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衣锦还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兵刃的极品材料,珍贵异常。  

这样的神铁,送给自家弟子当作拜师礼,只能说是太过宠溺了!  

“多谢师父!”  

江岳抱着沉甸甸的木盒,心中感动不已。  

这就是师父呀!  

拜师礼走完流程,宾客们纷纷祝福,热闹了半个多时辰,宾客们才渐渐告别。  

待得宾客们走光,正堂里就只剩下徐冲以及众位徒弟。  

“剩下的都是一家人了,一会你们再熟悉,我先问问二郎的情况。”  

徐冲摆了摆手,笑道:“二郎,你应该是学了虎行桩,破入的武者对吧。”  

“师父慧眼。”  

江岳点了点头,并未有半点隐藏。  

“嗯。”  

徐冲轻声道:“后续的武学炼法为《天妖熔炉宝卷》,明日我再传你;至于养法,可以问你师兄师姐。现在我再和你说说杀法之事。”  

“师父请讲。”  

江岳侧耳倾听。  

“杀法极其重要,最好是近战远战各选一门。为师看你箭术不弱,刀法也不错,可以选择将这块万相神铁打造成宝弓或者长刀。”  

徐冲笑道:“当然这只是建议,你若是有更想使用的兵刃,可以告诉为师,为师本就铁匠出身,打了一辈子各式兵刃,哪怕奇门兵刃也足够教你。”  

“师父,我想打造成.....”  

江岳刚开口,洛玉姝就从旁边桌子上铺好了纸张,递给江岳沾满墨汁的毛笔。  

见状,大师姐舒苑蘅、三师兄袁冈,四师兄沈玄,都一副见了鬼的表情,眼神在洛玉姝和江岳身上转来转去。  

江岳没想那么多,道了声谢,笨拙的拿着毛笔,从纸张上画了起来。  

他虽然没学过用毛笔,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况且江岳再怎么说也是武者,手指稳如泰山,画出来的线条笔直,三尖两刃刀的形状,渐渐被江岳勾勒出来。  

“竟是如此.....邪门的兵刃。”  

饶是见多识广打了一辈子兵刃的徐冲,都啧啧称奇起来:“三尖两刃,刀刃部分做的较长,而且刀尖做的又尖又直,加上长柄,劈砍能力极强,三叉可做锁、铲之用,倒也难缠。”  

仔细看了一会,徐冲感慨道:  

“不错,此兵刃有大开大合之威武,劈砍之势极盛,却又粗中有细,可皆有三叉打出诸多难缠的变化,很适合器门的《天妖熔炉宝卷》。”  

听完徐冲的分析,江岳暗暗惊讶。  

他仅仅是画了个三尖两刃刀的草图,师父就看出了这么多门道,这有些太厉害了。  

“二郎,你要的这兵刃,是何称谓?柄长几何,刀刃长几何?”  

徐冲看了看,感觉不错,他也能教,干脆问起江岳长短来。  

“就叫三尖两刃刀。”  

江岳看了一眼神印上那搜山降魔,擒龙斩蛟二图,对比了一下,说道:“师父,柄长与我身高相符,刀刃最长处两尺三寸。”  

“没问题。”  

徐冲看了看,笑道:“明早就能成,好了,你们师兄弟们相处去吧,别在为师这里守着了。”  

“师父辛苦!”  

江岳开口道谢。  

徐冲摆了摆手,六位弟子纷纷走出正堂,离开内院。  

“小师弟。”  

洛玉姝笑道:“师兄师姐们可给你准备了不少东西呢,和我们来吧。”  

师兄师姐们带着江岳走过抄手游廊,来到前院一处厢房之中,各自从厢房柜中取出了自己为江岳准备的见面礼。  

大师姐舒苑蘅拿着一条镶嵌白玉的腰带,温柔道:“小师弟,这条白玉尘落腰带,戴在腰上,全身上下灰尘不染,血污不侵,相当于静尘法令。”  

“多谢大师姐。”  

江岳拱了拱手,小心翼翼的接过腰带。  

二师姐洛玉姝拿出那日江岳从她身上摘下去的十五石宝弓,递给江岳:“小师弟,我箭术不精,留着也是浪费,就送你吧,此弓名为啸月。”  

“多谢二师姐!”  

江岳接过宝弓,连连道谢。  

“还有呢!”  

洛玉姝又拿出一个箭袋,里面有二十支箭矢,还有五支木签:“二十支武者用的玄甲箭,初境没人能扛得住,二境若是遭到连射,也得死。另外还有五支卜算签子,都帮你标号了,这玩意可比丢箭好得结果多了。”  

“哈哈,二师姐真是细心。”  

江岳笑着接过,心情舒畅。  

三师兄袁冈比较沉闷,他拿着一根其貌不扬的羽毛,递给江岳,瓮声瓮气道:“小师弟,我也养鹰,这羽毛,给你家鹰吃的,有大好处。”  

“多谢三师兄!”  

江岳有些麻木了都,一个个宝物,都不是凡品!  

四师兄沈玄比较浪荡,性格乖张,他坏笑道:“小师弟,师兄帮你准备了一份大礼,绝对绝对的大礼,明天下午咱去春梨园听曲儿,那的头牌我都......”  

说到这里,沈玄察觉到了洛玉姝那仿若杀人的目光,打了个哆嗦,赶忙拿出一副软猬甲,递给江岳:  

“小师弟,穿在内里,二境武者三两下也杀不烂,能保命的好东西!”  

“多谢四师兄!”  

江岳赶忙小心接过。  

“终于到我了!”  

胡云龙激动道:“二郎,小师弟这个称呼,以后就独属于你了,师兄送你的宝贝,绝对是最合你心意的。”  

说着胡云龙拿出一泛黄的卷轴,递给江岳。  

江岳接过一看,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