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震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苏牧的身体飞来飞去。  

甚至有些火星不断落在他的肩头、发梢。  

厉庭魁再次瞪大了眼睛。  

“离火意境,圆满!”  

厉庭魁喃喃自语,眼神中也是露出了赞叹之色。  

虽然相信苏牧一定能将离火意境参悟到圆满境界,但真的亲眼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厉庭魁还是不禁心生感慨。  

说是十日,其实只用了九日,苏牧竟然就已经将离火意境参悟到了圆满境界。  

果然不愧是悟性第一的苏牧啊。  

厉庭魁现在是真的服气了。  

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苏牧的离火意境从大成到了圆满。  

当年他厉庭魁这一步,走了整整七年!  

关键是,人家苏牧还抽空领悟了震雷意境!  

厉庭魁虽然可以厚着脸皮说苏牧能这么快突破,全都是因为他的辛苦教学。  

但他再怎么厚脸皮,也做不到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他自己。  

同样是教,许冲渊那小子也从头跟到了尾。  

他也仅仅是离火意境入门,连小成都没做到。  

意境从大成到圆满,难度可是比入门大多了。  

许冲渊,才代表了太平司普通天才的水平。  

苏牧,根本就是一个妖孽!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苏牧周身飞舞的火星才消失不见,而他也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终于掌握一种圆满意境了,不容易啊。”  

苏牧忍不住感慨道。  

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这一天,他付出了多少努力。  

厉庭魁:“…”  

不容易?  

你才多大年纪?就已经掌握了一种圆满意境,这有什么不容易的?  

不容易的是我好吧。  

我这么费心费力地教你,还要被你往心窝里戳刀子,我图什么呢?  

厉庭魁狠狠翻了个白眼。  

“厉大人,为什么我的离火意境已经圆满了,但是关于异象,我还是没有一点头绪呢?”  

苏牧看着厉庭魁,开口问道。  

“你想的美!”  

厉庭魁没好气地说道,“我不是跟你说过吗?至少要掌握两种圆满意境,才有可能参悟异象。  

你现在才哪到哪?差得远呢!”  

他必须得打击一下这小子,否则这小子的尾巴不得翘上天?  

“两种啊。”  

苏牧叹息道,“看来想要领悟异象,还得一年半载啊。”  

厉庭魁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倒。  

一年半载领悟异象?  

你他娘的在开玩笑?  

不对!  

这小子之前说十日就能离火意境圆满,结果他只用了九日时间就做到了。  

他现在说自己一年半载就能领悟异象,该不会也不是在开玩笑吧?  

一年半载就能领悟异象,你叹什么气?  

这个时间很长?  

老子为了领悟异象,可是整整用了二十年时间好吧!  

不行,胸闷。  

厉庭魁抚摸着胸口,感觉心上又被插了两刀。  

“厉大人,是任意两种圆满意境,都能突破为异象吗?”  

苏牧询问道。  

“别问我,我不知道。”  

厉庭魁一边向外走,一边说道,“你的离火意境已经圆满了,我的任务完成了,小子,千万要活着从妖庭回来,我还想看看,你的未来,能走到什么高度。”  

厉庭魁扛着长枪,身形踏空而去,眨眼间就消失不见。  

“厉大人,多谢。”  

面对厉庭魁背影消失的方向,苏牧正色,躬身道。  

“使团距离虎踞关还有两日路程,最迟后日,他们就会来到虎踞关,到时候使团会在虎踞关休整一日,然后出关前往妖庭。”  

杨长风说道。  

他将属于苏牧的新的差服放到苏牧的面前。  

新的差服依旧是太平校尉,唯一的区别,就是衣领上的两道云纹,变成了三道。  

三道云纹,就是三个特殊功绩。  

相当于苏牧前世的三个一等功。  

杨长风也是一脸的羡慕。  

“这件内甲你贴身穿好,它会帮你抵御蛮荒的妖魔气。”  

杨长风把一件内甲交给苏牧,说道。  

这就是厉庭魁之前说的玄兵,能够助武者抵御妖魔气,但只对真元境之下的武者有用。  

“此番出使,虎踞关太平司不能派人跟你一同前往,见谅。”  

杨长风继续道。  

“杨大人说笑了。”  

苏牧道,“虎踞关太平司肩负重任,我和许师兄两人就够了。  

况且,使团中不是已经安排了其他太平校尉吗?”  

“你虽不是虎踞关太平司的人,但你与我虎踞关太平司,曾经并肩作战,我心里已经把你当成了自己人。”  

杨长风沉声道。  

“咱们本来就是太平司的自家兄弟——”  

苏牧道。  

杨长风摆摆手,说道,“是自己人,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你此番出使,虎踞关太平司没有办法派人帮你,但我虎踞关太平司有件玄兵,就让它代表我虎踞关太平司,助你一臂之力!”  

说着,杨长风表情严肃地将一件玄兵放在了桌子上。  

那件玄兵造型奇特,看上去是一对小小的翅膀,通体银亮,异常精致。  

“这——不太好吧?”  

苏牧看着那件玄兵,有些犹豫。  

他在虎踞关得到的已经够多了。  

数十万两银子,两仪佩中的阴佩,还有厉庭魁的倾囊相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