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破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水蓝色光柱冲霄而起,其气机浩浩荡荡直插云霄,将整片星空印染得一片湛蓝,整个金陵城化作了青蓝色,此时黑夜亮如白昼。  

在那水蓝色的光柱中,有一股恐怖的能量在汇聚,那股气机波动甚至于强过了虎力大仙。  

“这是阵法!!!”张谌有仙道传承,虽然不曾看到过阵法,但是当眼前真的出现阵法的时候,他还是第一眼就认了出来。  

就好像许多人没有看到过老虎,但当老虎站在其对面的时候,其自然而然就认了出来。  

许多人没有见过熊猫,碰到熊猫的第一面,也是直接认了出来。  

“此乃我沈家祖传手段,乃是我沈家老祖留下来的后手,你若能打破此法阵,今日我沈家认栽,甘愿引颈待戮,就此天下除名。若阁下无法打破此手段,还请阁下暂且退去,日后不要再冒犯我沈家。”沈良的声音中充满了严肃。  

听闻沈良的话,对面的虎力大仙面色严肃下来,盯着眼前的水蓝的光柱,就见那水蓝色光柱表面有无数玄妙的纹路流转,看起来很是玄妙。  

“这是什么玩意?好似风水大阵,但却又不太像?”虎力大仙盯着那水蓝色的光柱,他察觉到了危机,能够叫他这种依靠着血脉返祖踏入十一阶的大妖王有危机感的,绝不是简单玩意。  

所以其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着那根水蓝色柱子,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观摩破绽。  

“老祖若有本事,只管来破阵就是!”沈良看着对面的虎力大仙没有挥发,而是开口相邀。  

虎力大仙面色踌躇,站在原地迟疑不敢上前。  

“这是一座阵法,而且还不是普通的阵法。”张谌元神思维转动,脑瓜子里各种念头不断闪烁着:“就算是十二阶的存在,踏入其中怕也讨不到好处,想不到沈家居然还有这张底牌。”  

谁能想到沈家居然有一座真正的阵法!  

要说风水大阵和真正的阵法之间谁强谁弱?二者之间就好像李鬼和李逵的差距,简直没有办法比。  

“沈家难道还可以逃过一劫不成?”张谌看向那大阵,心中有些好奇,缓缓睁开了自家吞噬之眼,想要观摩大阵底细。  

伴随着张谌的法眼睁开,那蓝色的光柱此时在另外一个维度,化作了无数的丝线在虚空中按照某种独特的规律交织,那蓝色丝线所过之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领域,那领域就是阵法之力笼罩的范围。  

就见那领域上链无尽苍穹,下接大地深处,张谌的吞噬之眼好似在大地深处好似看到了一个奇特的门户,那无数的丝线就是从门户中汹涌而出。  

“这座大阵和下方的大墓,有一种冥冥之中的联系,那汹涌出水蓝色丝线的门户,似乎是下方大墓的入口。”张谌此时处于吞噬之眼的状态,能从另外一个维度俯瞰整个局势。  

“虽然我并不懂阵法,但按照那虚空中无数丝线扭曲的规律来推断,这水蓝色的光柱至少有三处破绽。”张谌元神不断推演着天地间的法则运转规矩。  

他是不懂大阵的运转,但他懂得天地间法则的运转秩序,他懂得天地间法则运转的轨迹。  

“所谓的阵法,也不过是将天地间的法则扭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领域,形成一个独特的秩序空间而已。”张谌心中暗自道。  

其一双眼睛看向水蓝色大阵,就见那大阵中有汹涌的水之法则翻滚,形成了独特的秩序空间。  

“我的辟水珠也不晓得能不能克制那大阵,叫我免于遭受大阵的劫数。”张谌心中闪烁着念头。  

就在其心头各种念头闪烁的时候,虎力大仙已经腾空而起:“小子,你以为这么一个玩意能阻挡我吗?”  

“能不能阻挡你,试试就知道了。”沈良幽幽一叹:“对我沈家来说,试试又没有任何损失。”  

“好!试试就试试!我虎力大仙纵横大荒千年,可不是吓大的!”就见虎力大仙周身气机极尽升华,猛然一拳挥出,那白嫩的拳头裹挟着白色的庚金气机,浩浩荡荡的穿梭虚空,向着大阵砸了过去。  

“嘭”  

其一击落下,那大阵扭曲变换,化作了一道漩涡,将虎力大仙威猛霸道的一拳砸碎。  

“虎力大仙,根据大贤良师的推算,此水蓝色的光柱乃是太古大阵,其乃沈家庄园下大墓本来附带的阵法,乃是昔年那尊先天水神所布下。想要破此大阵,非要以阵破阵,我等可以运转八门锁金大阵与此大阵交锋,使得其破绽暴露出来,为你创造破阵的机会。只要能攻破此大阵,咱们的大计就算是成了,那先天水神的墓穴大门将对咱们打开。”谷明月立于八门锁金大阵外,对着虎力大仙喊话。  

虎力大仙闻言不耐烦的道:“我当然知道其中缘由,孔雀老祖曾经与我叙说过沈家隐秘,岂用得到你在一旁聒噪。你们速速运转八门锁金大阵助我一臂之力,先将此大阵给破开,然后再谈其他。”  

“老祖稍后,且看我黄天道手段。”谷明月回了句。  

伴随其话语落下,就见金陵城上空凭空浮现一道金黄色光罩,那光罩上窜出八条锁链,分别位于天地八方,向着那水蓝色光柱纠缠了过来。  

“沈家,你等若识趣,乖乖交出太古大墓,那则罢了。否则今日万年沈家将会在天地间除名,实在是可惜得很!”却听谷明月幽幽一叹。  

“贼子!你若有手段,尽管使出来,我又岂能怕你?今日要么你黄天道灭我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