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哪吒下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咔!咔!......  

苏绮静浑身的骨骼被压的咔咔作响,哪怕她是九尾天狐也无法与观音这种准圣去抗衡。  

五雷轰顶,将她身上的血气炸的支离破碎,泰山压顶一样的手掌更是令她的膝盖都没入了泥土内、深陷其中。  

此刻,苏绮静才明白自己与观音大士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哪怕是十个自己,此时也绝对不会是观音大士的对手。  

“可恶,难道就要止步于此了吗?”  

苏绮静好恨,但他却没有办法,因为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苏绮静正闭目等死,却不想也正在这时,一白衣少妇突然出现。她手持七色霞灯,射出万道的霞光与观音大士的掌心五雷相撞。  

霞光与观音大士的五雷在半空中发生猛烈的爆炸,虽然未曾击退观音的掌心五雷,却将其给挡住了。  

“姑姑?”  

苏绮静看着那熟悉的身影唤道。  

“你什么也别说,赶紧走。”三姑母右手持灯,左手却隔空一抓,将苏绮静将其自打观音大士的掌心内给抓了出来,并且将其丢了出去。  

苏绮静倒飞,双耳尽数都是风声,但她此时却想止住身形。因为她虽然逃脱了,但自己的三姑母却深陷观音大士的掌心之下。  

她身为九尾天狐都不是观音的对手,又何况她的三姑母仅仅有六千年的道行了。  

但不想也正在这时,三姑母却怒喝了一声:“记住你的使命,莫要辜负了我九尾天狐一族对你的期望。”  

“三姑母,......”  

苏绮静的眼角飙泪,忍痛回头,身体加速飞走了。  

但是此刻,三姑母却无法逃离了。观音大士的五雷击溃了宝莲灯的七色的霞光,将三姑母与宝莲灯一同抓在了手里。  

“果然是九尾天狐一族。告诉本座,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观音大士轻轻一握,那三姑母便浑身的骨骼被捏的咔咔作响,痛的她发出惨叫。  

但是这三姑母却只字不提,什么都不说。  

观音大士想了想,却并没有杀她,而是飞去了天庭。  

这宝莲灯乃是三圣母之物,而这九尾狐妖,又是天庭要捉拿的人,观音要卖给天庭这个面子。  

所以,观音大士在天庭有面子,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经常把抓到的妖怪送与天庭发落。  

而玉帝自然是高兴,命令仙将把三姑母先鞭打三百下然后收监,又将宝莲灯送与了杨戬。  

而此时,玉帝则道:“观音大士,你在抓这狐妖的同时,有没有看到一个红色的小狐狸啊?嘿嘿,倘若观音大士能抓到她,朕必有重谢。”  

“呵呵!”  

观音大士呵呵笑,因为她又怎能不知玉帝打的是什么主意。唐僧夺走了他的酒壶这件事,她也知道,毕竟刚刚在下界,她便与唐僧把酒言欢来着。  

只是那小狐妖逃了,她也不知去处,只能道:“阿弥陀佛,这捉妖之事,本座就爱莫能助了,下界取经人死了一个,我还要去寻一个取经人去代替那沙悟净。”  

“菩萨,菩萨,不用寻了,我愿意去。”  

正在这时,却是哪吒嚷嚷道。  

观音大士摇头,而玉帝则在咂嘴。因为这哪吒可是天庭的一员悍将,倘若他下界了,那么天庭一旦出了什么状况,这可如何是好。  

而且哪吒一旦入了佛门,又怎会回来?  

“不可,不可,哪吒你必须要留在朕的身边,朕还有重任委任给你呢。”玉帝连连摆手,根本不放行。  

而与此同时,观音也笑道:“是啊,你乃天庭大将,下界成为唐僧的三弟子,也是委屈你了。”  

“不委屈,不委屈。”  

哪吒也连连应道,而又上前,凑近了玉帝的身旁道:“陛下?放我去取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天庭有事我便飞回来,待到取经完成,没准我还能带着那猴子一起回来,护你天庭啊?”  

“别,你还不嫌那猴子闹腾?我的桃子都快被他给偷光了。”玉帝不买账。  

但哪吒想了想却又道:“陛下,这天降异象,许是无量之劫,到时候天道圣人之下,谁能够幸免?还是多攥一些底牌在手里,才安心啊!  

更何况,我与唐僧师徒混的熟了,日后我有事情,他们又岂会不帮忙?而帮了我,那就等于帮了您嘛,而且我下界,也好把你的酒壶要回来。否则抓那小狐狸精,也不知道要抓上多久。”  

玉帝听闻此言,道是有些动心了,只是却道:“你在天庭还有仙职,可不许到了西方不回来。”  

“陛下你放心,我爹还有哥哥都在天庭任职,我岂能不回来?”哪吒再三保证道。  

玉帝无奈,只能道:“观音大士,既然卷帘大将为取经事业已经牺牲了,那就由哪吒来代替好了。不过咱们有言在先,哪吒有仙职在身,.......”  

“阿弥陀佛,本座知晓,我这便回西方去禀报我佛。”  

观音大士说罢,便走了。而玉帝则下旨,让哪吒去流沙河等着,并且不能放水,因为这也算是西天取经的一难。  

然而此时,哪吒下界暂且不提,却说唐僧师徒,却已经来到了高老庄。  

但见这高老庄,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  

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  

此时那夕照沉西,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爨,条条道径转牛羊。又见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