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高山再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跟人鱼一族的大祭司达成了合作,就只等天山出现了。  

人鱼一族对天山出现的时间知道得相当准确。  

在八月十五的丑时,也就是凌晨时分,大家从荒岛出发。  

在茫茫的海中,带路的人鱼们停了下来。  

这里周围的海面上不见任何东西。  

苏阳拿起罗盘一看,确实是这个位置。  

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过了。  

其实以人鱼的速度,应该是早就抵达这里了,因为游艇的速度要慢得多。  

据大祭司说,天山出现的时间是寅时,也就是说还有几十分钟。  

稍作准备,人鱼们形成一个圈将这一片给围了起来,将所有鱼类全都驱赶走,免得影响到勘测。  

一到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钟。  

只见,被人鱼们围着的海域中央,突然性的出现一座高山。  

这座山近看不到顶,满山都是植被。  

王应、屈银川上到救生艇,开着救生艇朝着高山驶去。  

救生艇毫无阻拦的去到山边,王应将避水珠含在嘴里,拿起水下拍摄设备跟罗盘就下了水。  

水下拍摄设备将拍摄到的画面传输到苏阳手中的平板电脑上。  

值得奇怪的是,这座山水下部分竟然也长着茂密的植被!  

而且,这都不是水中植物,全都是陆地上的植被!  

相比白天,夜晚在水下的能见度更加低。  

王应顺着山体向下,一路潜到了水底。  

在水底也就是山底的位置向上,山体起码有十米的高度没有植被,是光秃秃的岩石。  

杨凡直接朝着左方沿着山体而行。  

这座山,就跟是从水底长出来的一座上一样,完全是无缝衔接。  

而在地形上,除了多了一座山,其他全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而这座山的形状,也因为王应的勘查被苏阳绘制在纸上,将高山出现时水底的形状完全绘了出来。  

看着手中的图纸,苏阳仔细的分析着。  

虽然这座山在海中很突兀,但结合水底的地形,可以组合成很多种风水格局,尽管这些风水格局都不算很好,但背有靠山,符合风水格局形成的条件。  

不过,这些风水格局都不足以形成如此古怪的情况的基本条件!  

苏阳挠了挠脑袋,点燃一支烟。  

“怎么样,看出什么东西没有?”郭兴问道。  

苏阳摇了摇头:“暂时没有!”  

郭兴、杨凡以及返回来的王应、屈银川、七尾狐狸、静静、大祭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要不我再下去勘查一下周围的地形?”王应说道。  

苏阳还是摇了摇头:“需不着,这里就一座突兀的高山,没有缠山,我脑子里已经模拟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都无法形成那种对咱们的无形的阻力!”  

大家几乎都皱起了眉头。  

这座山的根本问题,并不只有无形的阻力一个,还有将能被穿透犹如幻象的山体。  

“那你研究吧,反正我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干脆去补个觉!”郭兴说罢转身就朝着一张躺椅走去。  

郭兴说的也是事实,他确实也帮不上什么忙。  

如今的事情已经超过了大家的能力范围,想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屈银川取下自己的眼镜擦了擦:“我也去睡会儿去!”  

苏阳说道:“大家都去休息吧,要是有什么发现我会叫你们的!”  

王应、杨凡都对苏阳言听计从的转身各自朝着一张躺椅走去。  

而七尾狐狸仍站在苏阳的身边,尽管她并看不懂地形图,但她依旧还是想陪着苏阳。  

静静对大祭司说道:“您也去休息吧!”  

大祭司笑着摆了摆手:“老了,睡眠不怎么好,倒是你,好好生生睡一觉,说不定醒来的时候恩公已经找到了上天山的办法。”  

静静看了苏阳一眼,朝着一把躺椅跳去。  

想事情的时候,苏阳的烟那是一根接着一根。  

可他始终想不出那无形的阻力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可想不清楚也只有慢慢想,毕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产生阻力。  

太阳冒头出海平面,逐渐升向天空。  

补充了睡眠的大家先后醒来。  

王应来到苏阳的身边,散了一支烟给苏阳:“还没有看出端疑吗苏老大?”  

王应这纯粹是明知故问,苏阳要是看出什么了的话早就把大家给叫醒了!  

苏阳接过烟叼在嘴上点燃,将疑惑的目光投向那座高山。  

高山的倒影横在海面上,跟阳光映射出的影子呈90度。  

苏阳猛的抽了口烟,吐出一大团烟雾:“水底怎么会长出这么茂盛的陆地上的植物呢?水底的植物根本就点不到阳光呀!”  

“要说海市蜃楼的话,水下面不应该有山体才对!”杨凡说道。  

苏阳赞同的点着头,问向旁边的人鱼大祭司:“每年的这一两天海上会不会有其他的什么异象?”  

大祭司摇了摇头:“没有!”  

“会不会可能是水下的泥沙让原来的面貌蒙上了一层面纱,没有把真实的地形展现出来?”王应说道。  

苏阳摇了摇头:“不可能,如果泥沙覆盖改变了地形,阵法也应该会因为地形的改变而自行瓦解才对!”  

“那这是怎么一个情况?”郭兴愕然的说道。  

屈银川白了郭兴一眼:“这不是在研究吗?”  

“其实,我有一个问题!”七尾狐狸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