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任性霸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阿卡耶夫先生,你自己说一说,我们之间的合作对等吗?”  

姜大邺是不可能把技术和配方共享出来的,他会把在旗下的公司生产出来的成品交付给双方的合资公司。  

要知道,合资公司生产的大型运输机或者轰炸机,两个国家政府都是有资格采购的。  

虽然说飞机的每一个部件都很重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航空发动机。  

有了这个关键的设备,在谈判中就占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拥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权。  

姜大邺是想快速提高国内的综合国力,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研发上,才愿意跟俄罗斯合作。  

虽然说俄罗斯的产品都是比较毛糙,比较简单粗暴,但质量方面确实远远超过当今国内的产品。  

特别是在航空方面,俄国的飞机确实有独到之处,那都是因为他们国内的恶劣的气候环境决定了飞机的设计着重于安全方面。  

严格的来说,西欧北美的飞机都是比较娇贵的,无法在大雪或者大雨天气中飞行或者降落。  

而俄国的飞机却不存在这样问题。  

因为他们一年当中有八个月是冬季,而且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飞机其实就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鲲鹏一号的超大功率对俄罗斯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有了这么一款发动机建造出来的战略轰炸机,或者战略预警机,就可以真正的实现24小时不降落,全球机动。  

为了尽快让老毛子能下定决心,姜大邺又加了一把火。  

“另外,我这人从不屑吹牛,之前说多少就采购多少,这可以在合同上显现。”  

“但是我一直没看见你们的诚意啊!”  

“难道还要我去求你们吗?”  

“我又不缺这一个产业。”  

姜大邺这话里面,明显就不缺任性,霸气,还蕴含了一丝威胁。  

他现在正在学习东北人的处事原则,感觉很是得心应手。  

东北人的特点和性格是热心肠、讲义气、直来直去,这些很合乎俄罗斯人的性格。  

毕竟两个战斗民族,共同语言还是有不少的,能够彼此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东北人崇尚勇武、胆力,做事有魄力、敢干。  

“纵有千军万马,我自往之”  

这些都跟俄罗斯民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跟这些老毛子打交道,绝对不能怂。  

如果怂了,人家就会鄙视你,会拿捏你,最后,一个不爽很可能就不会跟你合作了。  

就是这么奇怪,老毛子的心思你别猜。  

为什么这上千年,老毛子跟欧美人老不对付,见了面就互相怼,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就是性格使然。  

欧美人做起事来表面上很绅士,实际上骨子里很肮脏,满脑子坏水,这里挖一坑,那里下一个陷阱,到最后坑的你不要不要的。  

这也是欧美为什么这么多律师的最主要原因。  

老毛子呢?  

他们就比较实在了,不会乱猜忌人,不会斤斤计较一些小事情,小钱看不上,大钱也不好挣。  

说好听点就是豁达,说难听点就是没脑子,一根筋。  

想想老毛子这么多年,肯定被坑的不要不要的,哪里还会再忍气吞声,不爽就直接干。  

两方虽然都是白种人,但就是老死不相往来,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即使拼掉全世界,也毫不在乎。  

这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各地发生的政治冲突,种族冲突,都少不了老毛子的身影,即使再穷,再苦,干起架来也从不含糊。  

这就有点像东北人和南方人,性格截然不同,做生意和人情往来完全是不一样的。  

不过东北人还是要比老毛子要强那么一点,就是忽悠文化传承做的比较好。  

这个忽悠文化绝对不是贬义词,东北的哥们千万别介意。  

我们先不去说那些贬的含义,就说商业性质的。  

互联网时代,要想得到投资人的认可,如果不会忽悠,不会炒作概念,结果肯定不会那么好。  

要说忽悠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必须是有理有据向后推演,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让别人心甘情愿购买你的产品,或是看重你的价值,或是投资你的未来。  

东北人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老毛子总是吃东北人的亏,但大多数也是心甘情愿。  

姜大邺要想空手套白狼,或者是在大型的谈判中的占据些优势,这忽悠文化还是得向东北人学习的,他们可是这方面的专家。  

跟老毛子合作,那他们就得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本,得看你能不能顶住外界压力的实力,还得看你能不能勇往直前,大杀四方的魄力。  

姜大邺如果在某一方面谦虚的话,这些老毛子看都不会看他一眼,就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阿卡耶夫被姜大邺一句话说得面红耳赤,有点骂娘的小冲动。  

这特么的不就是明目张胆要拿好处吗?  

拜托,你脑子清醒一点,我们也是技术提供方,而且我们的实力并不弱。  

姜大邺压根就没管他怎么想,翘着二郎腿,一边饮茶,还一边抽烟,嚣张跋扈的样子,很欠扁。  

阿卡耶夫多年的外交素养,让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暴力基因,被强势按压了下去。  

“姜先生,这是多方共赢的好事啊!这放在哪里都是让人心动的利好。”  

“您看看,你们政府就千方百计想参与进来,我们就是不让他们掺和,这不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