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沈从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从海和魏英泽的事情并不算大。  

这两人实力都不强,没闹出人命来,也没打碎太多东西,教训一下也就完了。  

特别是那魏英泽,本身年纪小,改正态度又好,韩铮都不知道该教训对方什么了。  

相比之下,沈从海就有些不知道好歹了。  

“韩铮!你这荡魔司的走狗鹰犬凭什么来管我?就算杀了那小子,我天罡门也担得起!”  

韩振的脸上露出一丝冷色,大步走到沈从海身前。  

每走一步,他身上的气势便强上一分。  

那股强大的气息甚至给沈从海一种将要窒息的感觉,让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直到此刻他才知道,自己跟韩铮的差距究竟有多么大!  

韩铮伸出手来,轻轻拍打着沈从海的脸,动作极具侮辱性,但沈从海却连闪躲都做不到。  

“沈从海,你不长脑子也就罢了,就连记性你也不长啊。  

黑石县的事情你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当初我只是一个武馆学徒,我都敢将你关进大牢。  

现在我是山南道荡魔司的荡魔校尉,你认为我管不了你?  

走狗鹰犬?这话也是你配说的?  

铸兵大会你是别想参加了,去潜江府大牢里面蹲着去吧!”  

沈从海这件事情并不重,像魏英泽那样表个态就没什么问题了。  

但他偏要死鸭子嘴硬,还敢在这里对韩铮出言不逊。  

按照规矩律法,就算杀不了沈从海,也能将他扔进大牢里面脱层皮!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忽然传来。  

“韩大人,我弟弟不懂事,冒犯了韩大人,我代他向韩大人你道歉,不知韩大人能否大人不记小人过,饶过他这一次?”  

人群分开,一名身穿白衣,容俊逸阳刚的青年武者大步走过来,面容平静的看向韩铮。  

韩铮认得眼前这人。  

沈从海的大哥,天罡门年轻一代第一人,早在当初韩铮是个武馆学徒时,对方便已经是玄罡境高手的沈从云!  

当初第一次见沈从云时,对方便可以直接威胁张天养交人,而现在,他却要用商量的语气跟韩铮说话。  

韩铮的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我并非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况且沈从海与我也算是黑石县的老乡了,我当然不会将事情做的那般绝,原本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  

方才还被羞辱的面红耳赤的沈从海此时又支棱了起来,不服不忿的看向韩铮。  

他一辈子都在怨恨自己的哥哥,怨恨他夺走了自己的一切,跟他比自己不论做什么都是废物。  

但在关键时刻沈从海却也不得不承认,只有自己大哥来了,自己好像才有了底气一般。  

沈从云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韩铮愿意妥协便好,眼下铸兵大会召开在即,他也不想惹是生非。  

但下一刻,韩铮的面色忽然一冷:“我可以不在乎沈从海出言不逊,但荡魔司的威严却不容挑衅!  

什么叫做走狗鹰犬?我荡魔司是谁的走狗鹰犬?  

麻烦沈兄你解释解释,什么叫做走狗鹰犬!”  

沈从云收起笑容,沉声道:“看来韩大人你今天是不想给我这个面子了?”  

“你的脸面能给,但荡魔司脸面谁给?  

沈从海不去潜江府大牢里面待一阵,岂不是谁都能羞辱荡魔司?”  

“但我若是不想让韩大人你带走我弟弟呢?”  

沈从云猛然踏前一步,站在沈从海身前,周身一股森冷的寒气骤然降临。  

这正是天罡门四大罡气之一的北辰冰魄神罡!  

“你拦不住!”  

韩铮踏前一步,一只手直接向着沈从海抓去。  

沈从云微微皱眉,周身极寒之力闪耀,仿若可以冻结任何力量。  

同时一股极致灼热的气息从他周身爆发而出,宛若焚天。  

冰火两种力量在沈从云周身激荡着,那股罡气力量之强大,简直让所有玄罡境的武者骇然。  

周围有些识货的武者已经看出来了,沈从云竟然同修了天罡门四大罡法中的北辰冰魄神罡与离火祝融真罡!  

一人身具两种罡法,这在整个江湖上都是极其少见的。  

天罡门本就是以罡法出名的,其罡法之凌厉强大,同阶少有。  

并且天罡门的功法对于玄罡境的理解也是冠绝其他宗门,所以天罡门出身的弟子在玄罡境的时候,战斗力几乎是最强的。  

眼下沈从云便是玄罡境巅峰,同时也处在天罡门武者战力最为巅峰的阶段。  

韩铮的凶名他们听说过,但跟沈从云交手谁胜谁负,那可还是个未知数。  

此时感受到沈从云身上那股强大的罡气力量,韩铮微微一挑眉。  

在黑石县的时候韩铮便听说过,沈从云有多么的惊才绝艳。  

第一次见面,沈从云便曾经以势威逼张天养,逼得对方交出沈从海。  

这次双方第一次交手,韩铮也能直观的感觉到沈从云的强大。  

那股罡气之凛冽强大,若是是毫无顾忌的出手甚至能斩出百丈罡气,摧城撼地!  

不过沈从云明显很有分寸。  

此时他就算是出手,也一直都收敛着力量,使得力量凝聚在周身一丈之地,没有肆意外放。  

韩铮周身气血沸腾冲霄,那股强大的气血之力宛若狼烟高耸入云,甚至隐约在他身后凝聚出了一副龙象擎天图录。  

同时黑天如来魔佛相之力爆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