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重头再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忽然,韩英反应过来,丝丝冷笑,“好一个求和!好一个求和啊!  

你们魔族真是杀人诛心啊!”她从殿上走下来,步步紧逼,“你们杀我兄长,葬送八万神威堡将士,现在居然来求和!  

有你们这样侮辱人的吗?!  

不准!我神威堡不接受魔族任何劝降求和!!!”  

这么一说,大家都懵逼,然后理解了。  

“狗东西魔族!竟然敢侮辱我们人族!”  

“就是,坚决不求和!你们要打就打要和就和,当我们人族是什么了?!我赞成韩英大统领的抉择!  

神威堡要死就死,绝不接受任何侮辱性质的求和!!!”  

魔族使者更加懵逼了,什么啊?!  

我们真的是来求和的啊,而且无比有诚意!  

等等…她刚才说什么?  

她兄长被杀了?  

也就是说韩双死了?!  

这个消息不由得让他心中巨震,难道说人族现在群龙无首?!  

不对不对,这不可能!  

这绝对是孔明先生为魔族设下的陷阱!  

我绝对不可以盲目大意被骗了!  

调整好心态,魔孔明所扮演的魔族使者直接弯腰说:“请人族与我们议和,我等愿意退出马鞍山!”  

“什么?!退出马鞍山?!那你们魔族岂不是只剩下万魔窟了!”  

魔使抬起头来,诚恳道:“没办法,为了释出诚意,我们军师说了,愿意归还马鞍山!并且向人族历代因战争而死亡的先贤赔礼道歉!”  

这么一说,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不会吧?魔族疯了?还是说他们真的厌倦了战争?!”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有陷阱!”  

“嗯,对,一定有陷阱!”  

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但是内心又多么希望能够真正收复马鞍山!  

只要收复马鞍山,不管他们贡献如何,都可以出去吹牛哔、名垂青史了。  

而且,这也是历代神威堡的夙愿,没想到韩双一死就可以实现了。  

谁知,韩英还是辞严义正的拒绝了,“休想!  

你们魔族才害我神威堡八万将士,就想跟我们议和?门儿都没有!!!”  

这一次鲜有人附和。  

魔孔明不由得闭嘴了,直起腰身说:“那就等着我们给蛮族让道吧!”  

众将领顿时坐立难安。  

蛮族可是比魔族还要难缠的对手,主要是蛮族跟人族基数一样多,不像魔族,走的是精英路线。  

因为蛮族个个都是精英战力…  

“哼!”韩英却霸道无比,“我们神威堡能受得了你们魔族同样也能守得了蛮族!”  

但是她这番话落到其他人心里就有点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了。  

“既然这样,那我便回去了!”魔孔明心中无奈,看来孔明先生这是要逼我啊…  

他不认为一个小小的韩英敢拒绝他。  

她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那么人是谁呢?答案呼之欲出,肯定是一直还没露面的孔明先生!  

或许,对方一开始就看穿了他的意图,故意不让他求和。  

“哎,难啊…我该如何迎回魔族太子啊!”  

其实,魔族一开始发动攻势就是为了促成议和谈条件——施压要求神龙皇朝归还魔族太子。  

但是现在局面完全失控,由他们魔族来求和了。  

本来他还妄想着通过恳求神龙皇朝归还太子,结果对方根本和都不和,这让他心里十分难受。  

他就感觉自己所预设的所有大计都被人看穿了,没有达成任何一个目的。  

“孔明先生,当真恐怖。”  

“回去?还由得你回去吗!”韩英厉声叫道,大殿内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魔孔明见情况不妙,急中生智,忙说:“且慢,我愿意出卖一条消息保住自己的性命!”  

“哼,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你们可自行斟酌。”说完,魔孔明赶紧吐出惊天消息,“魔皇帝尊已死,眼下军中大乱,自顾不暇,这也是我们魔族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求和的根本原因。”  

“什么?!”  

一听这个,众将领不由得惊喜的站了起来,这岂不是说他们东土可以安宁很长一段时间了?!  

见大家这个反应,魔孔明心中窃喜。  

他就是要这个效果。  

向孔明先生坦承,我们魔族已经很惨了,不要赶尽杀绝!  

韩英智商在线,冷笑道:“又想设置陷阱,让我们去强攻万魔窟是吧?我告诉你,这次没人会上当!”  

“不不不,我们魔族只想求和。”  

“哼!受死吧!”韩英雷霆出手,一拳轰去。  

魔孔明赶紧闪开,化为一团魔气遁逃。  

“给我追!”  

“好急性子的女将。”魔孔明站在一片不知名的沙漠中回身感慨。  

刚才,他倒不是怕了韩英,只是在人族大本营,他还是有些慌的。  

万一杀出一个旭照九阳,他不就没了?  

“哎,还是回万魔窟,从长计议。”  

紧接着,他开始转身然后吓了一跳。  

这怎么可能!我背后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  

只见这人翠衣绿冠,背影给人一种很宁静的感觉。  

没有敌意,也没有杀意,更没有任何武者气息。  

但是却让上游道王实力的魔孔明心悸不已。  

“你是何人?”魔孔明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