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中计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公对我们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咱们加入镇东军,那一天饿着肚子了?”  

“如今军中有困难,还是忍一忍。”  

镇东军的一个年老的士兵一边打饭,一边劝说。  

众人听得老兵这么说,也都不再抱怨,低着头吃饭。  

镇东军军士都顾着吃饭,没有注意到在离着他们不远处。  

镇东军军营外面的一片树丛之中,突然一阵晃动,一道黑影朝着远处快速的跑了过去。  

那黑暗之中的人影便是皂袍大将傅隆安排过来监视镇东军军马一举一动的探子。  

镇东军军营之中所发生的被河间府军马的探子看得清清楚楚,果然跟将军猜测的一样,镇东军没有了粮草,军营开始混乱起来。  

探子心中暗自欣喜,又佩服河间府节度使皂袍大将傅隆神机妙算,镇东军缺少粮食都能够算的出来。  

随即,那河间府的探子便迫不及待的跑转身返回河间府。  

一路之上,马不停蹄,也顾不得会不会被镇东军发现,策马狂奔,回到了河间府。  

将镇东军军马粮食短缺的情报禀报给河间府节度使皂袍大将傅隆。  

镇东军中军大帐。  

“河间府探子离开了?”晁天坐在帅案后面,轻声问了一句。  

“离开了,估计现在已经回到河间府了,皂袍大将傅隆那厮已经知道我镇东军粮食短缺了。”锦衣卫统领李元芳笑着回答。  

晁天微微点头,看着面前帅案上的地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笑意。  

河间府。  

“启禀将军,小的在军营外面看得清清楚楚,镇东军粮草所剩不多,小的见他们的午饭只是一人一碗稀粥,镇东军士兵颇多怨言。”  

那探子回到了河间府,朝着皂袍大将傅隆禀报。  

“你说的可是真的?”  

皂袍大将傅隆闻听得探子回报,心中暗自,所真是如此,他便可以击退镇东军,当即傅隆又确认了一遍。  

那探子用力的点了点头,一脸正色,十分确认“千真万确,小人亲眼所见,不会有问题。”  

探子十分笃定,胸有成竹。  

“好了,下去休息去吧。”  

皂袍大将傅隆见得探子如此笃定,坚信不疑,开怀大笑,随即便让探子回去休息去了。  

咚咚咚…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进来阵阵擂鼓之声,如雷贯耳,其中仿佛还夹杂着一丝丝喊杀之声。  

就在皂袍大将傅隆疑惑不已,准备出去察看之时,一个小校急匆匆跑了进来。  

“报一一”  

“启禀将军,镇东军开始攻城了,而且来势汹汹,攻城很猛。”  

“看来是镇东军没有了粮草,准备一意孤行,强攻河间府。”  

“那本将军就更不能让他晁天如愿!”  

闻听得镇东军贼寇攻城的消息,皂袍大将傅隆当即便猜测出了镇东军的意图。  

“传令本将军军令,城墙之上严加防守,绝不能让镇东军攻上城墙。”  

皂袍大将傅隆怒喝一声,然后便提着自己的钢鞭出了太守府衙门。  

整整一天的时间,镇东军都在疯狂的攻击河间府,喊杀声震天裂地,冲锋兵马此起彼伏,双方各有胜负。  

镇东军军马一连攻城三天,每天都是声势浩大的攻城。  

可是皂袍大将傅隆却细心的发现,镇东军每一天攻城的力度都会变小,那也就是说,粮草不足的后果出现了。  

士兵吃不饱肚子,哪有力气攻城!  

这一天,镇东军依旧是攻城一天,然后鸣金收兵。  

“诸位,如今时机已到。”  

“这几日我军疯狂的连续攻城,已经给皂袍大将傅隆造成一种后继无力的假象。”  

“老夫料想今夜皂袍大将傅隆必定会前来袭营,到时候我等在大营周围设下埋伏,定可大获全胜。”  

回到了中军大帐,老将军赵充国手捋须髯,信心满满。  

众人听得老将军赵充国之言,都是一阵的兴奋,这几日为了给河间府军马演戏,镇东军众将胸中都是憋着一口气呢,这下子终于有机会释放出来了。  

当即,神枪将高宠也是一阵大喜,分拨兵马,各司其职,自不用提。  

夜黑风高,突然狂风大作,将原本的皓月朗星吹的无影无踪。  

河间府城门悄悄大开,从里面走出来一队人马,为首之人正是皂袍大将傅隆。  

果然不出老将军赵充国所料,皂袍大将傅隆忍不住开始准备偷袭镇东军大营了。  

镇东军大营距离河间府不远,一来一回一个时辰左右。  

三更天,正是天地最黑暗的时候,狂风凛冽。  

皂袍大将傅隆率领整整四万军马出现在镇东军大营的附近,马襄蹄,人含枚,潜伏在黑暗之中。  

皂袍大将傅隆身高丈余,头似麦斗,眼赛铜铃。面如锅底,秤陀鼻子火盆嘴,满嘴的蒜瓣牙,满脸的胳腮胡子扎煞着,手中拿着十八节紫金钢鞭。  

正是皂袍大将傅隆。  

“将军,时间差不多了,周围派出去的探子都回来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副将在旁边朝着皂袍大将傅隆沉沉的一抱拳,汇报道。  

皂袍大将傅隆抬头看了看夜色,依旧是月黑风高,狂风却是比之前小了很多。  

皂袍大将傅隆手中钢鞭高高举起,怒指前方的镇东军大营。  

“弟兄们,镇东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胜利就在眼前!!”  

“杀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