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伏羲大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光芒逐渐消散,王腾直接跟上萧火,遁入乱古空间内随着光芒进入到另一个空间。  

只见入眼的一切,让他大吃一惊。  

仙泪绿金虚空缠绕,不断交织,形成一条条锁链,贯穿九口血红色的古井,古井之中不断涌出鲜红的血液。  

又是九口血井!  

不同的是这一次古井开始涌出血液,血液熠熠生辉,闪动着红色神芒,神芒之间充满了无上威力,一阵阵圣威弥漫开来,王腾感觉到一丝丝熟悉。  

突然,他神情震动,这血液的感觉竟然就是上一次得到混沌珠的同源气息!  

难道?  

太恐怖了,王腾面色大变。  

这九口血井竟然是古之混沌圣人的血液染成?  

圣人就算在远古也是不可侵犯的无上存在,而且混沌体的圣人那绝对就是顶尖一类,谁能将他斩杀,并且将浑身血液灌入古井?  

不但混沌体圣人之血涂遍古井,而且仙泪绿金贯穿九口血井,如此大的手笔,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这已经是王腾第三次见到九口血井。  

第一次紫山之中,第二次仙府世界内的小世界,第三次至尊秘境。  

王腾周身有些发冷,如此恐怖的一幕,就算不是大帝也是可以证道的存在布下,意欲何为?  

九口血井矗立在中间的道台之上,流出的圣血布满整座道台,仙泪绿金有规则的舞动,好似井下有神秘力量催发神金。  

圣血威压之下,王腾甚至都不敢直视太久,宛如万千根神针刺穿双眼。  

血井前方,有一个案桌,上面放着一个锦盒。  

血井后方,一座百米高的雕像熠熠生辉。  

神像男子双眸看穿万古,时间更迭,本源流淌,犀利睿智。  

长发剑眉,一袭长袍气质非凡。  

沉稳的面容透露着无尽沧桑。  

左手法印流淌,阴阳二气环绕,先天八卦缓缓浮现。  

右手托着一座龙头石碑,一则则大道法则从中散出,而后一缕缕帝威浮现。  

一股惊天的气息席卷苍穹,哪怕是一座雕像,给王腾的感觉宛如面对真人一般。  

这是....大帝!  

至尊秘境竟然有一位大帝雕像!  

难道传说的至尊是一位大帝!  

这个秘境是大帝传承!  

但是这是哪位大帝,王腾一点都认不出!  

“扑通!”  

萧火直接跪在了雕像面前。  

“晚辈萧火,拜见伏羲大帝!”  

伏羲大帝?  

王腾一惊!  

这竟然是伏羲大帝的传承?  

萧火竟然有如此机缘,能得到伏羲大帝传承?韭菜长势喜人啊!  

伏羲大帝是荒古时期的第一位大帝,创造八卦图,帝兵乃是伏羲龙碑,好似神话时期一位古天尊尸体通灵,结出轮回印。  

更加早于狠人大帝,无始大帝。  

关于伏羲大帝记载太少,原著也仅仅一句话概括了,在叶黑仙三斩道渡劫时候,和狠人大帝,无始大帝一同出现,形容是“和狠人,无始一样的“狠茬子”的恐怖存在!”  

但是这个至尊和伏羲大帝时间对不上啊,难道有什么缘由?而且伏羲大帝的后人不是风族吗,怎么会传承给外人?  

王腾继续查看萧火!  

只见萧火恭敬的磕了三个头。  

然后面色激动,起身直接走向案台。  

双手颤抖的将那个锦盒捧在手里,神色兴奋将盒子打开。  

“哗啦啦!”  

一道满天星河灌溉虚空,无尽的星域重叠挤压,转而诸天阴阳调转,日月同辉,昼夜颠倒。  

一座星域化成得八卦图覆盖诸天万界,观象取物,万物瞬息变化,全都离不开八卦图的变化。  

卦象,爻象,演化万物,诸天神灵皆可通过八卦图衍生。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  

神芒诸天,转而摄入萧火的体内,一轮八卦道迹印刻于眉心之间,神韵十足。  

“轰隆!”只见萧火的修为直接爆增到四极秘境,简直犹如神话一般,一个人夸了整个境界。  

不过萧火也知道利弊,没有继续突破修为,而是不断的压制,重新祭炼轮海和道宫两大秘境。  

足足运行了三次,这才将这股庞大的精气压制住,慢慢运行炼化。  

“哈哈哈哈,机缘于我,一朝得道!”  

萧火忍不住内心的喜悦,放声大笑。  

他丝毫不担心,因为没有传承之印的加持,根本进不来这里,只能在外围得到一些机缘。  

大笑之后,萧火又望向九口血井,眼中流露出贪婪之色,仙泪绿金,圣人也会动心的神物。  

不过研究了一番,也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忍痛割爱,向着神像走去。  

“萧火,快,去取的至尊血骨,助我复活!”萧霸天忍不住大喝,眼眸兴奋贪婪。  

萧火点点头,来到神像面前。  

“请恕晚辈无礼!”萧火恭敬的拜了拜。  

按动脚下一个石块,只见百米高的神像轰然粉碎,化作无尽尘埃,飘散空中。  

一副银光闪烁的玉骨漂浮在空中。  

玉骨银芒闪耀,成人状盘坐虚空,表面呈一种流银神韵,古老而繁奥的符文,烙印在骨骼表面,周身九色光晕环绕玉骨,无尽无垠的神威,弥漫虚空,一股浩瀚威严,让萧火都忍不住跪拜。  

“这...这就是至尊血骨?”萧火忍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