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阴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雇主出价十万两银子。”  

金风楼的联络人开口说道。  

“是什么人?”  

苏牧问道。  

“金风楼规矩,七品以上官员,非必要不刺杀,名门大派弟子,非必要不刺杀。”  

那金风楼的联络人道,“所以你放心,这个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外人看金风楼,只觉得金风楼多了不起,其实它最了不起的,还是生存之道。  

得罪不起的,金风楼都不会去得罪。  

朝廷官员不是不能刺杀,但官阶太高的,他们会开一个天价,让雇主知难而退。  

不是我们金风楼刺杀不了,是你出不起高价。  

如果对方还是能出得起,那金风楼才会豁出去一定的代价去完成刺杀。  

不过那种情况极少,大部分情况下,金风楼的刺杀对象一般都是有些实力,但实力又不怎么强的。  

那金风楼的联络人从怀里取出一张纸,递给苏牧。  

苏牧接过那张纸,是一张画像,画像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是对目标的介绍。  

“张通祥,人称式样张,工匠出身,尤其擅长建造式样的设计。”  

苏牧看着那几行介绍,眼眸中闪过一抹古怪之色。  

这个人,他还真认识。  

其人并非松江府人,而是吴家专门从大玄京城请过来的。  

他来松江府,是为了帮忙设计松江府白鹿书院!  

苏牧之前见过他几次,对他设计出来的图纸十分满意。  

只不过苏牧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愿意花十万两银子的高价来刺杀他。  

“刺杀此人,唯一的难度就是刺杀他之后,想要全身而退有些困难,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周围有太平校尉和监察使存在。”  

那金风楼的联络人说道。  

“这个任务,我接了。”  

苏牧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按照金风楼的规矩,这个任务他接了,那他失败之前,就不会有人再接这个任务了。  

张通祥是松江府白鹿书院的设计师,他可不能出事。  

原本因为城外矿场的缘故,松江府白鹿书院的工期已经拖延了,如果这设计师再出了事,那工期就要一拖再拖。  

虽然设计图纸已经出来了,但有设计师在现场,和没有设计师在现场,那效果绝对是天差地别。  

“好,任务完成之后联系我拿银子。”  

那金风楼的联络人说完,身形如同狸猫一般钻进黑暗之中,很快就消失不见。  

苏牧沉吟片刻,身形一晃,也消失不见。  

松江府,靠着那条松江的位置,有一片地势凸起的地方,这地方恰好位于松江府城中央的位置。  

此刻这里正在大兴土木。  

以地势凸起为依托,一大片建筑拔地而起。  

数千个工匠正在工地上忙碌着。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在陆明阳的陪伴下,正在工地上四处巡视。  

他不是会停下脚步,叫过工匠,纠正他们建造的不合规的地方。  

甚至工地上使用的石料、木料,他都要一一亲自过目。  

远处,有几个人正远远盯着他们,那几人脸上都露出恼怒之色。  

“老爷,这姓张的盯得太紧,咱们根本就找不到机会把雷公轰埋进去。”  

一个人低声说道。  

“不着急。”  

陈友恭脸上带着冷笑,“很快,这碍眼的老家伙就会消失了。  

只要把这些雷公轰布置到松江府白鹿书院的关键位置,那松江府白鹿书院就变成我们手中的筹码,只要我愿意,随时都能让它灰飞烟灭。  

我就不信,苏牧的运气那么好,每次都能让他逃出生天!”  

陈友恭心中也是大骂太史天弼废物。  

他本以为,苏牧会死在太史天弼手上呢,结果倒好,苏牧安好无恙地回来了,太史天弼却重伤逃遁。  

幸好,他陈友恭做事,向来是做多手准备。  

一计不成,他还有后招。  

他花费大价钱买来了一批雷公轰,只要布置在松江府白鹿书院内,那随时都能让松江府白鹿书院灰飞烟灭。  

等到松江府白鹿书院建成的时候,苏牧,还有那些大玄的官员齐聚此地,他就能引爆雷公轰,将这些人全都炸得粉身碎骨!  

若是能送走他们,自己绝对能坐稳青莲使的位置!  

不过这张通祥成日里守在工地上,想要把雷公轰埋下去,肯定会被这老家伙识破。  

所以,必须先把老家伙解决掉。  

陈友恭心中冷笑,他可没傻的用自己人动手,而是花钱请了金风楼的杀手。  

那样就算事情暴露,也绝对牵扯不到他陈友恭的身上。  

如果这件事也杀不了苏牧,那他陈友恭潜伏在苏牧身边,还能找机会挑拨苏牧和妖庭“留学生”的关系。  

只要留在苏牧身边,那总有机会送苏牧上路。  

“只要张老头一死,到时候,这工地上,苏牧和陆明阳能依仗的,就只有我。  

我想在松江府白鹿书院做些手脚,易如反掌。”  

陈友恭心中暗自道。  

至于金风楼能不能杀得了张通祥,那根本就不用担心。  

张通祥不过是个普通人,刺杀他很容易,难的是,杀了他之后,如何逃出这周围那些太平校尉的追杀。  

正是因为知道这附近有太平校尉,所以陈友恭才不惜花钱请金风楼的杀手动手。  

否则他随便让个手下,就能轻易杀了张通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