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护身金牌(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赞同,希望立刻安装安全防范设备。  

从广告里面的信息当中,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免费的,就连那两个全新液化气钢罐也是免费的,只不过收了点押金而已,以后不用还可以全额退款。  

以后买粮油米盐,液化气罐都有人免费送货上门(有一定的金额标准)。  

价钱还比市场价低10%左右。至于说每个月的20元服务费,那个都是小意思。  

总之,下面反馈过来的信息。无一不证明这是一个巨大的民心工程,良心工程。  

下面的老百姓都盼望着尽快安装实行。  

第一个试点安装的,是振远护卫公司周边的小区,大概有10万人口,3万多个住房。  

全部安装完以后,开始正式营业。  

早上八点正式上班。一开机,一连串的清脆的“叮叮声”就响个不停。  

20个客服工作人员头戴耳麦,对着前面麦克风就开始说话。  

“您好,这里是振远商务,请问您有什么需求?”  

耳麦里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  

“喂,你好。给我来两桶煤气。两包京燕牌大米,要两包20斤的,再给我拿一桶5升的福禄牌花生油…”  

“好的好的,我把您的需求,已经记录清楚,我再重复一遍,可以吗?”  

“请问你下午家里有人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下午四点钟会送到过去。”  

客服通过电脑即时显示出的编号确定了客户的地址。  

并用其他的编号记录客户的需求,然后立刻就安排空余人员下单送货。  

一个上午,所有的客服人员都很忙碌。  

下午四点,一辆黑底白字的小四轮货箱车出现在小区门口,上面有一个很明显的logo,旁边写着很标准的正楷字“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司机通过编号找到小区地图上的客户地址,并直接驾驶着小车到客户的楼下。  

通过耳麦确认楼上有人以后,吩咐搬运工开始工作。  

司机也下车,帮助卸货。  

搬运工把东西搬上楼,司机则在下面看管货物和车辆。  

从早上客服接收信息,通过库存数据安排发货,到下午快递上门送货。  

这一幕,都被央视完完整整的记录了下来,当天晚上,就放到了焦点访谈播放。  

基本上全国各地都看到了这一幕。  

很多人都被这次新奇的商业操作震撼得无以复加,同时,又对那些优先安装系统的居民无比的羡慕。  

其实这种商业操作模式,对那些孤寡老人或者是留守儿童少年带来的帮助尤其巨大。  

以后家里发生些意外或者生病不方便,都可以通过此系统,对外联系。  

要知道这个年代,电话都没有普及,更不用说手机和电脑了。  

买这么重的东西,居然可以有人送货到家,并且费用不需要额外的增加,这是多么巨大的福利啊!  

访谈录后第二天,全国的电话打爆了振远护卫公司,全部是要求来安装防护系统。  

特别是临近的几个小区,那些人都挤在公司大厅里,强烈要求迅速安装。  

振远护卫公司从现在开始,正式崛起。  

姜大邺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是潇洒。  

他也没有再住酒店了,通过关系他买到了城东口的一个四合院。  

因为保养的非常好,随便搞了一下卫生就搬过来了。  

这是一个三进四合院,面积很大。  

单单是内部的建筑面积都已经超过900平米,整个四合院占地都超过1500平米。  

当然价钱也不便宜,足足花了他1000万人民币,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个天价。  

除了随身的四个保镖,振远护卫公司还额外给他增添了四个。  

要知道他在公司里面就是一个国宝级的人物。  

若出现意外,那就损失太大了,而且公司的颜面也不好看。  

闲着没事做,他又去找了陈松。  

他想知道,德国那一批货到底何时能运过来?  

陈松现在负责联系这一块,毕竟他的专业知识和英文都很了得,跟那帮德国佬沟通起来不费事。  

陈松也跟他一样,无所事事,很是悠闲,经常看到他在树底下,跟街坊下棋,吹牛打屁。  

原来陈松把这里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四个儿女,他在上面抓总,把握住方向就可以了。  

这种二手房租赁和买卖对他们这种港岛人来说,就是像吃饭,喝水一样,与生俱来的,压根就没有挑战的难度。  

现在,他们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大量买房,然后对外出租。  

绝大部分的小区只有把房子盖好了,才会要交全款,所以,安居房产的资金很充足。  

他们完全不需要担心开发商反悔,陈松完全就是本色演绎,在合同里面,他用他的专业知识把对方压得死死的。  

姜大邺通知陈大,叫他跟总部联系要来两个二级保镖,费用就从这个安居公司出。  

让保镖跟着陈松,安全方面可以得到很大保障。  

毕竟年龄大了,万一再有个好歹,也不好伺候。  

临走之际,姜大邺要求安居房产在全国范围内,多收购一些大型的旺铺门面。  

他要为喜马拉雅珠宝正式铺路了。  

正准备回去,手机突然响了,是王凯,接通电话,  

“什么事?”  

“老板,有一个自称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办主任过来找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