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静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月神,东君,她们两个也回来了。  

这两人都是惊才艳艳的女子,与陆言的交错,牵引得二人的命运也发生巨大的转折。  

月神成为了阴阳家的新一任东皇,她的信念是将阴阳家对于宇宙星空的探索进一步发扬,让人类真正认识到浩瀚的地球之外。  

焱,她已代表蜀山巫族,从此也成为了秦国子民,属于华夏族人。古老神秘的巴蜀之地,与中原的连结,日后定会越来越深。  

王宫大殿外,巨大的金人铜像巍然矗立。一个男人目光直视苍穹,一手按剑,一手握书,身材英武,又有儒雅之风。  

“匹夫而为半世师,一言而成天下法。这就是,国师大人。”  

在巨大铜像的脚下,小个子的紫色身影抬头仰望着,一双杏眼睁得很大,神光炯炯。  

“倘若没有阴阳家干预,说不定星魂大人也有机会,让自己的铜像竖立在此哦。”  

娇媚的女声,带着“咯咯”笑意,风情万种。来人正是阴阳家现任东君,瑶疏。  

至于仰慕着陆言铜像的紫色身影,自然就是星魂,甘罗。  

曾经,十二岁的甘罗,也是渴望自己能够辅佐秦王一统天下,成为千古名相。  

可惜,造化弄人。  

甘罗回身看向东君瑶疏,上眼皮略耷,眼睛成为死鱼状,嘴里呵呵冷笑,仿佛释放冷冻气:“是嘛,当年还真是多谢你啊。”  

瑶疏知道他一定恨得牙痒痒,但就是觉得调戏甘罗很有意思。  

十二岁的外表,英俊可爱的小正太;  

三十多岁的心理,跟自己有仇但又不好撕破脸。  

哈哈,这逗起来简直奇妙无穷。  

另一边的月神白,双手抱胸静静地看着东君、星魂两个护法互损斗嘴,一会儿就闭上眼睛开始养神。  

除了这三大护法,阴阳家的五部长老也都在这里。  

火部大司命,东雨。  

木部少司命,小衣。  

金部云中君,服章。  

土部湘君,舜。  

水部湘夫人,女英。  

还有一个少司命的哥哥,小灵。他因为月神大人成为掌教东皇,直接地位飙升,现在是东皇大人的,额,差不多助理吧。  

全新的阴阳家,今天是跟随东皇大人,前来拜见皇帝陛下。  

而在他们对面,蜀山巫族的几个人,正好奇地打量着一切。  

“真是神奇,前几个月,我们还因为神树跟秦国不死不休。现在神树回归,圣女又要带领我们加入秦国。”  

两个皮肤黝黑的大汉,额头画着太阳纹,单衣敞开领口,露出健美壮硕的肌肉。  

还有一个年轻人,他也正手掩额头,仰望着陆言的铜像。  

“虞渊封印消失,使命已经终结。我们该走出去,更多地看看世界。圣女是这么说的。父亲,这个铜像是谁啊,连秦国皇帝都没有铜像,为什么他有。”  

额,这种铜像,一般是死人才有吧。  

父亲赶紧叮嘱这个小子,把嘴巴闭上,用眼睛看就行,“虞子期,我告诉你,…”  

“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啊,一切,终于快结束了。”  

陆言侧躺在王宫大殿的屋顶上,看着下面的这些人,一时感慨万千。  

她们的命运,都因为自己穿越一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止是他们,这整个世界,都因为自己改变了。  

而今后的世界,该由她们自己主宰。  

陆言,天外来客,是时候消失了。  

“宣阴阳家入殿~”  

“宣蜀山巫族入殿~”  

下面王宫大殿见面怎么样,都跟陆言没啥关系,他继续躺着,咂咂嘴自言自语:“嬴政出面,再加咸阳上这个阵容,韩信就算真的是兵中神仙,也没有一丁点胜算,估计是要投了。楚南公教出来的人,啧。”  

算了,杀与不杀,随便吧。  

楚南公本人都灰飞烟灭了,这两个,说他们有野心吧,也就那样,翻不出什么浪花。  

倒是另外有一个人,安静得过分了。  

陆言心思一动,坐起身来。  

他找了找咸阳城中的定位,直接御剑飞走。  

中央书院里,张良刚刚在棋盘上落下了第一百五十八手。  

而在他对面,伏念捋着小胡子,两眼紧紧盯着棋盘,一看就知道是在努力思考。  

论下棋,伏念远远不是张良的对手。  

但此刻内心焦急的却是张良。  

因为大师兄已经连续拉着他下了好几天的棋了。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日不息。  

今天也是一样,他从早上刚起床,大师兄伏念便带着棋盘直接杀到。  

伏念自然是很清闲的,自从之前被颜路牵连,他就只剩下一个空头博士,没有任何实在的官职、权力。  

别说这些天,就是下半辈子他都这么下棋下过去,秦国也大可以养着他。  

伏念沉思许久,终于在棋盘上落子。  

张良鼻子粗重,闪电般,接着摁下一颗棋子。  

“唉,我又输了。再来。”  

伏念摇了摇头,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开始一颗一颗地拾子,准备再战。  

张良忍不住了,“大师兄,皇帝陛下回归,公子扶苏正式册立为太子,你难道还打算一直这样下去吗。”  

伏念是扶苏的老师,现在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伏念可以带领儒家重新崛起了。  

可伏念依旧淡然地躲在书院里,根本没有想要复出的意思。  

他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