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讲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成为极富美感的艺术品。  

郑文清教授先讲了一大段开头,接着又对大家说,我今天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解剖书法的各个方面。  

一是书法与人格的塑造的关系。  

正所谓,心正则笔正!  

通过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必然对个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是书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郑教授在台上侃侃而谈,挥洒自如,林睿慢慢的也听进去了,感觉这教授还是有水平的。  

书法学习有利于我们的多种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书法碑帖的临习,首要锻炼的就是学生细微的观察力。  

古人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我们通过观察每个字的点画结构、用笔方法和特征,从而心摹手追,训练既久,观察事物的能力就会得到帮助和提高。  

其次是对想象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夫书肇于自然。”  

书法中关于笔画形态的描述,很多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现象。  

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笔法之理,就是关于书法艺术与想象力培养的例证。  

再次对我们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说到这里,郑教授轻咳了一声,扫视了四周一圈。  

见大家确实都在认真听讲座,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讲道:在临摹的古代书法中,有很多辩证统一的思想是贯穿其中的。  

如字形的向背、行笔中的提按、墨色的浓淡、行笔速度的疾涩、起笔时的顺锋与逆锋、笔画形态的方圆等等,都构成了书法学习中矛盾又统一的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艺术乃至艺术创作的规律,就是运用辩证法,在矛盾中求得统一的过程。  

我们书法,对一个人的专注力,耐力的培养也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场讲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林睿不敢说有多大收获,但却是长了不少见识,至少练书法多了点动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