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示敌以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在龙见得韩承虎骂骂咧咧,一脸的不爽,微微一笑,猜出来了因为什么事情。  

韩承虎是他麾下第一猛将,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他是什么脾气秉性,可能韩承虎父母都不知道,李在龙却一清二楚。  

李在龙拍了拍怒气冲冲的韩承虎“承虎,不要生气,汉贼跑了也就跑了,他们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我已经安排宋元武领兵一万前去追杀,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回来了。”  

听得李在龙之言,韩承虎一愣,随即转怒为喜。  

“那汉贼着实狡猾,不宰了他们难平怒气。”韩承虎想到战场上遇见的那个汉人将军,便气不打一出来。  

“兴许现在宋元武已经杀了他,正提着人头回来了呢。”李在龙微微一笑,显然心情很好。  

这两天与汉人交战,屡战屡胜,接连识破汉人的计策,也让李在龙心中自信不已,对汉人越发的藐视不屑。  

而与此同时,四宝大将尚师徒率领着兵马已经冲出重围,朝着新河县而去。  

“将军,那高丽军马战斗力也太低了,根本不懂得配合,一个劲儿的冲锋,就这也用不到什么计策,末将一个冲锋便能够击溃他们。”  

副将策马走在四宝大将尚师徒身边,不屑的谈论着高丽军马。  

尚师徒手捋须髯,眼睛微眯,目光之中迸发出一丝精光。  

“高丽军马虽然战斗力低下,可依旧是数倍于我军,若真的是横冲直撞,正面厮杀,固然我军必然获胜,可同样伤亡也必然会增大。”  

“远征军只有水陆兵马三万五千人,主公志向远大,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高丽半岛。”  

“若是因为战斗伤亡太大,对日后统治高丽半岛不利。”  

听得四宝大将尚师徒分析,副将方才恍然大悟,钦佩般的看向了尚师徒。  

“汉贼,哪里跑!”  

就在此时,前方黑夜之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怒喝。  

四宝大将尚师徒猛然一惊,没想到高丽军马在这里还有埋伏。  

本来尚师徒以为李在龙也就只能是在军营之中埋伏,定然不会想到在他们返回路上设下埋伏。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高丽战神。  

“传令下去,准备战斗。”  

既然高丽军马有埋伏,尚师徒片刻间便调整好了状态,马上摘下长枪擎在手中,转回头吩咐了一声副将。  

“是!”  

副将一脸严肃,应了一声,随即拨马转身离开,动作丝毫不拖泥带水。  

说话间,前方已经出现了高丽军马,漫山遍野,黑夜之中看不清到底多少军马,为首一员大将,手提长枪策马杀来。  

四宝大将尚师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他尚师徒纵横沙场,一杆长枪所向无敌,还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畏惧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在四宝大将尚师徒准备冲杀过去,临阵斩将之时,尚师徒突然想到了什么,蓬勃的气势为之一顿。  

主公让他示敌以弱,只许败不许胜,若是现在爆发实力,将对方主将斩杀,的确轻而易举。  

可是那样的话,便暴露了实力,打草惊蛇。  

想到这里,四宝大将尚师徒只能憋屈的看了一眼冲杀过来,嚣张无比的高丽将领,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有的时候,想要打败仗,怎么那么难呢。  

“冲!”  

四宝大将尚师徒有气无力的喝了一声,随即双腿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四蹄飞动,带领身后晁家军兵马迎了上去。  

双方军马碰撞在一起,黑夜之中,狭窄的小路之上瞬间爆发出惨烈的厮杀。  

“不要恋战,冲出去!”  

四宝大将尚师徒见得自己麾下晁家军士兵大杀四方,生怕这帮臭小子杀得兴起,将这些高丽军马屠杀一干二净,那样的话自己这戏可就白演了。  

随着四宝大将尚师徒提醒,一众晁家军士兵也反应了过来,不再恋战,以保命为主,紧紧的跟在尚师徒后面。  

高丽领军大将正是李在龙的左膀右臂之一,宋元武。  

宋元武其实武艺平平,能够得到李在龙信任,完全是因为宋元武是李在龙的姐夫,仅此而已。  

高丽士兵私下里都唤宋元武为“草包将军”,可见其人本领到底如何。  

宋元武挺枪拍马正好拦在了四宝大将尚师徒前面,手中兵刃猛地挥出,竟然将长枪当做大刀来劈砍。  

尚师徒见得宋元武愚蠢招式,眼神之中不屑之色越发的浓厚。  

这人是第一天上战场吗?  

面对连枪都不会使的人还要装作不敌。  

四宝大将尚师徒已经不觉得是示敌以弱了,而是赤裸裸的侮辱他。  

可是军令如山,尚师徒只能强忍着心头的怒气,长枪一挥,只是荡开宋元武横扫过来的长枪,策马绕了过去。  

此刻的尚师徒万分不想跟宋元武对战,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将宋元武打死了,坏了主公的计策。  

双方军马一个拼了命的拦截,一个只是突围,并不杀人,口号震天裂地,可真正阵亡的士兵却少之又少,场景极为诡异。  

“尚将军,伍云召来也!”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金翅大鹏伍云召率领五千军马赶了过来。  

尚师徒,伍云召兵合一处,将打一方,人数之上便已经与高丽军马相同,战斗力更是云泥之别。  

宋元武虽然武艺平平,可是眼色却犀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