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铁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夕阳西下,晚霞漫天。  

玉京南城门外,数百名禁军森然而立,手执长枪,枪尖与光明铠在夕阳下闪烁霞光。  

方圆两里范围已经戒严。  

看热闹的百姓纷纷被挡在南城门通往皇宫的青龙大道两边。  

玉京城的百姓见过大场面大世面,对于这种戒严的场面早就熟稔,不但没被吓退,反而越发往前凑,要看看热闹,至少茶余饭后吹嘘的资本有了。  

巍峨宽阔的南城门下,一群朝廷官员或绯袍或紫袍,几乎没有六品以下的绿袍。  

楚致渊身穿绯袍,站在人群前列,混杂在绯袍中年与紫袍老者之中,乃礼部尚书,左侍郎,右侍郎,郎中们。  

他员外郎便是这一群中官职最小的,至于剩下跑腿的如高凌峰他们则不算在内。  

礼部尚书庄亲王是一位相貌英武老者,方正脸庞不怒自威,平静地看着干净整洁的宽阔官道,仿佛一座雕像。  

他这般模样,其他官员自然有样学样,也像雕像一般的静静而立,看着官道的远处。  

一位紫袍老太监与庄亲王并肩而立,胖墩墩的,相貌慈祥,看着便一团和气。  

乃上书房行走的大太监周福。  

周福听着名字便有福气,长相也有福气,行事温和,是皇帝潜邸的老人,深得信重。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大宗师。  

楚致渊站在人群里一动不动。  

身边便是左侍郎安国公萧佑平。  

这让他很不自在,在不自在中专注于超感,同时在思索。  

太监能成为大宗师?  

这在诸多的大宗师武学笔记之中,好像都提过需要精气神圆满,方能晋入大宗师。  

太监乃是残余之身,怎能成为大宗师?  

看来也有例外。  

可惜没看到周福的武学笔记,不知太监成就大宗师的独特法门,蕴含着何等天地至理。  

他思维转向其他。  

这一次大贞使团共两百四十六人,其中一百八十人是大贞的凌霜铁骑,剩余的是官员。  

凌霜铁骑乃天下闻名的骑兵,源自于大贞开国太祖的亲兵营,随着太祖开国便建立了赫赫威名。  

随后在与大景边境作战中,几乎从不吃亏,维持不败。  

凌霜铁骑一直保持一千八百的名额,乃是大贞军中精锐中的精锐,据说每个都有先天修为。  

而凌霜铁骑无敌之根本是凌霜战阵。  

这是大贞开国太祖奇遇而来的军阵,结阵之后,所有铁骑皆心念合一,无所畏惧,心无杂念,行动如一。  

十八人为一小阵,一百八为一大阵,一千八为超级大阵。  

寻常军队碰上凌霜铁骑几乎一战即溃,毫无反抗之力。  

大景如果不是有逐风铁骑,恐怕早就惨败。  

逐风铁骑在英王手里发扬光大,从而能够挡住凌霜铁骑,终止了与大贞作战中的颓势。  

楚致渊一直很好奇这凌霜铁骑,想看看到底什么是战阵,是不是真有那般邪乎。  

他知道阵法,也正让高炯三人与郭驰一起合练阵法,争取结成阵法便能进一步保护自己。  

大贞使团中带头的是大贞三皇子,鹰亲王程义隆,鹰亲王世子程天风,剩下的则是兵部官员。  

楚致渊很好奇这位程天风到底是何修为,与之交手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如果有机会见识一下他的出手,那才最好。  

时间慢慢流逝,四野的暮色开始弥漫,夕阳便要彻底落下山。  

楚致渊看一眼远处。  

一骑冲来,眨眼功夫到了近前,马上是个英俊青年,身穿布甲,直接飞身跃下,骏马被禁军拦住,任由他奔到近前。  

“尚书大人,大贞使团已经到一里外。”  

“嗯,再探。”  

雕像般的庄亲王忽然动了,扭头看向其他官员,沉声道:“人便要来了,打起精神,别蔫头耷脑的!”  

众人精神一振。  

庄亲王的目光扫过楚致渊时,顿了一顿。  

楚致渊知道不是自己的错觉,庄亲王确实是深深看了自己一眼。  

很显然也知道些什么。  

待那骑士飞身跃上马背,再次远去,地面开始剧烈震动,宛如地震一般的震动。  

“来了!”  

“来了!”  

七嘴八舌的声音从众大臣嘴里发出,纷纷瞪大眼睛看向远方。  

楚致渊皱眉。  

这么远的距离,地面如此动静?  

超感所见,那些白袍骑士的铠甲都是轻甲,白马也没有铠甲,比起逐风铁骑,这些凌霜铁骑的甲具更轻便。  

凌霜铁骑最擅偷袭突袭的,如果平时就这样,那他们无法突袭作战,隔着一里之外便能听到动静,便有了逃走闪避之机。  

之所以这么远就能感受到震动,是因为他们步伐一致,达到共振,从而令地面震动加强,显然是一种战法。  

这是下马威?  

楚致渊剑眉挑动,似笑非笑。  

同时他看到了大贞使团中的官员,看到了领头的中年男子,还有他身边的英俊青年。  

中年男子相貌俊逸,一脸笑呵呵的,仿佛万事皆不足虑,都有可解之法,乃是乐天派。  

而他身边的俊朗青年则是神情庄严肃重,气度沉稳,身上笼罩着一团雾气。  

这雾气是淡黑色,将他掩盖,一时之间,竟然看不透他。  

楚致渊微微惊讶。  

这是心法还是宝物?  

他身边是一个瘦小老者,一凝神,眼前恍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