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芜湖起飞~(1/2)
“当真如此?”赵佶满珍珠的通天冠下一双眼睛打量着身前的相凤乌与玉轳。
看不到车底的他,觉得眼前这两辆车驾都很正常。
“当真如此,这个,官家若是想验证一下的话也简单,就是这个车驾散架了的话,还请官家莫要责罚。”
方青神色平静。
要验证这玩意还不简单么?
我一脚就给你踹塌了!
“你尽管施为,车驾就是化为一团粉末朕也绝不算你之责任。”赵佶一甩红色龙袍长袖。
对于这昂贵的车驾,他丝毫不在意。
两辆车驾下的禁兵此刻也都钻了出来。
看着赵佶这毫不在乎的神情,方青在暗叹“老板大气”的同时又不免地有些唏嘘。
如此奢靡的赵佶,曾经也是节俭之君。
在赵佶刚刚登基时,他曾觉得宫中的过于豪华,容易让人沉沦丧志,于是他对当时的宰相张商英说了一句话。
“仁宗皇帝制造了一个宝座,觉得太华贵了,于是就放在了大相国寺中,自己不用,如今朕的宫殿太豪华了,是不是过分了?”
我了个乖乖。
赵佶这话就差把张商英说哭了。
这他娘的真是个千古仁君啊!莫不是仁宗的转世投胎?
之后不过是宫中正常的修缮殿宇,赵佶也害怕宰相骂自己,特意告诉工匠们。
“如果宰相从这里过,你们一定要躲起来,千万别让宰相看见你们,以免宰相骂我铺张浪费。”
这么一个修缮殿宇也觉得是铺张浪费的“有道明君”。
怎么会引起一场席卷华夏九州,甚至于敲响大宋亡国之钟的花石岗之祸?
或许是不学无术。
或许是权力作祟。
或许是奸臣诱惑。
或许这世上之人。
从未认识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
赵佶如此。
他儿子亦是如此。
曾在大相国寺见过宋仁宗留下来宝座的方青只是觉得唏嘘,这故事是智浅僧官告诉他的。
“是。”
颔首的方青向着相风乌走去,脚下用力,一步跃出,落在了相风乌之上。
相风乌依旧坚挺。
但他清楚,这相风乌坚挺不了多久了。
“官家且看。”
方青轻呵一声,双眉一紧,技能相扑信手拈来。
四级相扑可不是闹着玩的。
阵脚!
一呼一吸。
一脚踏下。
整辆相风乌猛地一阵,很快就响起了不堪重负之声。
“咔嚓咔嚓”
“咔嚓”
“官家,后退些吧。”几位常年伺候在赵佶身旁的宦官轻轻拉了拉赵佶的衣袖想要让赵佶后退些。
作为大宋的官家乃是千金之躯。
保证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对此。
赵佶不过是不耐烦地一甩衣袖,仍旧站在原地看着相风乌上的方青。
“咔嚓”
“嘭!”
方青这一脚直踩得裂缝加深,随着裂缝的扩张,相风乌的车底终于支撑不住。
彻底爆开。
“保护官家!”
“护住官家!”
在宦官的尖声呐喊中,禁兵们冲了上来挡在官家身前,阻拦着飞来的相风乌残件。
“给朕起开!”
身披红色朝服的赵佶正看得兴起却被禁兵们阻挡失去了视线,很是恼怒,一脚踹开了身前禁兵,直踹得自己的身子一歪。
头顶镶满珍珠的通天冠随之一歪差点掉了下来,吓得一旁的宦官们连忙丢掉手上的拂尘,躬着腰伸着手,想要接住这看似要掉下的通天冠。
反而是赵佶,对头顶即将掉落的通天冠毫不在乎,踹开了身前的禁兵,让他看到了方青。
站于相风乌散乱废料上的方青散着一头黑发,狭长的丹凤眼中波澜不惊,手中还握着那根刻着乌鸦的长竿。
这相风乌。
不过一脚就碎了。
“高俅!”
这一刻,赵佶脸上终于开始浮现起了些许怒意。
若是无人发现,等到五更他便会坐在这玉辂之上出宫,之后的画面,他连想都不愿想。
“官家,臣在!”
高俅快步来到赵佶身前扶着自己头顶的貂蝉帽来了个划跪。
“给朕把所有大庆殿内的仪仗和车驾全部置换一遍,好好看看究竟有多少车驾被划了裂缝。”赵佶立于原地,宦官们小心翼翼地帮着赵佶扶稳了头顶的通天冠。
“官家放心,臣立马就去办。”
高俅点头点得那叫一个飞快,鹰鼻下的八字须也随之上下摆动。
“还有,这次多亏方青这大相国寺三人,这三人虽担任威严兵士戒严于宣德门外,却敏锐逮捕贼人,又巧智化解贼人之阴谋,你等帮朕解了一祸,大大有赏,赏人这事儿,就交给你了,高俅。”
赵佶对着方青、郭清秋和李宝和善一笑,随后瞥了眼跪在地上的高俅。
“官家放心,包在臣身上。”
吩咐完。
头顶通天冠,身披红色龙袍的赵佶在宦官的拥簇下走了。
只剩下一众禁兵与高俅和方青等人还在大庆殿藻井之下。
“你们不都听到了么,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这下车驾底部全部察看一遍,把车驾和仪仗都赶紧给我去换了。”
见官家走了,跪在地上刚起身的高俅就对着自己手下的一众禁兵叫喊着。
“是。”
“是。”
“是!”
