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守规矩的人,与不守规矩的人(2/3)
“可能是门当户对吧,云家在夏朝的贵族里面算是中上品,本身的实力和底蕴更是吓人,听闻族中老祖有六境的强者,还不止一尊!”
“而反观郑家,这些年虽然贵为王族,可族中似乎一年不如一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寻常的王族肯定已经不愿意与他们联姻了吧…如果我是郑王女,我也会将自己目光放在比自己次一些地位的人身上。”
老黄才放下茶盏,又听另外一名妇女鄙夷道:
“这郑王女也是活该…在王城听我家去做生意的老东西说,郑王女特别瞧不起平民百姓,甚至家中招募的园丁和一些下人,都一定要沾个一官半职,或是出生优良,这会儿家道衰落,看她日后还怎么神气!”
“而且上次老娘可是看着她一脸阴黑着从孟驮州离开的,肯定是在咱们州主那里吃瘪了,哼,送你们几个字——看她几时完。”
这妇人也是彪悍,虽然孟驮州山高皇帝远,但敢这样在下面嘴碎王族的,也还是需要不小胆量,一旁的几个爷们儿给她的言论吓了一大跳,疯狂给她使眼色,让她不要继续说了。
那妇人翻了个白眼,虽然胸口处有千百不快,却还是闭上了自己的嘴。
她相公当初去了王城,可是给那郑王女的下人刁难了许久,她当然对这个女人不爽。
德不配位。
明明没有什么本事,却要仗着自己王族的身份飞扬跋扈,实在惹人厌烦。
白给听见妇人的谈论,脑海想到了那日郑王女之女在将军府向他索要签名的场面,忍不住发出了声感叹。
这样的妈,竟然能教出如此知书达理的女儿,简直造化弄人!
“不过听说这一次郑王女还会来参加这一次的书茶剑会,因为不知道是不是又盯上了其他的贵族,想要联姻…”
“唉…只是可怜她家的那个女娃子咯。”
一名老人抠了抠脚,嘴里如是叹息着。
“如果真是因为郑王女家中无甚底蕴而发起的联姻,只怕日后她的日子可不好过。”
那名方才住嘴的妇人一听这话,阴阳怪气讥讽道:
“有什么样的妈,自然就有什么样的女儿,生在那样的家庭,你指望她的女儿会是什么好东西?”
“夏朝历届税法变革,哪一次郑王一族不是要求加深商人与农民税务?我家那老头子这么大年纪,整日里跑东跑西,赚点钱容易吗?”
“王族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妇人牙尖嘴利,越骂越起劲,脸上浮现出了快意的红。
反正这里的话,总也不至于顺着风吹到王城去。
再者就算飘过去也没有什么关系。
民间咒骂王族的也不是一人两人了,孟驮州离王城那么远,王族纵然是不小心听在耳中,也懒得去计较。
“我倒巴不得郑王女干过的坏事儿全在她女儿的身上报应,赶紧给他们家绝了后才好!”
妇人犀利又愤懑的言辞,听得在场的人们都笑了起来。
骂街的女人在孟驮州里可不少见,大老娘们儿平日里闲着没事甚至都会吵上几句,过把嘴瘾,但像妇人这样直接骂王族的也不多见,看来也是聚集了许多年的怨念无处发泄,今儿个一并爆发了出来。
那下棋的老人回头看了一眼白给,一把抓住胡子捋了捋,笑道:
“小哥儿,见你是个生面孔,不是孟驮城的人么?”
白给点头。
“我是翰林院的学生,对孟驮州举行的书茶剑会很感兴趣,所以想来看看。”
茶馆子里头的人一听白给是翰林院的学生,顿时一阵唏嘘,毕竟翰林院在他们的眼里,可不是什么寻常人家能够进去的地方。
能够进入翰林院的,除了要会读书,家中多少还得有一些底蕴才行吧…
这些人对于翰林院的收生机制并不了解,但总的来说,他们想的也没有什么错。
白给这样的寒门弟子能够进入翰林院,确是极为罕见的例子。
大部分没有什么背景的书生最后去王城应试,也多是考进白马书院等私人大贤开设的书屋。
翰林院本身每年收入的寒门弟子极少。
有时候甚至连续数年也都没有一例。
在众人的窃窃议论之中,那嘴尖妇人走到了白给的身边,带着一脸尴尬怂怕的笑容,双手搓了搓衣角,腆着脸开口道:
“这位公子…方才贱妇那些荒谬之言,实在是早晨醪糟喝多了,酒劲上了头,说的尽是些胡话,您可千万别放在心里,也…千万不要与王城的老爷们说吖。”
白给闻言笑了笑。
“夫人放心,在下不会乱说。”
“况且…在下也不喜欢郑王女此人。”
这个世上的事都是这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郑王女以前干出的那些恶心的破事儿,本身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
听到白给这话,那妇人也才呼出一口气,拍了拍自己结实饱满的胸脯,放下了心。
“不过夫人今日的话,可不能再随口挂在嘴边了。”
白给淡淡说着,若无其事的语气,却让那牙尖夫人浑身发冷。
“书茶剑会开宴在即,可不止在下一人来孟驮州,也决非所有人都像在下这样好说话。”
“祸从口出,纵然你有诸多不满,也知道大家同你一样不满,可你不该说出来。”
白给侧过头,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