,他把自己的职位任命告知了他爱人,并且把其中的风险和盘托出。  

两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自然知道其中的风险,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  

一旦做好了,以后他的地位将稳如泰山。  

这简直就是如履薄冰,一个不好,便是举国关注,由不得他不得不慎重。  

姜大邺倒是没有刻意给他压力,只是临走之前,给了他四个字。  

“安全生产”  

正因为周建国的遭遇,姜大邺才把这个职位交给他。  

只有亲身经历过,失去过,才会珍惜,才会时时刻刻谨记教训。  

食品安全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杨校长和东南海各领导得知周建国任绿叶生物公司总经理时,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但当看到周建国的履历后,却又哀叹一声,摇头不已。  

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合乎情理之中。  

姜大邺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明。  

关系到生命安全,凡事都不能马虎,尤其联系到出口创汇上。  

陈老还特意点名,召回了两位己经退体的久经沙场老将,去辅助周建国。  

毕竟,在这个项目当中,全国的农业专科学校或者研究所,都参与到了其中,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能等闲视之。  

如果一个不小心,被某些恶势力算计就糟糕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关系到企业利益的问题,一旦出事,必将举世皆知,对国家的名声也打击甚大。  

杨校长从经管院和财会系,选出几名志愿者老师和教授带着部分的学生,让他们跟着周建国一起在绿叶生物公司去创业。  

谁让周建国是他引荐的呢?  

当央视的画面,转向了凤凰航空制造公司的负责人时,场面开始有些混乱。  

电视的画面一片模糊,片刻后就暗下来了,但还是有一个很突兀,很惊怒的声音传了出来。  

“我之前不是跟你们说了吗?”  

“我不接受任何采访。”  

“请你们不要拍我,我不想上镜头。”  

有一个稍显深沉的男子声音,从电视里面传出来。  

“请问为什么?您不是“运十”的总设计师吗?”  

一个清脆的女音,有些急切的发问道。  

“运十已经死了,早在十年前就死了。”  

“我现在代表的是凤凰航空制造。”  

深沉的男子声音,话语中带有一些呜咽。  

“可是…”  

““运十”不就是你们公司的最新一代客机吗?”  

这么劲爆的新闻,记者当然不能错过,否则就天打雷劈了。  

“我们这里已经没有“运十”了,只有凤凰一号,二号,三号。”  

电视机前面的姜大邺,嘴巴张得大大的。  

这么重要的消息,他都没有收到一丁点消息。  

哪三款飞机?  

连他这个做老板的都不知道。  

这明显就是先斩后奏啊!  

“运十已经被某些人,用卑劣无耻的手段斩杀了,以后永远都不会存在这个世界上。”  

还是那个低沉的声音,声音中带有些不甘,有些愤恨。  

“而某些人还在逍遥自在,我不甘心,我们都不甘心。”  

话语中,显得有些落寞,又有些凄凉。  

他被姜大邺委以重任,心中的感激之情自然无法言喻。  

临走之前,他就问,可否在电视上任性一次?  

姜大邺听闻,随意的笑了笑,点头同意。  

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他不想牵连到姜大邺和整个公司团队。  

令他没想到的是,虽然影像没有了,但录音还在继续。  

诉说还在继续,故事也在继续,录音依然没有关闭。  

电视机旁边的观众,也没有放弃走人,反而越聚越多。  

“那时候,我国己经有了原子弹、氢弹,但远程轰炸机、空中加油机当时还没有,战略武器的远程投送能力还很差。”  

“而研制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正是实现远程轰炸机远程投送的关键环节。”  

“这样的背景下,伟人比我们谁都清楚,所以经过共同决策,在上海造大飞机。”  

“1973年,当有人提出买英国的VCO重大型客机专利进行试制时,总理在1974年2月批示:  

“同意不买这种专利,我们进口飞机品种已够多了。”  

从而保证了自行研制运十不受外界干扰。”  

“除了我们现有的团队,又从全国各地各部门调集的500多名技术人员。”  

“我们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协作攻关,历尽艰难,我们终于于一九七八年完成了飞机设计。”  

“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六日,运十客机首飞成功,从立项到首飞用了还不到10年的时间。”  

“这在当时,绝对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