看不到车底的他,觉得眼前这两辆车驾都很正常。
“当真如此,这个,官家若是想验证一下的话也简单,就是这个车驾散架了的话,还请官家莫要责罚。”
方青神色平静。
要验证这玩意还不简单么?
我一脚就给你踹塌了!
“你尽管施为,车驾就是化为一团粉末朕也绝不算你之责任。”赵佶一甩红色龙袍长袖。
对于这昂贵的车驾,他丝毫不在意。
两辆车驾下的禁兵此刻也都钻了出来。
看着赵佶这毫不在乎的神情,方青在暗叹“老板大气”的同时又不免地有些唏嘘。
如此奢靡的赵佶,曾经也是节俭之君。
在赵佶刚刚登基时,他曾觉得宫中的过于豪华,容易让人沉沦丧志,于是他对当时的宰相张商英说了一句话。
“仁宗皇帝制造了一个宝座,觉得太华贵了,于是就放在了大相国寺中,自己不用,如今朕的宫殿太豪华了,是不是过分了?”
我了个乖乖。
赵佶这话就差把张商英说哭了。
这他娘的真是个千古仁君啊!莫不是仁宗的转世投胎?
之后不过是宫中正常的修缮殿宇,赵佶也害怕宰相骂自己,特意告诉工匠们。
“如果宰相从这里过,你们一定要躲起来,千万别让宰相看见你们,以免宰相骂我铺张浪费。”
这么一个修缮殿宇也觉得是铺张浪费的“有道明君”。
怎么会引起一场席卷华夏九州,甚至于敲响大宋亡国之钟的花石岗之祸?
或许是不学无术。
或许是权力作祟。
或许是奸臣诱惑。
或许这世上之人。
从未认识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
赵佶如此。
他儿子亦是如此。
曾在大相国寺见过宋仁宗留下来宝座的方青只是觉得唏嘘,这故事是智浅僧官告诉他的。
“是。”
颔首的方青向着相风乌走去,脚下用力,一步跃出,落在了相风乌之上。
相风乌依旧坚挺。
但他清楚,这相风乌坚挺不了多久了。
“官家且看。”
方青轻呵一声,双眉一紧,技能相扑信手拈来。
四级相扑可不是闹着玩的。
阵脚!
一呼一吸。
一脚踏下。
整辆相风乌猛地一阵,很快就响起了不堪重负之声。
“咔嚓咔嚓”
“咔嚓”
“官家,后退些吧。”几位常年伺候在赵佶身旁的宦官轻轻拉了拉赵佶的衣袖想要让赵佶后退些。
作为大宋的官家乃是千金之躯。
保证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对此。
赵佶不过是不耐烦地一甩衣袖,仍旧站在原地看着相风乌上的方青。
“咔嚓”
“嘭!”
方青这一脚直踩得裂缝加深,随着裂缝的扩张,相风乌的车底终于支撑不住。
彻底爆开。
“保护官家!”
“护住官家!”
在宦官的尖声呐喊中,禁兵们冲了上来挡在官家身前,阻拦着飞来的相风乌残件。
“给朕起开!”
身披红色朝服的赵佶正看得兴起却被禁兵们阻挡失去了视线,很是恼怒,一脚踹开了身前禁兵,直踹得自己的身子一歪。
头顶镶满珍珠的通天冠随之一歪差点掉了下来,吓得一旁的宦官们连忙丢掉手上的拂尘,躬着腰伸着手,想要接住这看似要掉下的通天冠。
反而是赵佶,对头顶即将掉落的通天冠毫不在乎,踹开了身前的禁兵,让他看到了方青。
站于相风乌散乱废料上的方青散着一头黑发,狭长的丹凤眼中波澜不惊,手中还握着那根刻着乌鸦的长竿。
这相风乌。
不过一脚就碎了。
“高俅!”
这一刻,赵佶脸上终于开始浮现起了些许怒意。
若是无人发现,等到五更他便会坐在这玉辂之上出宫,之后的画面,他连想都不愿想。
“官家,臣在!”
高俅快步来到赵佶身前扶着自己头顶的貂蝉帽来了个划跪。
“给朕把所有大庆殿内的仪仗和车驾全部置换一遍,好好看看究竟有多少车驾被划了裂缝。”赵佶立于原地,宦官们小心翼翼地帮着赵佶扶稳了头顶的通天冠。
“官家放心,臣立马就去办。”
高俅点头点得那叫一个飞快,鹰鼻下的八字须也随之上下摆动。
“还有,这次多亏方青这大相国寺三人,这三人虽担任威严兵士戒严于宣德门外,却敏锐逮捕贼人,又巧智化解贼人之阴谋,你等帮朕解了一祸,大大有赏,赏人这事儿,就交给你了,高俅。”
赵佶对着方青、郭清秋和李宝和善一笑,随后瞥了眼跪在地上的高俅。
“官家放心,包在臣身上。”
吩咐完。
头顶通天冠,身披红色龙袍的赵佶在宦官的拥簇下走了。
只剩下一众禁兵与高俅和方青等人还在大庆殿藻井之下。
“你们不都听到了么,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这下车驾底部全部察看一遍,把车驾和仪仗都赶紧给我去换了。”
见官家走了,跪在地上刚起身的高俅就对着自己手下的一众禁兵叫喊着。
“是。”
“是。”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