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二十四帝相传位(3/4)
胜过了师弟,再不忿也不迟。”
袁扬圣神情一僵,倒是一时哑火。
这几日切磋,尽管彼此间都默契留了手,但两人还是不难看出陈珩的游刃有余。
“浮玉泊那时便斗不过陈兄,怎到了夔御府当真传,还是打不赢?”
袁扬圣心下无奈,挠一挠头。
而许稚看向陈珩,神情郑重了几许,问道:
“不知师弟对于这道廷招揽,是何作想?”
陈珩微微一笑:
“如今我是玉宸中人,行事时候难免会叫人联想到门中,更莫提是同正虚姬氏牵扯上干系的这等大事了。
那位五皇子是个聪明人,应也知晓这其中利害,故而才未多言什么。
不过对于这众天宇宙…”
陈珩此时停了一停。
他忽抬头看天,目光透出一股湛湛精光,亮如炬烛,叫人难以逼视,片刻后才感慨言道:
“前古诸圣,二十四帝,阳世幽冥,万道正法——
似这般的昭昭大世,能够有幸置身于斯,去见证如此的宇宙天地。
两位,我着实不胜欣喜!”
这语声虽并不甚高亢,却透着一股慷慨振奋之意,似可震裂长空,叫许稚、袁扬圣也为之感染,心中亦是一股豪气顿生。
“三气混沌,虚生自然,此方众天宇宙之玄奇,当真是令人难以估量。”
陈珩将手中那封姬玚所赠的铜书拿起,定目半晌,心下便也有了答案,暗道:
“将来之事姑且不论,不过有了这解阵之法,于我而言,北屏山的那座守山阵已不再是阻滞,旬日可破!”
与此同时。
羲平地外,幽深星河当中忽见芒光隐动,继而一条璨然虹桥便跨空飞来,首尾一缠,就变作一座也不知连绵几千里的庞大宫宇,清光皎皎,照遍虚空,似忽在暗中亮起了一颗明星,光华夺目。
而待姬玚入得主殿坐定,令一班女侍、乐姬退下后,那老者在下首犹豫几合,终是有些不解,行礼问道:
“主上若是欲招揽那位陈珩,何不——”
“不亲身走上一趟,何以示诚?且便无我出面,他们破阵也是必然了,那么区区锦上添花之事,更是要亲手为之了。”
似看出那老者心思,姬玚微微摇头,打断道:
“如此年轻的一品金丹,便是放眼前古,也是人中之杰了,我亲自来上一趟,并不为过。
且在那方地陆当中,日后前途最是可期,也或是最有可能我同我交好的,也仅陈真人这一位了!”
羲平地中虽有生灵数百亿,但值得姬玚另眼相看的,其实陈珩、陆审、崔钜、袁扬圣、许稚这五人而已。
其中陆审、袁扬圣两人分是出身于少康山和夔御府。
这两家同正虚道廷关系冷淡非常,不像八派六宗一般,素来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应付,姬玚自也不会多费功夫,自讨无趣。
而许稚身后的无生剑派牵扯太多,若非万不得已,姬玚倒也懒得平白去趟浑水。
至于崔钜。
他身后的那位尊者却与姬玚的三兄相善。
不论其他,单此一项,便注定了他姬玚与崔钜绝不是一路人。
那看来看去,能值得姬玚倾心拉拢的,也仅是一个陈珩了!
“十大魁首,道君亲传,一品金丹,更还在同境斗败过陈玉枢的化身,说来也是有趣,那位魔师的名号,便是远在正虚,我亦有所耳闻…”
此时姬玚感慨一叹。
顺着他目光看去,只见嵌在殿顶一颗圆润明珠垂光,在那光中,可清晰看得羲平地内的一应景状。
“而我本以为自己已足够重视这位陈真人了,亲眼一看,却还是有些低估了他的能耐,六境能运出那等强绝剑法来,真是当世奇才!
枚先生所言无差,为了这位,我果然值得来上一趟!”
“枚先生?”
老者闻言吃了一惊,猛抬起头来,眼中浮出一丝错愕之色。
太史令枚公兴,这位道廷的忠实拥趸为了避免前古仇家的围杀,素来是行踪渺渺,以至于外界流传有枚公兴早已身死的传闻。
也就是他们这等道廷中人,才清楚知悉枚公兴不仅好端端活着,还为了道廷大业,一直在暗中出力。
不过似枚公兴这等大人物,竟会对姬玚专门出言提点,且还是要姬玚来招揽陈珩,以充实羽翼?
联想到如今道廷太子尊位还悬而未决,姬焕诸子都在暗暗较劲的这境况。
老者只觉自己是猜得了什么东西,热血上涌,一时脸热心跳。
“难怪,难怪!我说主上先前分明是打算拜山真武,却怎又半途转道来了这小小地陆。原来是枚公兴出言提点过,这便说得通了!”
老者将头一低,忙掩了炽热眸光:
“枚公兴出面,他定看出了陈珩的不凡来!
而他这等大人物竟有此行事,说不得便是想扶五皇子上位了。常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不得我日后亦可在道廷身居显职,位列公卿了!”
在老者心绪激荡时候,那自方才露面以来,便从未出过一言的童子忽看向姬玚,淡淡道:
“不仅如此。”
姬玚对这童子极是看重,见他开口,更从座上起身以示郑重,温声请教道:
“钟老意思是?”
