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贺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时候,此人心中必定会生出一些想法,而这,或许就会成为撬开他嘴巴的突破点。  

简简单单的一个操作,堪称妙绝。  

余秀江知道苏牧和何家有过节,不久之前才打伤了何家的大少爷何光韶,换了他,也绝对会怀疑此人是何家派来的。  

如此一举,无论如何,都会让何家如同吃了死苍蝇一般难受。  

咱们这位新任司马,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啊。  

余秀江心中暗赞之时,也升起一丝疑惑。  

那就是清茶门教,为何会这么做?  

难道真如他们所说,是为了庆贺司马上任?  

可以他们的做派,怎么会为了这么一件小事就得罪了内城的何家呢?  

就算他们不愿意刺杀司马,那直接拒绝了何家就好,把人扭送到东城司,这不是往死里得罪何家吗?  

余秀江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他思索之时,陈松已经应了一声,亲自带人去内城送信。  

“将此人绑在衙门口示众三日,张贴告示,就说此人冒充内城何家之人,意图刺杀本司马栽赃嫁祸给何家,问斩之前,先示众三日,以儆效尤。”  

苏牧平静地说道。  

“是!”  

郑旺三人大声应是,猛扑上去,把地上那人扭了一起。  

这种活,他们擅长。  

那被五花大绑的人一脸愕然,不是,你都不审审我,就直接给我定了罪名了?  

“狗官,你不得好死!”  

那人被绑到衙门口的柱子上,被路过的行人的指指点点,心中又羞又怒,口中不禁大骂道。  

苏牧想不到自己也有被人骂做狗官的一天。  

自己,也是官了。  

他摇摇头,转身进入衙门内。  

“余司丞,你怎么看?”  

衙门正堂内,苏牧缓缓地开口道。  

“回大人。”  

余秀江有些敬仰地开口道,“依我看,清茶门教是不安好心。”  

“何出此言?”  

苏牧看着他,问道。  

“如此人是何家所派,如果清茶门教不愿意与大人敌对,那他们大可以拒绝,置身事外,何家虽然势大,却也无法逼迫清茶门教做什么。”  

余秀江略一沉吟,分析道,“但是他们却把人送到了东城司,这是想逼着大人和何家的矛盾升级,一旦大人和何家斗了起来,或许就无暇顾及他们在东城的举动…”  

“那你觉得,清茶门教,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苏牧缓缓地道。  

“全凭大人裁决。”  

余秀江心中一凛,莫非这位新任司马,想要施展雷霆手段?  

可清茶门教并非小门小派,除非内城出动大量人马,否则单凭东城司的力量,恐怕剿灭不了清茶门教。  

可一般情况下,内城不会为了外城一个小教派而大动干戈。  

余秀江惊疑不定。  

苏牧却并未继续说下去,反倒是把东城司原本的几个班头叫了进来,一一询问了一番东城的情形。  

七个班头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对苏牧带着尊重。  

别管苏牧跟内城的大家族有什么关系,一个连南城司司马都能打成重伤的人,那都不是他们这些小小的班头能够得罪的。  

等到所有的班头都汇报完,苏牧并未让他们做什么事情,而是挥手让众人散了。  

很快堂上就只剩下苏牧和他从南城带来的几个人。  

“郑旺,你们委屈一下,先做几日捕快,回头我找机会再提拔你们做班头。”  

苏牧缓缓地道。  

“多谢大人。”  

郑旺三人连忙道,“不委屈,我们能再做捕快,跟着大人做事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你们帮我去查查清茶门教,该怎么查你们应该知道,不用我多说。”  

苏牧沉吟道,“若是能确定清茶门教的总坛在什么地方最好。  

查的时候小心一点…”  

孔圣有言,早上知道了去你家的道儿…  

余秀江以为苏牧会慢慢与东城各大势力斗争。  

却不知道,苏牧根本没有耐心去跟他们玩什么计谋。  

实力弱小的时候自然需要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手段。  

但是现在,论地位,他已经是一城司马。  

论实力,连内城四大家之一何家精心培养的何光韶都不是他的对手。  

实力权势俱在,他根本无需畏首畏尾。  

“是。”  

郑旺三人正色应声,很快就离开了东城司衙门。  

他们在南城的时候都是资深的班头,该怎么打探消息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手段。  

东城司衙门有一座主楼,乃是东城最高的建筑,站在楼顶,可以俯瞰整座东城。  

主楼前面是一片二层的小楼,那是东城司办公的所在。  

后面则是后院,是历任东城司司马的住所。  

如今自然也是苏牧的住所。  

他现在虽然不缺银子,但他注定了不会在东城久居,自然也没必要再东城购买房产。  

这东城司衙门比南城司要宽阔的多,条件也好的地多,住在这里也不过。  

苏牧登上主楼的最上层,背着手俯瞰整座东城,心中也是微微有些激荡。  

从流民开始,自己也终于站到了这里,一路走来,各种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啊。  

“不过,这绝不是我的终点,我要一步一步往上,去看看那最高处的风光。”  

苏牧心中暗自道,念头一动,唤出了系统面板。  

姓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