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禽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鸣声为熏风鸟语。  

为画眉之鸣。  

最关键的是,在画眉鸣叫之声,凤凰之声并没有停歇,依旧高亢嘹亮。  

方青的丹凤眼望着身旁的李伴奴,眼神中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李伴奴在象声之上有如此造诣。  

但这并不是李伴奴的全部。  

只见她的脸上又泛红了几分,鸣声再起。  

白青头之声起。  

紫宸殿的角落,正准备舞蹈的教坊司众女抬头看向集英殿旁陶雨雨的星眸泛着光。  

她清楚这是李伴奴的高鸣。  

百禽鸣。  

不能出差错啊!  

一袭红黄两色宽袖纷飞的李伴奴脸色更红,额头之上浮现出几滴晶莹的汗珠。  

鹅黄百舌之声起!  

白鹩子之声起!  

绣眼之声起!  

倒挂儿之声起!  

留春莺之声起!  

秦吉了之声起!  

加上之前的凤凰与画眉之声。  

一共是八种!  

李伴奴如雪般的面孔,此刻几乎通红,像是熟透的苹果。  

她是教坊司最年轻的使副,被誉为百年最有天赋的使副,可不是盖的!  

但还是不够!  

不够!  

彩楼之下,抬头仰望着的萧金藤双眼冒着幽光,刚才这几种飞禽之鸣响起时,他还有些意外,因为他听出了这是一人所为。  

但也就到这了。  

这鸣声,根本配不上“百禽鸣”三字。  

有些听过好几次百禽鸣的官员也都好奇探头,觉得这次的百禽鸣与往年有些区别。  

“咕咕咕咕”  

锦灰色的鸽子子弹被方青一掐,鸣得嘹亮。  

算是贡献了一种。  

而方青深吸了一口气,也张开了薄唇。  

“呜呜呜呜”  

孔雀之声起!  

高昂的孔雀之声冲上九天与凤凰齐鸣。  

如同在那云层之上。  

有孔雀和凤凰盘旋。  

这一声孔雀之鸣。  

让彩楼之上所有的教坊司女子身子一颤。  

这孔雀之鸣。  

宛若天成,似真有孔雀扑翅升天。  

方青不是相扑宗师么?  

嘴皮子功夫也这么厉害?  

方青双眸平静,嗓音再变。  

一声清雅嘹亮之声响起。  

为鹤鸣。  

似有仙鹤升天!  

鸣声再次!  

为鹭鸶之鸣。  

似有白影划过宫阙。  

这下就是满脸通红鸣着八禽之声的李伴奴都偏过头来,看向方青的双眼中带着欣喜。  

可以啊!  

要知道象声模仿一种声音和模仿两种声音完全是天壤之别。  

众多象声伎艺人能模仿一种声音如真入圣。  

却做不到勉强模仿两种声音。  

这其中的差别,唯有跨过这条界线之人能够明白。  

李伴奴作为教坊司象声伎艺第一人,最高能同时模仿八种声响。  

明白方青能做到模仿两种声响的不易。  

怪不得陶雨雨会选择相信方青,他真有几把刷子。  

就在此刻。  

方青仰起头来,青筋缓缓爬上脖子,丹凤眼中精光四射。  

二级象声技能受他驱使。  

不就是飞禽鸣么?  

全都给我来!  

禽来!  

仰头一啸。  

白鹇之声起!  

戴胜之声起!  

太平之声起!  

百灵之声起!  

鹡鸰之声起!  

不仅仅是高鸣,这些鸟鸣之声完美融合在一起,此起彼伏地应和着凤凰之声,好似它们都在围绕着凤凰起舞。  

彩楼之上高鸣着的教坊司众女傻眼了。  

若非是她们都清楚百禽鸣的重要性,怕是她们都要忘记鸣叫了。  

她们的眼眸全部集中在方青身上。  

一身山海纹锦袍的方青仰着头,原本清秀的脸庞此时却显得冷冽。  

脖子之上爬着细小的青筋,脸上的神情专注无比。  

一直注视着方青侧脸的李伴奴眼中的欣喜更浓。  

八种!  

方青竟然能同时象声八种声响!  

这数量都跟她一样了!  

没想到被誉为锦仙宗师的方青在象声之道上也有如此高深的造诣。  

李伴奴心中的大石总算是稍微往下降了一点。  

她和方青两人便鸣出了十六种飞禽之声。  

这样的话,还真可能瞒天过海!  

下一刻。  

李伴奴的满眼欣喜却突然变成了诧异。  

只因。  

又有鸣声响起!  

方青仰头长啸入九天。  

天不生方青!  

禽道如长夜!  

禽来!  

苍鹰之声起!  

白金翅之声起!  

棕头雅雀之声起!  

黑脸噪鹛之声起!  

红翅绿鸠之声起!  

方青长啸又是五声禽鸣嘹亮。  

这一刻,真的有几个教坊司女子惊得忘记了长鸣。  

好在一旁之人提醒,她们才赶紧回过神来继续高声禽鸣,但眼中的震惊显露无疑。  

一张嘴又是五声禽声长鸣入空。  

方青此时已经同时齐鸣十三种禽声了。  

而且不仅仅光是模仿而出,在方青嘴中,这些飞禽之声宛若生灵,它们时而婉转,时而跳脱,时而冷峻,  

十三禽升空伴和着凤凰之鸣。  

就此。  

百禽鸣响彻紫宸殿。  

彩楼之下。  

紫宸殿之前。  

百官、亲王、宗室肃然而立,向着大殿牌匾之下的官家行着礼。  

所行之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