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说服王畅出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伯温,杜如晦几个人也已经猜到了晁天叫他们前来的目的,此时一个个正襟危坐,等待晁天点将。  

良久,晁天这才缓缓开口。  

“此次,我决定成立高句丽都护府,暂时掌管高句丽军政要务。”  

“由徐达担任高句丽都护府大都督,负责军事,由耶律楚材担任高句丽都护府尚书,负责高句丽政务。”  

“高仙芝,吕将,张廷玉辅佐。”  

晁天将心中的人选定了下来。  

“臣定不负主公重托。”  

耶律楚材听得晁天之言,当即激动的站起身来,朝着晁天郑重的躬身施礼,一脸正色保证。  

耶律楚材与狄仁杰几个人是同时加入晁天麾下。  

可是却远远没有狄仁杰他们位高权重,一直以来,耶律楚材虽然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可心中却是有些失落。  

如今听得晁天将整个高句丽的政务让他全权负责,耶律楚材激动不已。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晁天如此重托,耶律楚材也同样的摩拳擦掌,报效晁天。  

“我相信你的能力,我可是将高句丽交给你了。”晁天微微一笑,看着耶律楚材说道。  

耶律楚材更加的激动,重重点头,连连保证。  

川蜀,成都府!  

汉中侯府。  

汉中侯王畅年过半百,满面红光,身体发福,端坐在上首,左右两边的书案之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美酒佳肴。  

勺子盛起鲜美无比的鱼汤,送入口中,王畅眼神微眯,舒服得不禁呻吟一声。  

通透。  

“这鱼汤鲜美,本侯喜欢。”  

王畅满意不已。  

大厅之上,川蜀文武站在两旁边,低眉垂首,静静地等待。  

王畅一遍享受美食,美酒,一边听取麾下丞相徐自义的汇报。  

“侯爷,如今川蜀百姓安居乐业,川蜀军马达到五十万,大将军徐义公坐镇汉中,时刻准备出兵均州,征讨田定,报仇雪恨。”  

徐自义低着头自顾自的说着,也不管上首享受美食的王畅有没有听到。  

“嗯一一”  

王畅拉了一个长长的声音。  

点了点头。  

“嗝!”  

“田定小儿,当年均州一战,我川蜀二十万兵马战败,这一次定要一雪前耻。”  

王畅将手中盛着鲜红葡萄酒的夜光杯放下,打了个酒嗝。  

迷离眼神之中闪过一抹狠辣之色。  

“启禀主公,镇东军晁天麾下狄仁杰拜见。”  

就在此时。  

大厅外面一个小校走了进来,禀报道。  

镇东军来使。  

双方向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根本没有任何交集。  

镇东军派人前来倒地有什么事情?  

所有人都是疑惑不解。  

“请进来。”王畅眉头微皱,呼唤一声。  

“自义,最近镇东军可有什么动作?”王畅轻声问了一句。  

丞相徐自义低着头,躬身施礼。  

“启禀主公,田定率领三十万军马征讨镇东军,与此同时,江南方天洪也领兵二十万北上征讨镇东军。”  

听得丞相徐自义的回答,王畅这才恍然大悟。  

如果他猜的没错的话,这一次镇东军派人前来就是要说服自己出兵均州本来自己也打算出兵的。  

这一次有了这个镇东军的人,正好可以趁机讨要一些好处。  

就在王畅心中暗自盘算之时,狄仁杰已经来到了大厅之上。  

王畅抬头打量一眼狄仁杰,不由得眼前一亮。  

身高七尺开外。  

面如冠玉,双眉带秀。  

二目有神,鼻直口方。  

两耳有轮,一副黑胡须。  

头戴鱼尾冠。  

身穿蓝袍,腰横玉带,足下粉底缎靴。  

眉宇之间威风凛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又不失文人风骨。  

没想到镇东军之中竟然还有如此人才。  

“镇东大将军晁天麾下狄仁杰,拜见汉中侯!”  

狄仁杰不卑不亢,朝着上首王畅躬身施礼。  

“哈哈哈…”  

王畅大笑一声,满脸笑容。  

“贵使远道而来,本侯欢迎之至,只是不知道贵使前来,有何贵干?”  

听得王畅问话,狄仁杰又是躬身施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  

“在下前来,特地是给汉中侯送上一份大礼。”  

“什么大礼?”  

“川蜀军一雪前耻的机会,京兆府以及整个京西南路!”  

狄仁杰语不惊人死不休。  

话一出口,整个大厅便响起一阵哗然之声。  

“哼,大言不惭,你说的这些地方可都是田定的地盘,你不过是晁天手下一个小吏而已,如何能够将偌大的地盘送给我们。”  

“即便是晁天,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吧。”  

大厅之中,一个中年文生站了出来,冷嘲热讽。  

狄仁杰循声看去,见得说话之人是一个肥胖中年,不屑的看着自己。  

“敢问这位是?”  

“汉中侯麾下,成都太守苏禾泰。”  

“苏大人所言不错,这些城池土地的的确确是田定的地盘。”  

“可是如今田定率领三十万大军入侵我镇东军,说是倾巢出动也不为过。”  

“京西南路乃是田定大后方,地盘兵力空虚,此时攻打正是时机,凭借着汉中侯麾下川蜀军虎狼之师,熊虎大将。”  

“夺取区区一个京西南路,恐怕轻而易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