“太乙神雷。”
“太乙神雷?”姬玚神情第一次真正动容。
“那陈珩身中气府一派阳乾之气,窍生
袁扬圣神情一僵,倒是一时哑火。
这几日切磋,尽管彼此间都默契留了手,但两人还是不难看出陈珩的游刃有余。
“浮玉泊那时便斗不过陈兄,怎到了夔御府当真传,还是打不赢?”
袁扬圣心下无奈,挠一挠头。
而许稚看向陈珩,神情郑重了几许,问道:
“不知师弟对于这道廷招揽,是何作想?”
陈珩微微一笑:
“如今我是玉宸中人,行事时候难免会叫人联想到门中,更莫提是同正虚姬氏牵扯上干系的这等大事了。
那位五皇子是个聪明人,应也知晓这其中利害,故而才未多言什么。
不过对于这众天宇宙…”
陈珩此时停了一停。
他忽抬头看天,目光透出一股湛湛精光,亮如炬烛,叫人难以逼视,片刻后才感慨言道:
“前古诸圣,二十四帝,阳世幽冥,万道正法——
似这般的昭昭大世,能够有幸置身于斯,去见证如此的宇宙天地。
两位,我着实不胜欣喜!”
这语声虽并不甚高亢,却透着一股慷慨振奋之意,似可震裂长空,叫许稚、袁扬圣也为之感染,心中亦是一股豪气顿生。
“三气混沌,虚生自然,此方众天宇宙之玄奇,当真是令人难以估量。”
陈珩将手中那封姬玚所赠的铜书拿起,定目半晌,心下便也有了答案,暗道:
“将来之事姑且不论,不过有了这解阵之法,于我而言,北屏山的那座守山阵已不再是阻滞,旬日可破!”
与此同时。
羲平地外,幽深星河当中忽见芒光隐动,继而一条璨然虹桥便跨空飞来,首尾一缠,就变作一座也不知连绵几千里的庞大宫宇,清光皎皎,照遍虚空,似忽在暗中亮起了一颗明星,光华夺目。
而待姬玚入得主殿坐定,令一班女侍、乐姬退下后,那老者在下首犹豫几合,终是有些不解,行礼问道:
“主上若是欲招揽那位陈珩,何不——”
“不亲身走上一趟,何以示诚?且便无我出面,他们破阵也是必然了,那么区区锦上添花之事,更是要亲手为之了。”
似看出那老者心思,姬玚微微摇头,打断道:
“如此年轻的一品金丹,便是放眼前古,也是人中之杰了,我亲自来上一趟,并不为过。
且在那方地陆当中,日后前途最是可期,也或是最有可能我同我交好的,也仅陈真人这一位了!”
羲平地中虽有生灵数百亿,但值得姬玚另眼相看的,其实陈珩、陆审、崔钜、袁扬圣、许稚这五人而已。
其中陆审、袁扬圣两人分是出身于少康山和夔御府。
这两家同正虚道廷关系冷淡非常,不像八派六宗一般,素来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应付,姬玚自也不会多费功夫,自讨无趣。
而许稚身后的无生剑派牵扯太多,若非万不得已,姬玚倒也懒得平白去趟浑水。
至于崔钜。
他身后的那位尊者却与姬玚的三兄相善。
不论其他,单此一项,便注定了他姬玚与崔钜绝不是一路人。
那看来看去,能值得姬玚倾心拉拢的,也仅是一个陈珩了!
“十大魁首,道君亲传,一品金丹,更还在同境斗败过陈玉枢的化身,说来也是有趣,那位魔师的名号,便是远在正虚,我亦有所耳闻…”
此时姬玚感慨一叹。
顺着他目光看去,只见嵌在殿顶一颗圆润明珠垂光,在那光中,可清晰看得羲平地内的一应景状。
“而我本以为自己已足够重视这位陈真人了,亲眼一看,却还是有些低估了他的能耐,六境能运出那等强绝剑法来,真是当世奇才!
枚先生所言无差,为了这位,我果然值得来上一趟!”
“枚先生?”
老者闻言吃了一惊,猛抬起头来,眼中浮出一丝错愕之色。
太史令枚公兴,这位道廷的忠实拥趸为了避免前古仇家的围杀,素来是行踪渺渺,以至于外界流传有枚公兴早已身死的传闻。
也就是他们这等道廷中人,才清楚知悉枚公兴不仅好端端活着,还为了道廷大业,一直在暗中出力。
不过似枚公兴这等大人物,竟会对姬玚专门出言提点,且还是要姬玚来招揽陈珩,以充实羽翼?
联想到如今道廷太子尊位还悬而未决,姬焕诸子都在暗暗较劲的这境况。
老者只觉自己是猜得了什么东西,热血上涌,一时脸热心跳。
“难怪,难怪!我说主上先前分明是打算拜山真武,却怎又半途转道来了这小小地陆。原来是枚公兴出言提点过,这便说得通了!”
老者将头一低,忙掩了炽热眸光:
“枚公兴出面,他定看出了陈珩的不凡来!
而他这等大人物竟有此行事,说不得便是想扶五皇子上位了。常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不得我日后亦可在道廷身居显职,位列公卿了!”
在老者心绪激荡时候,那自方才露面以来,便从未出过一言的童子忽看向姬玚,淡淡道:
“不仅如此。”
姬玚对这童子极是看重,见他开口,更从座上起身以示郑重,温声请教道:
“钟老意思是?”
“太乙神雷。”
“太乙神雷?”姬玚神情第一次真正动容。
“那陈珩身中气府一派阳乾之气,窍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