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悲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欧冠改制以来,这项赛事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欧冠半决赛的次回合比赛自然是万众瞩目。  

当AC米兰在上半场连入两球后,无数中国球迷都非常沮丧。按照这个比分和趋势,他们的英雄很可能无缘最终决赛。  

在他们梦想中的场景里,孙雷率领球队捧得大耳朵杯,以中国球员的身份傲视全欧洲,上演前无古人的传奇一幕。  

中场休息时,许多中国籍解说员都在安慰球迷们,孙雷已经做得足够出色了,一个中国球员在欧冠联赛里攻入7球,这已经是很惊人的表现了。而且,闯进欧冠四强的成绩也很出色了。  

但是,下半场,孙雷的表现让他们惊掉了下巴。孙雷的远射能力仿佛天神下凡,力道、球速、角度…样样都是无可挑剔。  

无数中国球迷更是重新对比赛结果燃起了希望,全部都是垂死病中惊坐起的状态。  

弗格森也觉得非常惊讶,孙雷的射门能力一直很不错,但是苏格兰老人也从未察觉孙雷的远射能力居然这么强,甚至比斯科尔斯还高出一筹。  

“每天训练结束后,孙都一直坚持练习射门,现在看来,他的努力很有效果。”弗格森对着一旁的奎罗斯称赞起孙雷的进步。  

奎罗斯则有些狐疑,孙雷训练确实很刻苦,可是这种远射能力是刻苦训练就能锻炼出来的?不管了,也许是对面的卡卡刺激的,毕竟如果不是巴西人横空出世,孙雷这个赛季的欧冠金靴可谓十拿九稳。  

虽然AC米兰依旧占据着出线的绝对主动,可是孙雷下半场的远射破门给米兰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毕竟,谁知道过一会,他会不会再来一脚天外飞仙。从过去的三脚射门来看,孙雷的脚感可谓热的发烫。  

卡卡再次仰望天空,虔诚的祈求着上帝保佑。巴西人很敬佩自己的对手孙雷,虽然孙雷是卡卡争夺欧冠金靴的最大竞争对手,但是孙雷低调的场下作风和积极的比赛态度深得卡卡的尊重。  

卡卡甚至在想,如果自己的那几个天赋异禀的国家队队友能够像孙雷这样,去年的世界杯冠军一定属于巴西。  

但是卡卡很快收拾起了心情,他继续拿出了擅长的大步流星式带球,持续在曼联中路制造威胁。  

在安切洛蒂的大声呼喊下,西多夫、皮尔洛等人也重新集中了注意力。  

作为经历过两年前的伊斯坦布尔之夜的一群人,西多夫、皮尔洛等人对于逆转非常警惕。加上主场球迷的支持,这些老将们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在他们的努力下,AC米兰队再次掌握了控球上的优势。  

孙雷进球后的几分钟,曼联队一度起势。可惜这个夜晚的圣西罗,无论C罗还是鲁尼,俩人都有些迷失。在AC米兰队的耐心防守之前,他们俩失去了比赛节奏,很多时候都显得平庸、鲁莽。  

作为球场上最直接的对手,内斯塔真切的感觉到:曼联队的这个25号像极了自己曾经的老对手———巴蒂斯图塔。尤其是射门的那种果断和那种气势,是任何后卫都难以招架的。  

之所以孙雷能够得到舒服起脚的机会,是因为首回合的绝杀,内斯塔等米兰后卫忌惮孙雷的冲刺。不过事到如今,孙雷又开启远射模式。  

面对这种情况,米兰的后卫线犯了难?该怎么办呢?卡拉泽和奥多纷纷用询问的目光望向内斯塔,期待着内斯塔的答案。  

保罗马尔蒂尼不在,他自然是AC米兰的防守领袖。作为世界顶级中卫,内斯塔很快做出了判断。  

内斯塔大声指挥后卫线对孙雷大胆进行贴身防守,塞尔吉尼奥、卡拉泽还有奥多全都很服从指挥,他们很注意对孙雷进行贴身防守,尽量不给孙雷直接射门的机会。  

由于队友们状态低迷,尽管孙雷虽然自己状态上佳,但是却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孙雷用无奈的眼神看着AC米兰的后卫们,叹了口气:该死的,这帮后卫几乎要贴在我身上了,根本拿不到舒服射门的机会啊。  

而且孙雷还有一个麻烦,由于球员特点的不同,巴蒂斯图塔更依赖队友的助攻,自身的单兵作战能力照比苏亚雷斯还是有些许差距。  

因此,即使孙雷拿到球,囿于巴蒂斯图塔盘带和突破能力的限制,孙雷在一对一时很难从容过人。  

原本还有些担心的米兰球迷们逐渐恢复了冷静,他们发现曼联队的25号逐渐陷入了AC米兰后防线的天罗地网之中。孙雷不仅很难得到远射机会,即使偶尔几次拿到皮球,也很难摆脱内斯塔的纠缠。  

限制住了孙雷,AC米兰队也控制住了曼联队最大的威胁。稳住阵脚的意大利人再次开启反击模式,  

第78分钟,替补登场的吉拉迪诺抓住曼联队防线的破绽,将比分改写为3比1。  

在中圈弧等待开球时,孙雷任由雨水在脸上流淌,无力回天的寂寥感觉让他仰天长叹。  

可能冥冥中自有天意吧,如果费迪南德和维迪奇能上场,AC米兰队的进攻就不可能刀刀致命。如果今天不下雨,也许鲁尼和C罗也能有更出色的发挥,自己也无需孤军奋战。  

最后十几分钟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果然,孙雷在终场前最后几分钟还真觅得过一次机会。可惜他的中距离射门击中横梁,错失了这次改写球队命运的机会。  

弗格森和奎罗斯也是在教练席大为遗憾,这就是足球,几厘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