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治水平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44章治水平患次日清晨,九县之地的水渠开始修建。  

参与修建的有灾民,因为官府管饭吃,所以就加入到修建队伍之中,还有很多当地的渔民,自发加入修建队伍。  

还有水司农司的官吏,他们修神道,会术法,能够通过法令加固水渠,还能通过法令搬运重物,整个修建过程极其快速。  

水渠最先通向余庆湖,因为余庆湖下面的湖眼链接着地下暗河,只需要炼制好法令,就能够疏通泄洪,让整个九县之地的洪水都通过余庆湖下的湖眼排进地下暗河之中。  

水渠修建费了七天。  

之后元清浣带着九县之地的所有水司官吏炼制符箓法令,又耗时七天,终于炼制好法令。  

这一天,数不清的百姓汇聚在余庆湖边上,远处是宽广的水渠,链接了余庆湖的洪水区域,其内已经有奔腾的水浪。  

江岳身穿官袍,站在余庆湖边上,手中拿着一张淡淡的金色法令符箓。  

就是这么一张小符箓,足足让元清浣带着九县之地所有水司官吏炼制了七天七夜之久。  

“大人,你去吧。”  

元清浣笑道:“此符箓只需要张贴于湖眼之处,我就能通过术法将其激发,排走洪水,此符箓可使用百年之久,后面只需要重新炼化一张符箓法令进行更换就好。”  

“此符箓法令,可保九县之地百年水土无忧,着实是大功德。”  

江岳笑道。  

“大人,没有你震慑江湖世家宵小,清楚水中妖魔,卑职也没有施展的功夫。”  

元清浣笑了笑,轻声催促道:“大人,快去吧,数不清的百姓看着你呢,就等这一刻了。”  

灾民们,渔民们,还有余庆县的住户百姓,都在看着江岳。  

在百姓人群之中,余家班成员激动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在他们旁边还有九县之地的所有文堂官吏,都来此处见礼!  

十五位小旗已经养好了伤势,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他们身后的捕头,衙役,尽皆神情激动。  

各个县内的豪族也都被邀请至此观礼,他们看向江岳的眼神带着极其明显的畏惧,很明显知道江岳做的那些事情含金量到底有多重。  

“今日张贴符箓,疏通泄洪,日后余庆湖可储水、可泄洪,可保九县之地百年水土无忧!”  

江岳手持淡金法令,声音清朗却又带着淡淡的威严。  

说完之后,江岳激发银光巡山甲,手持法令跃入水中,激起一道水。  

噗通——  

银光巡山甲有隔水之能,外加上江岳的控水,倒是可以免得他的官服被浸湿。  

江岳从水中急速下潜,约摸着半个时辰时间,才从水底找到湖眼所在之处。  

日光透过湖水渗透下来,照射在湖眼之上,像极了江岳前世从网上刷到过的水底蓝洞。  

啪嗒——  

法令被江岳按在湖眼旁边的水底巨石之上,激发出道道金色光芒,竟是死死贴住,开始绽放金光。  

做完这一切后,江岳纵身回往湖面。  

从水中跃出,百姓们的目光都汇聚在江岳身上。  

“幸不辱命!”  

江岳笑了笑,说道:“元司主,可以激发法令了。”  

“好!”  

元清浣也有些激动,她是个从世家大族长大的女子,后来到书院求学,开始修习水司知识,后来考上了文堂,入了水司。  

一路顺风顺水,都有家里扶持,唯独九县之地,是她自己要求要来的,因为听闻此处颇有挑战性,非常恶劣,是谁都不想接手的烫手山芋。  

而现在,她之哦需要激发法令,九县之地的洪水就会从湖眼泄出!  

九县之地,百年水土平安,都在她这一道法令之上!  

滋滋滋——  

元清浣手中金光闪烁,口中念念有词,最后一道金光从她手指尖激发而出,打入湖面之中。  

湖水之中,金光大盛。  

嗡——  

水开始下泄,浮现出一个巨大的旋涡,水渠之中的洪水开始流动,向着余庆湖中注去。  

旋涡旋转,庞大的水量从余庆湖注入水底,许是因为法令的缘故,这泄洪的速度奇快。  

九县之地的洪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被洪水这盖住的树木开始露出原本的模样,鱼虾之类蹦蹦跳跳。  

短短一个时辰后,余庆湖上的漩涡渐渐消失,水渠之中已经没有洪水继续注入。  

金光消散,余庆湖恢复了平静。  

九县之地的半边汪洋泽涛,露出了原本平坦的地面,不少被洪水推散的房屋杂七杂八倒在地上,因为久久泡水,木材已经开始腐烂,其上生长着某种其他的菌子。  

被洪水淹没的良田,已经裸露出来。  

如此神迹,让九县之地的百姓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洪水,退了!  

灾民们激动的流下眼泪,这意味着他们的家回来了,他们不用再当灾民,背井离乡!  

香火愿力10香火愿力10  

香火愿力:100  

香火愿力缓缓提升着,很快就达到了一百点,而且还在缓缓提升着。  

江岳把目光从面板上移开,朗声道:“九县之地,文堂政司官吏听令!”  

话音落罢,文堂官吏尽皆上前一步,汇聚在卢阳身边,躬身等着江岳开口。  

“文堂政司官吏,统计死亡人数,核实灾民身份,百姓之前拥有的田地,不允许有人贪墨,做好灾后重建的监督事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