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一大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哇呀呀呀!”  

“我乃是辽国皇叔麾下大将潘振彪,白袍南蛮子给我拿命来!”  

潘振彪哇哇暴叫,速度却是丝毫不减,胯下马乃是辽国北地绝顶宝马良驹,急如流星,快似闪电,说话之间便已经来到了薛仁贵近前。  

狼牙棒呼啸而至,薛仁贵面不改色,方天画戟犀利划过,与狼牙棒重重的撞击在一起。  

两人对了了一招,不分胜负,随即两马一错蹬分了开来。  

潘振彪震惊得看着薛仁贵,没想到这个白袍南蛮子,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没想到力量如此的惊人。  

辽人也属于北方游牧民族,自幼便崇尚勇武,薛仁贵如此厉害,同样也激发出了潘振彪的战意。  

潘振彪大喝一声,拨转马头,抡起狼牙棒再次朝着薛仁贵轰击而去。  

两个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潘振彪不愧是辽国皇叔耶律洪麾下虎将,狼牙棒在他的手中发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威力。  

薛仁贵方天画戟依旧应对自如,任凭潘振彪的攻击多么的凶猛,薛仁贵依旧是攻击犀利无比,每每一连串的攻击,怒龙里北海,痴虎下南山一般,让潘振彪手忙脚乱,捉襟见肘。  

潘振彪手中那狼牙棒虽然威力巨大,势大力沉,大开大合,可是在灵巧速度方面却差之千里。  

薛仁贵方天画戟攻击之时,梨花暴雨一般,漫天的银光闪烁。  

不等狼牙棒攻击过来,便已经悍然出手,让潘振彪不得不将招式收回来防御,郁闷不已。  

短时间内,潘振彪凭借着大开大合,势大力沉的勇武还能够与薛仁贵斗得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可是时间一长,潘振彪笨拙的招式之中缺点便显露无疑,渐渐的落了下风。  

面对薛仁贵依旧狂风骤雨般的攻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左支右绌,捉襟见肘。  

潘振彪越打心中越是震惊,没想到南蛮子之中还有如此厉害的人物,五六十个回合过去,潘振彪已经是精疲力尽,全靠着经验苦苦支撑。  

当即,潘振彪手中狼牙棒猛地横扫,荡开薛仁贵的方天画戟,卖了一个破绽,转身拨马,朝着辽军军阵狼狈奔逃而去。  

“哪里跑!”  

薛仁贵见得潘振彪要跑,那里让他这么容易,大喝一声,将方天画戟放在马上,张弓搭箭,连珠箭两支羽箭一前一后射向潘振彪。  

刚刚薛仁贵射杀两个辽军将领之时,潘振彪在军阵之中看得清楚。  

此时逃跑,已然是万分的警惕,小心薛仁贵那百步穿杨的弓箭。  

听得身背后薛仁贵大喝一声,潘振彪就知道他要用箭射自己,当即在马上一转身,来了个镫里藏身,躲过了第一支羽箭。  

可是等潘振彪刚一起身,连珠箭第二支羽箭紧随而至,潘振彪一个没留神,一箭正中潘振彪的左肩膀上。  

那羽箭力量极大,直接穿透了潘振彪肩膀,一蓬血雾顿时迸发出来,疼的潘振彪惨叫一声,狼牙棒也扔了,狼狈逃回了辽军军阵之中。  

“皇…皇叔,末将…末将无能,请…请…请皇叔责罚!”  

回到军阵之中,潘振彪捂着受伤的肩膀,满面的狰狞,来到皇叔耶律洪身前请罪。  

见得自己的大将潘振彪身负重伤,皇叔耶律洪心中怒气也消减不少,沉着脸让他下去休息。  

潘振彪千恩万谢,转身离开军阵,返回辽军大营之中。  

晁家军军马见得薛仁贵又胜利一场,士气更盛,呐喊之声越发的洪亮,直入云霄。  

“皇叔,末将请战!”  

就在皇叔耶律洪愁眉不展之时,突然,旁边冲出来一员辽军战将,朝着皇叔耶律洪沉沉的一抱拳,怒声喝道。  

“哈哈哈,有将军出马定能够马到成功!”  

皇叔耶律洪见得冲出来的战将,当即转忧为喜,大喜过望道。  

辽军军阵之中冲出来的那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号称皇叔耶律洪麾下第一大将的前军虎将刘世奎。  

但见得刘世奎:  

戴一顶狮子卷缨盔,面似朱砂涂就,两道青眉,口似血盆,海下一部短短竹根胡:身穿一件锁子红铜甲,坐下一匹昏红马,手执两柄铜锤。  

刘世奎此人祖上是汉人,被辽国军马俘虏到北方之后,这才加入辽国,刘世奎一出生便是力气大的惊人。  

成年之后更是拥有九牛二虎之力,万夫不当之勇,一对铜锤在辽国罕有敌手,在辽军战将之中,也是能够排进去前五名的存在。  

当即皇叔耶律洪大喜过望,让刘世奎出战。  

一众辽军军士见得刘世奎出马,也都是精神振奋,纷纷呐喊着为这位第一大将摇旗呐喊,加油助威。  

“兀那白袍南蛮子,休得猖狂,刘世奎来也!”  

刘世奎怒喝一声,胯下战马四蹄如飞,冲出阵去,两柄铜锤挥舞,直奔白袍将军薛仁贵。  

“将军,此人乃是耶律洪麾下第一大将,刘世奎,一对铜锤罕有敌手。”  

晁天旁边的刘振南轻声介绍道。  

“嘿嘿,第一大将,俺就喜欢这第一大将!”  

还没等晁天开口,现在晁天马前的紫面天王雄阔海咧开嘴嘿嘿一笑,抄起那特大号的板斧大步流星冲了出去。  

晁天见得紫面天王雄阔海冲出阵去,苦笑一声,也没有阻拦,别看紫面天王雄阔海是步战将领,那刘世奎还未必是他的对手。  

“薛将军,你已经出大风头了,这个辽狗叫交给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