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最后的赌徒(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劣化版暗域的侵蚀下,周围的触手与蠕虫渐渐的被同化腐蚀,露出了其内的方塑。  

方塑看着逐渐远离的秦楠,伸出右手,右眼中魔力闪耀,光芒涌现,液态的能量覆盖了流下的鲜血。  

源初空间逆转!  

方塑的右手虚空一握,星外生命体下方的空间一瞬间,仿佛被定格了一般,完全凝固。  

下一瞬间,大量的鲜血喷涌而出,数不清的触手与蠕虫被空间扭曲挤压,化为干扁扭曲的残肢遗骸。  

失去了触手的束缚,秦楠的身躯自高空中缓缓落下。  

速度不算太快,衣服的边角也没有变形或者被吹拂的迹象,仿佛丝毫没有受到引力与风的影响。  

比起落下,更像是缓缓回归到最开始的位置。  

方塑脚踩踏虚,从祭坛上一跃而起,伸手接住了秦楠。  

在源初之瞳的帮助下,方塑对以自身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进行了逆转。  

所有的事物都应遵循源初逆转的规则,从逆转的始,去到到逆转的终。  

同时也是从开始的终,回到了的始。  

也就是从现在,回到过去,如果顺应空间的变化,则不会有问题。  

而如果试图与空间的规则相对抗,拒绝回到过去的点。  

那就会与空间相对抗,受到空间的挤压与扭曲。  

于是,所有的触手与蠕虫,包括那些试图攻击方塑的魔怪,全都在空间的扭曲与挤压之下化为了干扁扭曲的残肢。  

毕竟空间的扭曲与挤压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够进行对抗的。  

即便是方塑,如果不是使用者,而是被使用者的话。  

在没有终末之瞳的情况下,方塑如果强行与空间规则相对抗,他也要受伤。  

而如果这个时候敌人顺势进攻,那可就不是受伤这么简单的事了。  

除非他愿意顺应空间的回归,可那样也有落入敌人圈套的风险。  

而且一般来说,战斗的时候面对这种招数,一般人首先选择的,多半是反抗。  

毕竟,在不清楚对方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的情况下,没什么人会愿意去顺应对方的攻击。  

除非那人能够一眼就看出敌人能力的本质。  

在方塑接住秦楠之后,空间的回归已经结束了,星外生命体在停顿了一瞬间之后,发出了愤怒的嘶吼,大量的触手与蠕虫再度袭来。  

除此之外,还衍生出了大量的飞行魔怪,向着方塑围来。  

方塑身躯半空微蹲,踏虚浮现,向着原方向返回。  

他没法在带着秦楠的情况去对付星外生命体,其次,吴以南和李沐沐的安全也需要有所保障。  

风系魔法—驭风!  

在驭风的辅助下,方塑在空气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速度增幅。  

面对着紧追而来和来自四面八方的魔怪,方塑脚踩踏虚,高度再次提升。  

越往外,压力越小,因为先前利用东方老师所给的银色水晶所召唤出的魔兽依然存在。  

火系魔法—陨石炎爆!  

方塑单手抱着秦楠,左手向后,展开一道巨大的火红色术式,从中爆发出一团巨大的火属性陨石状能量体。  

能量体朝着紧追方塑而来的飞行魔怪与触手落去,魔怪们刚刚想要后提,能量体就自动引爆了。  

方塑落到地面,右手虚握,空间逆转!  

地面上想要包围方塑的魔怪尽皆化为残肢。  

而方塑,则借此机会跑回了银色水晶所在的地方。  

此时的方塑可谓是油尽灯枯了,最后的魔力都用来施展陨石炎爆,阻止那些追过来的魔怪与触手了。  

那之后连施展踏虚的魔力都没有了,落到地面后只能用自己仅剩的力量施展出了最后一次小型空间逆转,开辟出了最后一条道路。  

方塑的体表已经开始龟裂了,裂缝浮现,身体自动愈合,但还没愈合成功,又再度龟裂,且范围更大了。  

方塑的双眼此时已经是近是一片黑暗了,璀璨的星光与银河变的微弱无比,这幅躯体已经无法支持它们的存在了。  

如今的方塑只不过是在进行死撑罢了。  

星外生命体还在不断地衍生魔怪,但召唤水晶召唤出魔兽的的速度却越来越慢,逐渐的被压制住了。  

如今属于方塑的安全领域越来越少,大量的魔怪正在一步步逼近方塑。  

方塑将秦楠放在李沐沐和吴以南的旁边,三人都失去了自主意识,处于昏迷状态。  

“我一定会让一切都恢复的。”  

方塑的右眼再次迸发出刺眼的光芒,右手手持格拉墨,摇摇晃晃的身躯在即将倒下之际以格拉墨作为支撑,稳住身体。  

源初形态逆转!  

右手为剑,剑指从三人的体表虚空划过,三人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变化,仿佛在进行时空逆转一般。  

方塑并非是让三人陷入时间回归,而是让存在于三人体内,那不属于人的存在陷入形态回归。  

生命与时间,都是属于神明的权柄。  

凡人若是要想涉及其一,根本不可能。  

强行涉及,只会惹来神罚。  

若是想要涉及两种,那就绝无可能,哪怕是神祇,也只会惹来灭亡。  

所以方塑如今做的,既非生命,也非时间。  

而是因果。  

有诞生,才有终结。  

源初与终末则是看见事物的诞生与结束。  

方塑如今便是以源初看到三人体内那不属于人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