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议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同样的,蓟州也被晁天收入囊中。  

蓟州城头之上,镇东军战旗迎风飘扬,熠熠生辉。  

蓟州失陷!  

金国元帅兀颜光战死沙场!  

二十万精锐金国军马全军覆没!  

金国再一次的元气大伤,足足将近百万精锐军马折损在镇东军的兵锋之下。  

金国算是伤筋动骨,没有四五年的时间,根本就恢复不过来。  

晁天趁此机会,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麾下地盘再一次扩大,一举成为了中原第一大势力。  

攻破蓟州之后,便再也没有其他的大型军事活动。  

晁天安排青龙军团,黄龙军团二十万精锐陈兵金国边境,厉兵秣马,做出一副即刻进攻的姿态。  

一时间金国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四太子金兀术重伤修养,兀颜光战死沙场,金国如今是要兵没兵,要将没将。  

蓟州。  

十几天的时间,蓟州已经恢复了平静,之前大战留下来的破坏此时已经全部清除,百姓安居乐业,城池之中再一次恢复了繁华热闹。  

城外两匹快马快速朝着蓟州而来。  

马上两个人俱是四五十岁年纪,为首的是一个中年文士,眉宇之间透露出一抹城府极深的气势。  

两个人来到城门口,勒住胯下战马,看着城门熙熙攘攘热闹景象,眼底俱是闪过一抹惊奇。  

“丞相,这个镇东军果然不简单,距离大战过去不到半个月,蓟州便恢复如此热闹。”  

马上之人眼神凝重的看向了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微微点头,叹了口气,眼底同样是无比凝重,没有说话,策马往城内而去。  

两个人仿佛一主一仆,进入蓟州城,便径直往晁天所在的太守府而去。  

来到太守府门前。  

中年文士二人翻身下马,迈步便朝着太守府走了过去。  

“你们两个人干什么的?”  

“这里是太守府,没事就快走。”  

太守府门前守卫的虎卫军士兵见得中年文士,当即喝了一声,一股恐怖杀意瞬间爆发出来,朝着中年文士二人席卷而去。  

中年文士感受到那恐怖的杀意,依旧是无比淡然。  

“在下金国丞相哈迷蚩,求见你们的主公!”  

中年文士鼻孔朝天,趾高气昂,自报家门。  

这中年文士不是别人,正是金国丞相哈迷蚩,同样也是四太子金兀术铁杆支持者。  

为人诡计多端,心狠手辣,在金国朝野上下,凶名远扬。  

“金狗嚣张什么?”  

“你就是金国皇帝,也得在外面老老实实等着。”  

见得哈迷蚩趾高气扬的劲头,虎卫军士兵不屑的瞪了一眼。  

一个狗屁丞相算什么。  

四太子金兀术厉不厉害?  

元帅兀颜光牛不牛?  

不还是被我们镇东军打的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瞪了哈迷蚩一眼,虎卫军士兵便转身进去禀报去了。  

虽然看不惯,可该禀报的事情还是要禀报。  

“你…”  

哈迷蚩见得自己堂堂金国丞相,位高权重,屈尊来到这小小的镇东军,竟然遭到一个小兵的白眼。  

心中气愤不已,可又是无可奈何。  

老夫不与你这等小喽哕一般见识。  

等我见到了晁天小儿,在好好的收拾你。  

哈迷蚩心里安慰自己,目光又恢复了目空一切的模样。  

“那个…哈士奇…哈什么的,叫你呢。”  

“我家主公要见你,进去吧!”  

不多时,虎卫军士兵走了出来,指着哈迷蚩说道。  

“老夫名叫哈迷蚩,不是哈士奇。”  

听见虎卫军士兵的话,哈迷蚩气的老脸涨红,咬牙切齿解释了一遍。  

“快进去!”  

虎卫军士兵没有理他,而是不耐烦的催促一句。  

哈迷蚩冷哼一声,狠狠地瞪了一眼虎卫军士兵,迈步走了进去。  

“你不能进!”  

哈迷蚩身后的壮汉刚要迈步,便被虎卫军士兵给拦了下来。  

“这是我的护卫,寸步不离。”哈迷蚩心中气愤,可还是沉声解释。  

“主公只见你,其他人一律在外面等着。”虎卫军士兵看都没看哈迷蚩,正色回答。  

“你…放肆!”  

那壮汉勃然大怒,怒喝一声,便要抽出腰间腰刀。  

“有人找事,你想死不成!”  

那壮汉刚有动作,只见得周围呼呼啦啦竟然冲过来数十名精锐虎卫军士兵,虎视眈眈将哈迷蚩和壮汉围在一起。  

见得对方人多势众,哈迷蚩拍了拍壮汉肩膀,让他在外面等着,自己则是沉这脸迈步走了进去。  

来到太守府大堂。  

哈迷蚩见得大堂之上,气氛紧张,杀气腾腾,他刚迈步进来,便觉得十几道凌厉的目光将他锁定。  

哈迷蚩微微打量了一眼大堂之上。  

上方端坐一人,年纪二十多岁,面容俊朗,眉宇之间英气逼人,气势非凡,便是镇东大将军晁天。  

旁边文臣武将,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哈迷蚩心里微微吃惊了一下,可依旧是瞧不起晁天等人。  

区区乌合之众,纵然侥幸胜了几次战斗,也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哪里是强大的金国的对手。  

“金国丞相哈迷蚩,奉命见你们的首领,那个是晁天?”  

哈迷蚩一脸倨傲之色,目中无人,冷言问道。  

“放肆!”  

“在我家主公面前如此嚣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