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新的一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3)页一辆车厢侧面写着“每日消息”的货车,停靠在了默克尔先生的报刊亭旁边。  

一摞摞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被穿着绿色制服的工作人员,从车厢上,抬到了默克尔先生的报刊亭里面。  

运送报纸的汽车刚刚开走,默克尔先生就看到路灯刚刚熄灭的街对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  

他眯了迷眼,热情地朝着街那边挥了挥手:“肖恩先生!”  

默克尔非常喜欢这个来自大洋彼端的小伙子——他谦虚有礼,沉稳睿智,每次与他聊天,都会有非常愉快的感受。  

带着温和的笑容,肖恩来到了默克尔的书报亭旁边。  

“吃过早饭了吗?”报亭的后半部分是默克尔的生活区域,他正在用一个炉子煎饼。  

肖恩点了点头,说话时带出一阵雾气:“我吃过了——您自便。”  

他轻松地耸了耸眉头,顺手抽出一份刚刚送来的《每日消息》。  

专门起了个大早,来浏览今天的报纸,是因为今天的《每日消息》,刊载了一篇重要的报道。  

而那篇头版头条的加长报道,正是肖恩·狄金森本人所写——  

《两代编剧的恩仇录——威廉姆斯·华兹华斯与亚当斯·莫宁的秘密往事》。  

标题稍微有一些戏剧化,不是肖恩的风格。  

没办法,肖恩也要为爱德华编辑,考虑考虑报纸销量的问题。  

不用赘述因由,肖恩对这篇报道非常重视。  

毕竟,在那个红色配色过多的剧院里,他曾经郑重地向一位灵魂许诺过。  

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要让华兹华斯的名字,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上。  

在那之后,肖恩走访了莫宁宅邸旧址,并在旧址无人发觉的地下室中,找到了华兹华斯藏起来的原始手稿。  

那些手稿上有莫宁的批注和修改意见,足以证明那些编剧作品真正的作者,是威廉姆斯·华兹华斯。  

借用这些旧物,以及作为独家调查者的身份,肖恩将两代编剧的秘密往事付诸纸面…  

多年前的血案,背后竟然还有隐情!  

对于窥私成瘾的公众来说,这样的报道,简直能引爆他们的神经。  

当然,也能引爆《每日消息》的销量。  

爱德华编辑再一次表达了对肖(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恩的“深沉爱意”,得到这篇报道之后,他恨不得在肖恩的脸颊上吧唧亲一口…不过,敏捷的肖恩及时躲开了。  

他并不在意稿酬和报纸的销量。  

在书报亭微弱的灯光下,在渐渐明亮起来的天光中,肖恩认真阅读着那篇报道。  

等到天光明亮,默克尔小胡子耸动地吃着煎饼时,肖恩抬起了眼睛。  

他仿佛看见华兹华斯感激地微笑着,朝自己点了点头。  

将报纸夹在腋下,将多了二十纽分的零钱放在了透明的罐子里,与默克尔挥手告别之后,肖恩带着释然的微笑,大步朝着正在苏醒的城市中走去…  

多米尼克太太现在有些紧张。  

今天,她穿着她丈夫,多米尼克先生,生前最喜欢的那套衣服,褶领的女士衬衫,搭配黑色绣花外套,外加一顶黑色的遮阳帽,独自出了门。  

今天并非礼拜日,但是她仍朝着教区的教堂走去。  

在下城区生活多年,作为虔诚救世教信徒的她,自然不会因为要上教堂而紧张。  

让她喉咙发紧的是,她今天在教堂约见的人。  

家中发生的那些“事情”,已经搅扰她多日,让她终日魂不守舍,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不算富裕的多米尼克太太,前几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申请了神廷和探秘者协会合作的救济计划。  

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申请竟然通过了,可以得到免费的“神秘救济”。  

不用由她支付报酬,她将可以向探秘者委托任务。  

今天,她约好了两名货真价实的“探秘者”,在教堂见面。  

“那些戴着面具的人…”多米尼克太太吞了吞口水,纤细的脖子动了动。  

从小,她的母亲就教育她,一旦看见戴着面具的人,就要远远躲着——  

因为他们行走在黑暗之中,与神秘为伍,周身都沾染着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  

灾厄和恐怖。  

而今天,她却要与两名探秘者面对面聊天。  

选择在教堂见面,也只是一种安抚自己的手段罢了。  

一边走着,一边深呼吸了一阵。  

感觉好些了。  

一阵嬉笑喧闹的声音传来,一群穿着破旧衣服的小孩,从一条砖墙巷子里跑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3)页多米尼克太太顺着孩子们跑出的方向,望向了巷子深处。  

下城区的房屋大多低矮陈旧,毫无美感可言。  

再一次地,她在墙上看到了一幅熟悉的绘画。  

一只线条流畅的鹿的剪影,站立在墙内,似乎凝望着一个方向。  

它头顶的角如同一颗小树,不过,那小树上生长着黑色的蔷薇。  

一片片黑色花瓣随风飘逝,像是穿透了图画,落在了这个世界中。  

又是不知意义的意向…  

神经敏感的她,不知道看到这幅画是吉兆还是噩兆。  

只管在胸前划下菱形,嘴中念着《约翰福音》,朝着教堂继续走去…  

光芒通过彩色玻璃照耀在地上,仿佛有一种净化人心的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