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招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生天,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至于苏牧为什么要回去,理由众人也都知道。  

太平司还有人在胡百道手里。  

从一开始,苏牧假意归顺肃王,就是为了救出那些人质。  

现在人还没有救出来,苏牧当然不会就此放弃。  

“不必担心,胡百道不会轻易杀了我的,再说了,他要杀我,难道我还不会跑?”  

苏牧笑着说道。  

众人脸上没有一点笑意,跑,有那么容易吗?  

虽然周晖这五千人全军覆没,但胡百道手下,还有数万人马。  

想从胡百道手中把太平司的人质救出来,谈何容易啊。  

“我们会一直在这附近接应你,如果事不可为,你一定要保住自己。”  

牛武沉声说道。  

苏牧点点头,义无反顾地去了。  

数日之后,苏牧一个人回到了相州州府。  

如今相州州府已经彻底落入了叛军手中,胡百道便坐镇州府,遥遥指挥各路大军攻占相州各府。  

现如今,相州已经有九成之地都落入叛军的掌控之中,仅剩下少数地方还在艰难抵抗着。  

关押在相州州府的太平司之人,已经超过了千人。  

按照胡百道的吩咐,叛军攻占一府之后,当地太平司的人都会被押送到州府来。  

这些人,都是未来肃王与太平侯爷谈判的筹码。  

当苏牧进来的时候,胡百道从书案后面抬起头。  

“周晖呢?他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胡百道沉声道,“那些人的人头带回来了吗?”  

“回禀将军,周将军他们,回不来了。”  

苏牧沉声道,“周将军的人,还有我的人,全都死了。”  

“全都死了?”  

胡百道眼神猛地一厉,死死盯着苏牧,沉声喝道,“周晖带了五千大军,全都死了?”  

他眼神犀利地盯着苏牧,满脸杀气。  

胡百道让人送回来的密信声称苏牧真心归顺,如果不是密信中有两人约定的暗号,胡百道现在甚至怀疑周晖是被苏牧杀死的。  

不过想想,苏牧就算杀得了周晖,也杀不了那五千大军。  

就算松江府白鹿书院那些学子,也绝对没有能力能让一支五千人的精锐大军全军覆没。  

“我们一路追赶那些漏网之鱼,追到了鹰愁涧。  

就在我们渡江的时候,突然遭到了江里水族妖物的袭击。”  

苏牧声音沉重地道,“周将军他们,还有我的兄弟、亲人,都遇害了。  

如果不是我领悟了乾天意境,就连我,恐怕也死在了水族妖物手中。”  

苏牧把事情的经过全都描述了一遍。  

九真一假。  

胡百道眉头紧皱,眼底深处闪过一抹怀疑。  

妖物袭击?  

这一抹怀疑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太平司的人,不可能勾结妖物。  

这件事,恐怕只是巧合,与苏牧没有关系。  

这就是太平司的招牌。  

你可以说他们凶残,可以说他们霸道,但你绝对不能说他们勾结妖物。  

太平司镇压妖魔这么多年,早就已经跟妖魔势不两立。  

说他们勾结妖物,还不如说太平侯爷弑君更能让人相信呢。  

“松江府白鹿书院那些漏网之鱼呢?他们也葬身妖物之口了?”  

胡百道沉声道。  

五千大军的损失让他很心疼,但也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此番攻占相州,他麾下有十万大军,五千大军的折损,还在他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没有。”  

苏牧摇头说道,“他们只死了几个人,还有一些人逃走了。”  

胡百道脸色阴沉,手指敲打着桌面,发出嗒嗒的响声。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竟然还是让那些漏网之鱼逃掉了。  

这要是让王爷知道了,他攻占相州的功劳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一瞬间,他就将向豫州通报消息的冲动压了下来。  

如果让王爷知道,有人从相州逃到了豫州,他胡百道的脸要放到哪里去?  

这件事,必须他自己解决,绝对不能让豫州方面插手。  

胡百道心中暗下决定。  

如果周晖没有出事,那就算松江府白鹿书院的漏网之鱼逃到了豫州,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通知豫州的军队围剿那些漏网之鱼。  

但是现在,为了追杀那些漏网之鱼,周晖的五千人马全军覆没。  

这时候如果请豫州的军队出手,不是证明他胡百道无能吗?  

胡百道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五千人追杀数百人,最后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王爷肯定会觉得他领军无能。  

胡百道很清楚,王爷麾下也不是一块铁板,眼热他胡百道的大有人在,那些人平时抓不着他的把柄,如果让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指不定会在王爷面前怎么编排自己呢。  

“苏牧,这次遇到水族妖物是一个意外,我可以原谅你一次。”  

良久,胡百道缓缓地说道,“但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你必须继续完成它。”  

“继续追杀那些漏网之鱼?”  

苏牧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将军,他们已经逃到了豫州,你直接请王爷派人围剿他们不就行了?”  

“王爷日理万机,岂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打扰他?”  

胡百道冷哼道,“他们是从我们手下逃走的,那就应该我们亲手解决了他们。”  

“可是将军,我手下的人都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